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提高初中信息技术课堂合作学习有效性的对策

2019-09-10马萍

读书文摘(下半月) 2019年3期
关键词:方法探讨小组合作有效性

马萍

[摘 要:信息技术发展到现在,形成了它独特的教学方法,在课堂教学中,合作教学越来越成为教师和学生共同关注的主要问题,为此,作为教师,应该积极探索挖掘学生潜力,增强学生互动和合作探究能力的有效方法和策略,为有效构建合作课堂创造条件,为学生更快更好地进步提供科学的方法和指导。为此,本文针对如何提高信息技术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进行了探究,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信息技术;小组合作;有效性;方法探讨]

合作学习是一种富有创意和实效的教学理论和策略。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明确提出:“鼓励合作学习,促进学生之间的互相交流、共同发展,促进师生教学相长”。本次新课程改革的重点之一就是如何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其中合作学习就是新课程提倡的新的学习方式之一,故每一学科、每一课堂中都能见其“芳踪”。然而,在这股合作学习热潮的背后,由于对小组合作学习的理解和操作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偏差,所以致使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不高。因此,如何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提高其有效性,就显得十分迫切与必要了。

这需要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更需要学生的积极配合,毕竟,信息技术课堂小组合作学习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需要完善的分组,更需要学生之间相互的配合才能完成。

一、信息技术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面临的问题

1.小组分工不明确,不够团结一致,学习气氛不够浓厚

每个人都具有各自的主张,在合作学习过程中,有自己的看法,更有甚者,喜欢掌握事情的主动权,导致小组中存在隔阂,也有每个人的能力有限,在不明确的分工中,喜欢推三阻四,正所谓,三个和尚没水喝,同学之间、小组成员之间没有明确每一个成员应该负责什么任务,这样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性就不强,遇到小组成员合作完成的任务时则你推我,我推你,反而降低了教学的有效性。这些我们都能够想象得到,在这样的小组中,氛围是很难维持的,这样,很难达到提高信息技术小组教学有效性的目的。

2.课堂秩序混乱,教师很难有条不紊地完成教学目标

学生正直学习新事物的阶段,很多东西都未接触过,对于他们而言,信息技术是一门很陌生的学科,需要花费大量的是时间普及基础知识,在教学中,需要增强它的应用性,而这正是难点所在,学生小组合作完成教学目标就显得异常困难,学生必须跟随老师的节奏,还要自己动手实践,在操作中学会小组合作,这大大加深了课堂秩序的顺利的进行,为教学目标的实现带来一定的困难和障碍。

二、信息技术课堂合作学习有效性的对策

1.分析了解学生,因材施教,恰当分组

现在初中学习,班级学生都是比较多,要是分配不当,会造成学习效率低下,怎样才能提高授课效率,就需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学习生活中的困难,积极发挥学生的优势,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更好地将学习融入生活中去。老师应及时发现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引导学生解决问题,提高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学生的优势与不足,老师应该恰当分组,调查发现,要想每个小组成员都取得收获,就需要发挥各自的优势,在取长补短中,发挥各自的优势,改正自己的不足,使学生在合作中共同进步,提高学习的能力和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2.以创新教学方法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每个人在本质上都会追求对自己来说有意义的事物,学生也一样。在一件他认为没有价值的事情上,学生是无法产生持久的兴趣的。因此,教师首先要利用新颖的教学方法使学生热爱学习,认识到学习的价值。这样,他们的学习动机才能被最大限度地激发。师者,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是不可替代的。无论什么样的学生,内心都有获得老师的肯定与认同的渴望。根据学生这样的心理特点,我们在教学时要特别注意维护学生的自尊。面对学生们新奇的想法,教师应该积极地给予肯定;当学生出色完成任务时,要给予适当奖励;即使学生提出一些不太正确的观点,也不要立刻否定,委婉地指正,慢慢地引导,让学生在更好地接受知识的同时激发学习热情。

3.及时反馈小组成员的表现情况

对于初中生来说,适当的奖惩机制的建立是十分重要的。这样无形制度的建立在有意无意之间给学生增添了压力和动力,让学生明白什么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同时通过一种小组竞赛的模式激发不同竞争伙伴之间的学习动机。教育心理学中的“自我决定理论”告诉我们:人天生就有主动参与、自由选择与决策的需要,因此,教师最基本的是维护学生的天性,让每一个学生尽可能地不被当前教育现状改变,在教学过程中,注重言语行为,尊重学生的个性,让他们的个性得到最大限度的展现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及时反馈小组成员中存在的优点与缺点,老师应及时向学生提出改进意见,对学生的优点进行表扬,督促学生改掉自己的缺点,避免再犯同样的错误。例如,学生在课堂上学习打字的时候姿势错误,仅仅这样一个简单的问题,如果教师在第一堂不能及时地指正加以反馈,学生可能会养成不良的习惯,对于今后的PPT教学等也带来一定的障碍,毕竟,计算机教学是一个环环相扣的过程,每一个小组表现的及时反馈都会帮助学生更好地避免错误。

参考文献

[1]代天杰.浅析提高初中信息技术课堂合作学习有效性的对策[J].学周刊,2018(34):43-44.

[2]程芳.提高初中信息技术课堂合作学习有效性的对策研究[J].电脑迷,2017(01):104-105.

[3]许画.初中英语课堂小組合作学习有效性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6.

[4]钟靖龙.让小组合作学习落到实处——如何提高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5(14):111-112.

[5]佟欢.中学生地理合作学习有效性调查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5.

[6]虞赛春.如何在信息技术课堂中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J].中国校外教育,2013(29):120.

[7]高岩.小组合作学习在初中生物课堂上有效性的分析[D].辽宁师范大学,2012.

猜你喜欢

方法探讨小组合作有效性
班级家长会有效性的探究
思辨性阅读不能忽视“小心求证”——关于论据的有效性探讨
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研究
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研究
试论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靠近“最近发展区”,增强教学有效性
企业研发支出会计处理探讨
作文评改“五步曲”
论构建英语高效互动课堂的策略
新课标下物理小组合作学习策略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