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中语文素材的渗透
2019-09-10王天云
王天云
[摘 要:随着教育逐步得到国家的重视,基础教育取得了日新月异的发展,打破了单一知识传递的教学模式,多学科相互交融有效渗透的方法广泛的受到各界教育者的欢迎。本文就以多学科交融为着手点,分别从语文教材中的故事、成语、谚语三个部分,分别阐述了语文素材渗透到科学教育中的方法与应用。
关键词:科学;语文;小学;渗透教学]
一、引言
在小学科学的教学过程中,常常渗透着各种素材,作为小学生一门科学启蒙性的课程,语文素材的渗透是润物细无声的。表面上看来,语文与科学是两个分道扬镳的学科,但两者却有相通之处。同样作为基础性学科,加以应用可以达到相辅相成,共同提高的效果。面对新课改背景下的教育转型,学科之间的有效渗透分析成为教育研究者亟不可待的任务。下面笔者从语文教材中的故事,成语,谚语三个部分分别阐述语文素材如何渗透到科学教育之中。
二、故事素材
(一)基本概念
语言文字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从远古时代仓颉造字一步一步走到今天,文字历经了好几个朝代的变化。经过时间的淘洗,语文故事同样有它的独特魅力所在。在小学启蒙教育阶段,语文故事生动形象,易于理解,有利于孩子们的接触和接受。因此,语文素材的加入和應用,使得科学道理更加贴近生活,易于小学生理解。语文课本上的很多故事,在科学教育中可以作为生动形象的素材,更好地创设情境,引起学生的注意力。
(二)举例应用
1.神话故事
神话故事往往具有一些神秘浪漫色彩,在启蒙教育阶段,很多孩子的童年都是伴随着父母的故事长大的。因此,具有魔幻主义色彩的神话故事对孩子拥有一定的吸引力。在科学教育中,尽管科学教育是严谨,客观的。但是,适当地加入神话故事素材来引出教学的主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一些神话故事中蕴含的丰富哲理,也能引人入胜地引导思考。
例如夸父追日这有一个神话故事,教学者可利用神话引入,进而引导学生思考太阳的运行轨迹和大小变化。再例如,讲述混沌时期盘古开天辟地的故事,从而引发学生对宇宙无穷无尽奥秘的探讨,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思考天体运动和宇宙的形成等等。
2.人文故事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经常会介绍文章的作者生平等等,也会接触到一些科学家的童年趣事。例如,小学语文课本中经常提到的爱迪生发明电灯泡的故事。爱迪生经过了上百次实验,终于成功找到了钨丝这样的材料,发明了电灯泡。爱迪生虽然只上过三个月的小学,但是,由于对科技和发明创造有极为浓厚的兴趣,最终在母亲的鼓励和支持下成为一名著名的发明大王。通过这些人文故事,能让学生们更好地了解到科学家们的精神,既培养了学生的勇于探索的科学素养,又能激励学生向科学家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素养。为科学事业奋斗终生。
三、成语素材
(一)基本概念
四个字或者八个字的成语,往往具有长篇大论的含义。成语具有极高的概括性,有些成语不仅含有表面意义,也有内在的引申含义,教育者可以利用成语素材明确教育目的,促进学生思维品质的发展,增强学生对科学的记忆点,将科学知识得到具体化和一定程度的升华。
(二)举例应用
例如水滴石穿,这样一个成语是大众耳熟能详的。通过这个成语,教育者可以有效地引导学生思考水的力量和石头的硬度如何比较,思考为什么连续不断的水滴可以将石块打穿,从而引导学生思考积累所带来的力量,体会力在不同时间长短下所产生的作用效果,探讨力的作用效果与何种因素有关。再例如成语枯苗望雨,出自明代冯梦龙所写的《东周列国志》,其本意识形容殷切的盼望,同样也可以从这个成语中体会到农作物的生长离不开雨水的滋养,从而引出植物的生长条件和生长环境的科学知识。
四、谚语素材
(一)基本概念
谚语是一种相对口语化的表达方式,是在人民群众中广为流传的,大多数是以劳动人民的口头语言,表述的文字简单通俗。但经过时间的淘洗流传下来的谚语,大多蕴含了劳动人民丰富的智慧,生动形象,有趣诙谐。因此,中国的谚语不仅在国内,在国际上也是广为流传,深受欢迎。如果将谚语与素材应用到科学教育的课堂上,不仅增加趣味性,同时也丰富了课堂的内容,使课堂根据实际情况具有一些个人特色,通过不断的磨合打造课堂亮点,实现自身的不断优化。
(二)举例应用
农家著名的谚语“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就描述了气候变化特征。再比如“岁寒知松柏,患难见真情”这句谚语,虽然描述的是人只有在经历挫折,遭遇患难时,才能知道谁是对自己真心的朋友。但从前半句一样能看出,松树柏树只成长在寒冷的季节。由此可以去探究松树柏树等植物的特性,研究它们的生长习性和生长环境。再比如,著名的谚语“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这句话的意思是告诫大家都要有远大的志向,不能做一个无所事事,易于满足的人,但同样学者也可以发现其中有重力学的知识。水是由于受到自身重力的作用下才往低处流,水在高处的重力势能大,在低处的重力势能小。因此水由于受到地心引力的作用,会从高处流向低处,而不会发生倒流的现象。由此可以看出。谚语素材,在科学教育中的应用广泛。如果平时加以留心收集,一定可以在科学教育的课堂上发挥重大的作用。
五、结语
综上所述,语文教学与科学教学并不冲突,教育者应当针对小学生的心理,抓住教育要领,满足孩子们的发展需要。小学学习阶段是整个学习生涯中的基础性阶段,作为启蒙教育者,不应该把培养局限在课本知识和学科本身上,而应该充分考虑多角度、多元化学科的融合渗透。将语文教学与科学教学相互渗透融合,利用它们各自的特点和异同不断探索使二者协调发展,相辅相成的策略,并从实际应用中探索出更多能促进两者协调发展的有效方法。
参考文献
[1]单金丽.语文作文素材积累的实践研究[J].成才之路,2015(27):52-52.
[2]冯莎.探析生活化策略在小学科学教育中的应用[J].亚太教育,2016,2:24-25.
[3]李志波.“生活化教学”策略在小学科学教育中的实施[J].成才之路,2014,18:46-47.
[4]姜丽丽.小学作文素材积累方法与实例分析[J].中小学教材教学:小学版,2006(6):87-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