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视觉素养在小学语文教学改革中的作用及其实现

2019-09-10万桂芝

读书文摘(下半月) 2019年3期
关键词:实现作用小学语文

万桂芝

[摘 要:现如今的社会正在朝着高速化的方向进展,对于小学学习,教育部门也采取了更加现代化的教育方针,即小学语文教学中融入视觉素养教学。视觉素养教学旨在增强学生的视觉体验,从而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能力,这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方式,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图文课件来实现。本文中,笔者首先分析了小学语文教学培养学生视觉素养的重要性,其次为视觉素养教学的实现提供了可行的方案。

关键词:视觉素养;小学语文;作用;实现]

现如今是科技发达的时代,信息技术已经应用于各行各业并有效的加快了他们的发展。与此同时,中小学的教学模式也在这个背景下做出了创新变革,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视觉素养就是信息时代的重要产物之一。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过分强调书本的知识,不懂创新,学生只能照着书本文字枯燥的学习,久而久之难免对语文学科产生厌倦感。小学语文教学结合视觉素养教学可以有效的解决这个问题,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提高课堂的效率,这是一种一举多得的教学模式。

一、视觉素养在小学语文教学改革中的作用

1.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学生处于刚入学的年纪,他们具备活泼、好奇心强的心理特征,相比于一些文字叙述,往往一些色彩艳丽的图文动画可以更加吸引住他们的注意力。众所周知,语文教学是一门以文字语言为基础的学科,教师如果一味采用照搬照抄的教学模式,很容易就使学生产生学习语文的厌倦感,这也不利于小学语文的发展。但是小学语文教学融入视觉素养,将书本上枯燥乏味的文字转变为生动形象的图文动画就能改变现状,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加快课堂的进度,增强学生的学习质量。

2.培养学生的思维想象能力

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不能只是一味的给学生讲解学习语文的技巧和手段,通过解读别人的文章来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教师应该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使学生明白语文的学习是需要一定的想象力的。小学语文视觉素养教学就可以充分的调动学生的想象能力,通过一些色彩艳丽的图片,教师让学生根据图片写故事,既增强了学生的练笔能力,又提高了他们的想象能力。

3.丰富教学内容

传统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师受到教学观念的影响,认为小学语文的教学只要让学生学会书本上的知识就行了,却忽视了课外知识的传授。在视觉素养的教学环境下,更多语文教师的教学内容会脱离课本的限制,在教学活动中通过信息技术引导学生学习课外知识,从而丰富课堂的内容,加深学生的学习兴趣,增长他们的眼界,这对他们今后的学习生涯都起到了一定的帮助作用。

二、视觉素养在小学语文教学改革中的实现

1.创设情景引导学生感悟

小学阶段的语文教材难度并不大,大多数的教材都是以引导学生感悟为主的,使学生能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接受文学的熏陶,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培养他们的语文素养。但是,小学生毕竟处于刚入学学习的阶段,对于一些文章他们只能做到字面知识的理解,无法做到深入探究,体会到文章的中心思想。对此教师就可以在教学活动中结合信息技术,利用多媒体工具,将书本上抽象难以理解的文章用图文的形式展示在学生的面前,增强学生的视觉体验,从而引导学生来感悟文章。例如:在小学语文《亲情》一课中,这篇文章的故事内容是很简单的,学生也很容易理解,但是对于亲情的概念和深层意思,如果教师只是一笔的带过,那么就忽视了这章内容的教学精髓。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引导学生感悟文章,在投影仪上插入一些图片动画,使学生有着身临其境般的感觉,从而能够从另一个视角来解读这篇文章。最终,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明白了亲情的重要性,能够培养他们有一颗感恩的心。

2.教学内容结合生活实际

对于小学生而言,他们的思维能力正处于开发的阶段,在这个阶段上,他们对事务的理解还是不够透彻的,而语文学习又是以文字为主体的,即使小学语文教材中会配有一些插图,但是相比于文字,其占比例还是比较少了。长此以久,难免会使学生对小学语文的学习产生疲惫感。小学语文视觉素养教学的开展不一定需要借助外在的教学工具,教师带领学生去野外欣赏风景也是开展视觉素养教学的方式之一。例如:在学习《柳树醒了》一课中,传统的教学方式是在班级里开展的,由教师在讲台上朗读文章,学生在下面跟着读文章,虽然教师的朗读声情并茂,但是这毕竟只是文字的叙述,很难使学生联想到柳絮飘飘的场景。对此,教师就可以带领学生走出课堂,或是操场,或是校园周边,使学生通过自身的视觉体验,欣赏柳树苏醒的情景,进而加深对文章的理解,体会到作者对春天的喜爱之情,使学生能够带有兴趣的去学习文章的内容。

3.建立微型课教学

现在,很多语文教师都被公开课所影响。每次有人听课或者是听别人课的时候都会感觉“作”一点仿佛才是正常的课堂。其实,这是十分没有必要的。只需要保持平常的本色,保持一种课堂实用性,就是一节很好地语文课。如果过于重视课堂的表达效果,教师会情不自禁的去“表演”。这时候学生感到别扭,教师也难受。这也并不是说教师前期的课堂准备和课堂心态是不正确的,只不过教师可以更好地将这种行为化作一种自然的表达行为。无论是什么级别的领导听课,都要保持自我的教学风格,坚持创设简单并且实用的课堂。让学生该讨论的讨论,该活泼的时候就活潑。不用刻意压制学生,这也是视觉素养教学的最终目标。所以说,教师在课堂上首先要做的就是保持自我,坚持创设简单,实用的课堂。让学生实实在在的学到知识,学会做人,才能更好的开展视觉素养教学。

三、结论

融入“视觉素养”的语文课堂才是具备人格素养的语文教学课堂。相比较于做学问,教会学生做人,教会学生求学问更为重要,这也正是我们目前课堂中所缺失的遗憾。所以说,在小学语文课堂改革之中,将“视觉素养”作为改革的核心点,更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个人价值观和自我发展认识能力。这对于学生小学阶段的素质培养是有一定不可取代的意义的。

参考文献

[1]罗芳.让语文教学回归美的世界[J].语文教学与研究,2013.

[2]吴丽丽.语文教学让无处不在[J].中学语文,2013.

[3]吴秀丽.浅谈小学语文素养教学[J].小学语文,2014.

猜你喜欢

实现作用小学语文
办公室人员尚需制定个人发展规划
苏州信息学院教务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浅析铁路通信传输的构成及实现方法
试分析高中化学教学中概念图的应用策略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谈谈朗读在文本解读中的作用
基于班级管理的班干部培养方法研究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