APP下载

高校荣誉学院学生心理压力研究

2019-09-10包晗

高教学刊 2019年3期
关键词:心理压力研究

包晗

摘  要:荣誉学院是贯彻我国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理念而产生的新型模式。荣誉学院的学生,也被认为是具有国际化视野的创新型、领袖型人才。在全社会都在关注大学生心理健康的背景下,研究荣誉学院学生的心理压力,找出压力来源,提出合理建议,促进荣誉学院学生健康生活,使其更好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以南京师范大学强化培养学院为例,通过访谈及SCL-90症状自评量表,问卷对南京师范大学强化培养学院2014级、2015级、2016级共311位学生心理压力现状进行调查,其中回收有效问卷298份。采用SPSS数据分析,结果发现,强化培养学院学生心理压力受到专业、年级、性别等影响,并通过进一步分析寻出影响强化培养学院学生心理压力的主要因素,并根据分析提出缓解学生压力的相应对策,这将对国内荣誉学院及学生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关键词:荣誉学院;心理压力;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19)03-0046-04

Abstract: The Honors colleges is a new model that is implemented in the implementation of China's top-notch innovative talent training concept. Their students are seen as creative and leading elites with international visions. As the whole society concentrating on university students'mental well-being, i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study the mental pressure of students in Honors Colleges, find sources of the pressure and bring up reasonable solutions accordingly. This essay is illustrated by the example of Honors College in Nanjing Normal University using interviews, SCL-90 Self-reporting Inventory and questionnaires. A total of 255 students of year 2013, 2014, 2015 in the Honors College of Nanjing Normal University were interviewed in terms of their psychological stress status, among which 240 valid questionnaires were collected. Using SPSS data analysis, results show that Honors College students' psychological pressure is influenced by gender, grade, study and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s and so on. The main factors which affecting Honors College students' psychological pressure are found out by further analysis. And solutions are proposed correspondingly to alleviate the pressure. This study will bring a positive effect on the development of students, as well as Honors Colleges in China.

Keywords: honors colleges; mental pressure; research

一、概述

(一)榮誉学院

一般意义上的荣誉教育是指一种为最好的学生带来诸如小班化和更高水平智力挑战等等好处的教育方式。[1]荣誉教育的组织模式形式多样,有荣誉项目(Honor Program)、荣誉学院(Honor College)、一年级新生研讨班项目(Fresh-man Seminar Program)、荣誉与实验学院(Honor and Experimental College)等。[2]

我国荣誉学院的缘起主要追溯到,2002年党的十六大报告把“造就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作为教育工作的一个重要目标,南京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和北京大学等国内重点高校先后成立荣誉学院,荣誉教育逐渐成为我国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新范式。[3]

目前,从我国诸多荣誉学院人才培养的模式中,主要包括以下共同点:一是实施分阶段贯通式培养机制;二是实行全程导师制、国际化、个性化和小班化教学;三是强调学科基础教育和通识教育;四是普遍制定有多样化的选拔标准和选拔、淘汰机制。五是重视课程建设,尊重学生选择。[4]

南京师范大学强化培养学院(以下简称强化院)以“志存高远 追求卓越”为院训,参考国内一流高校拔尖人才培养理念为引领,按照“自主性学习,个性化培养,研究型教学,国际化发展”的模式,强化精英教育,突出学科交叉,致力于培养思想政治素质高、学科基础宽厚扎实、专业实践能力强、竞争力突出、具有国际视野的科技创新、创业兴业、公共服务三大领域的领袖型人才。

(二)心理压力

压力这一概念最早是由加拿大著名内分泌专家汉斯·薛利(Hans Selye)提出的,他被称为压力之父。薛利认为,压力就是表现出某种特殊症状的一种状态, 这种状态是由生理系统中应对刺激的反应所引发的非特定性变化所组成的。国内将压力(Stress) 译为应激,通常有三种解释:第一种是指环境中存在的导致个体产生紧张反应的刺激;第二种是指个体对刺激的紧张性反应;第三种是指由于个体与环境之间的失衡而产生的一种身心紧张状态。目前,心理学上对压力的解释多数指第三种,即压力是指由刺激引起的伴有躯体机能以及心理活动改变的一种身心紧张状态,通常压力也被称为心理压力(Psychological Stress)。[5]

(三)国内荣誉学院学生心理压力研究现状及研究意义

1. 国内荣誉学院学生心理压力研究现状

目前,国内专家学者对荣誉学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通过对比国内外荣誉学院的拔尖创新人才教育的思路与理念、培养的模式与路径等方面,探讨当前国内各高校荣誉学院在建设与运行中存在的优势与缺点,为今后荣誉学院的进一步科学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对荣誉学院学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思想政治教育现状与对策、综合素质测评分析与改进等方面,旨在为荣誉学院如何进一步改进教育环境,优化评价方法,全面提升学生能力培养提出指导性意见与建议。这也是荣誉学院进一步科学发展的具体手段之一,具有很强的操作性。

综上所述,目前国内的专家学者还未对荣誉学院学生的心理压力进行深入研究和探讨。

2. 国内荣誉學院学生心理压力研究意义

心理压力是现代大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国家也格外重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现在各大高校也都设有心理健康咨询中心以及心理协会等组织。荣誉学院有别于其他普通学院。作为荣誉学院的学生,接受着先进的教学理念,享受着优质的教学资源,体验着丰富的实践活动,拥有着完善的生活服务。[6]他们在接受有强烈优越感的荣誉教育之初,便被父母、老师寄予厚望,被周围人称之为“精英”,和一群同样优秀的人一起生活学习。但是,荣誉伴随着压力,对崇高理想的坚定夹杂着被低俗目标的干扰,曾经被称为优秀的人,也许贪图安逸,停留在舒适区;也许不再优秀,在群星当中变得黯然失色;也许转为自卑,放弃自己……他们的心理会发生什么变化?他们又能如何来应对这些压力、干扰?

笔者认为,通过调研,发现学生心理压力来源,引起学校、社会关注,并采取一定的措施进行积极干预,从而有效的解决学生存在的问题,形成针对这一特殊人群科学的心理压力控制体系,减少学生因不良心理等因素的困扰,专心投入到各项课程、活动中去,身心健康的成人成才,全面发展。从而为确保完成荣誉学院培养目标提供具体操作方法的参考。

二、方法

(一)被试

本次调研由强化院2014级至2016级三个年级的学生组织参加,共311人。其中有效问卷人数为298人,具体数据如表1所示。

(二)过程

首先对强化院的10名学生进行访谈,根据其反馈的基本情况制定问卷的基本信息,随后在学生自愿参与的前提下,在强化院2014级至2016级的学生中发放心理调查问卷并回收。

(三)问卷

SCL-90症状自评量表(Symptom Checklist 90, SCL-90),适用于16周岁以上人群,共有90个题项,分为9个分量表,分别为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和精神病性。SCL-90量表对心理症状具有一定的区分能力,并能在数值上反映其心理症状的严重程度,具有较好的研究信度。

(四)数据分析

采用SPSS 20.0对回收的问卷数据进行描述统计及相关分析。

三、结果

(一)强化院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现状

本文通过SCL90症状自评量表,并运用SPSS软件分析,得出了强化院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总体情况,如表2所示。

与前人通过元分析得到的常模数据比较,强化院的学生在所有因子上的平均得分均接近常模标准。但是,相较于其他因子,在强迫、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敌对性这五个因子上,学生间个体差异较大,显示了不同专业个体所面临的压力。

根据布朗芬布伦纳(Urie Bronfenbrenner,1979)的生态系统理论“四系统观”中对微观系统的阐释,即主要是指个体亲身接触和参加其中并产生体验的, 与之有着直接而紧密联系的环境。[7]学校是个体发展环境系统中的微观系统之一,是大学生直接面对或接触的环境,它在个体的发展中起到过滤器的作用。

由于在与全校学院的比较中,一致认为强化院的学生学习能力强、素质高,对他们抱有较高的学习和科研期待,学校领导及老师也以一定的高标准来制定要求,因此相对面临更多外界的压力来源,与个体对自我的要求相互作用,提升了压力的强度。同时,个体调节压力的能力差异大,因此对于不同情况的学生,需要运用不同的干预方式。

毫无疑问,大学生同时受到社会大环境的影响。无论是不同专业就业的竞争压力,还是升学考研的压力,都会使得大学生出现不同症状的外显表现。

具体而言,强化院学生的压力首先来自学业,在所有研究的样本中,强化院学生面临的学业压力最大。笔者通过了解,强化院课程安排紧凑,且难度较大。同时因课程设置的原因,时常会出现跨越年级选课、自学部分课程等特殊情况。这给在高考模式下一板一眼训练出来的学生,提出了很多挑战。

其次,人际关系也是同学们认为对他们影响比较大的压力来源。现在进入大学的学生大多都是95后独生子女,在家庭中被家长视如珍宝,进入大学这个集体,有些同学则不知道该怎么与同学相处,如寝室人际关系问题,班级人际关系问题。而面临压力相对较小的则是家庭。由此可见,当代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是全力支持的,尽一切可能去给孩子创造一个好的学习环境,家也永远是孩子的港湾,这也符合中国传统的理念。而面临的社会压力也比较少,毕竟大学生还处在学校这样的象牙塔里面,接触的社会事物也并不是很多。

(二)强化院学生心理压力与专业的关系

通过对强化院所选文理科专业不同的部分同学进行访谈,笔者发现,文科学生面临的压力来源主要是学业方面的论文,背诵,阅读等。如学习法学的同学,需要不断背诵法律条文,他们在整个学期面临的压力都是很大的,因为记忆是有一个遗忘的过程,他们需要不断强化。而由于强化院的课业紧凑等缘故,文科同学还需要不断进行论文的写作、讲座的参与,也给他们增加了心理压力。

而理工科学生则不同,老师上课的教学进度快,教授知识量大。而且多数学科课后会布置作业,作业任务重、要求高。如不提前预习,课后复习,没多久学生已然处于云里雾里,不知所云。而且,理科学习,如数学的学习,更多的是靠理解而非背诵,因此,理工科生在学习过程中,如不注重平时积累,到了期末考试,面对错综复杂的公式,千变万化的题型,不易取得好成绩。因此,理工科生在期末考试期间面临的心理压力和冲击更大。

另外,强化院实行宽口径、厚基础的教学模式,强调文史哲、数理化基础学科的学习,这对于高中未专精历史、哲学、物理、化学等专业或进入大学后主观上认为未来所选专业与之联系不大的学生来说,出现挂科的现象也时有发生。因此,这种情况带来的心理压力也需要得到重视。

(三)强化院学生心理压力与年级的关系

调查发现,不同年级的心理压力来源也是大相径庭。2014级学生的压力主要来源于未来的发展,对国内读研、出国读研还是直接就业的选择。2015级学生关注更多的是学业,是否会挂科、考试成绩等等。2016级学生首先是因没有集中住宿,仍与选拔前原专业学院学生住在一起带来的环境适应、人际关系的问题,兼有学业压力。学业压力主要来自于2016级省外学生,这部分学生担心自己与江苏省的学生在学习基础上存在差距,信心不足。总体而言,各年级最关注的多数为眼前亟需解决的困境和难题。

(四)强化院学生心理压力与性别的关系

调查发现,男女生的心理压力来源也有不同。男生主要集中在学业、生活等方面。主要体现在认为自己与女生相比,学习积极性不强,专注力不够,综合测评名次落后;生活中通过手机游戏缓解焦虑,但又会控制不住自己沉迷其中等较为严重。女生主要集中在人际交往、情感等方面。主要体现在因专业不同,作息习惯差异引起的宿舍矛盾;恋爱问题以及父母高期望带来的压力等较为多数。

四、建议

(一)“组织”保障与“政策”支持相结合

学校应加强顶层设计,建立科学的组织体系,支撑荣誉学院的运行与发展,确保荣誉教育各环节工作顺利开展,减少因体制机制问题导致的学生优越感缺失,及心理落差带来的负面情绪。例如,由校领导牵头相关职能部门、各专业学院成立荣誉教育委员会,最大限度地减少教育教学过程中的阻力。众所周知,荣誉学院除行政人员外,授课教师关系均隶属于各专业学院。所以,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如何能完善专项政策,细化专门经费,在吸引优质师资,优化荣誉课程,加大国际交流等方面做精做强,仍然是今后荣誉学院发展面临的挑战。

(二)“英才”施教与“因材”施教相结合

不可否认,荣誉学院的学生也存在好差之分,不能都用最高标准去要求每一个学生。学院也应因材施教,因势利导,针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培养方案并落实到实处。同时,学院应为学生营造一个外紧内松的学习环境,为学生打造专属空间,减少学生之间的恶意竞争而引发的一系列问题。如,为学生配备学业导师、专业导师,全方位、全场域的指导学生,既要设立卓越目标,也要考虑客观现實,为学生的个性发展保驾护航。

(三)“综合”评价与“特长”考核相结合

学院应参照学校的综合测评标准,建立合理的评价体系,倡导“德育为先、学业为重”原则,鼓励学生全面发展。另外,应当遵循“适才适所、特长考核”原则,积极引导学生发挥特长,展示才干。例如,学生综合评价不占优的情况下,若在科研竞赛、学术活动、双创项目、志愿服务、组织锻炼等某些领域,取得优异、突出的成果,学院也应认可并大力支持,让学生更有“获得感”、“荣誉感”。

(四)“思想”教育与“心理”指导相结合

学院辅导员应定期通过班会、谈话的方式,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观念,学会适应,找准定位,不断悦纳自己。学校心理健康咨询中心应以心理指导为主渠道,利用开展针对荣誉学院学生的心理讲座、团体辅导、一对一咨询等专业方式,让他们能够掌握自我心理调试的方法,提高调试能力。完善荣誉学生心理电子档案,特别关注学业压力大、生活习惯差、人际交往弱等几类人群,提升对心理问题学生的预见性,避免、减少重大的心理问题发生。

参考文献:

[1]钱再见.荣誉学院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理念、困境与路径——以荣誉教育为视角[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01).

[2]沈蓓绯.荣誉学院:美国高校本科生“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高教探索,2010(04).

[3]朱静,李东林.美国高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以克拉克荣誉学院为例[J].高教学刊,2016(01).

[4]张清,姚婷.荣誉教育的模式构建与路径选择[J].中国大学教学,2018(04).

[5]张艳芬.大学生的心理压力及调适[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6(26).

[6]王冰,李希.高校荣誉学院要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2013(36).

[7]车广吉,丁艳辉,徐明.论构建学校、家庭、社会教育一体化的德育体系——尤·布朗芬布伦纳发展生态学理论的启示[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4).

猜你喜欢

心理压力研究
基于BSTL与XGDT算法对多级别心理压力的评估
公司研究
谁说小孩不能做研究?
我国FDI和OFDI对CO2排放影响的比较研究
我国FDI和OFDI对CO2排放影响的比较研究
Applications of Deep Mixing to Earthquake Disaster Mitigation
A Thought:What have We Learned from Natural Disasters? Five Years after the Great East Japan Earthquake
对周期函数最小正周期判定法的研究与应用
通过图片看内心
看美景可缓解心理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