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村振兴背景下春节文化的几个关键词

2019-09-10谢玉明

河南农业·教育版 2019年3期
关键词:春晚黄金周春运

谢玉明

摘要:乡村振兴背景下春节文化有了新的内涵和特点,特别是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以“春运”“春晚”“黄金周”为代表的几个关键词越来越成为春节文化的热频词汇。“春运”是返乡心切的农民工和大学生回家团圆心理的外在表现,“春晚”是一家人团聚团圆、欢乐祥和等气氛的瞬间凝固,“黄金周”是当下中国人除旧迎新、放松休闲、从头再来的崭新起点。

关键词:春节文化;春运;春晚;黄金周

在乡村振兴背景下,春节文化作为一种乡村文化振兴中优秀传统文化的典型代表,不仅传承着民俗、联系着血脉、构建着精神家园,还成为当下中国城乡居民生活中的关键节点。春节前后,人们走亲访友,维系家族邻里关系;除夕夜,一家人围坐在一起,看春晚守岁;春节当天,伴随着红包和礼品拜年模式开启,人们开始一年新的征程。以至于有人说,春节是中国人的时间元点和空间元点。特别是历经了改革开放40年的发展,城乡间的人才流动日益频繁,乡愁、家国情怀和文化传承发展等文化自信范畴的词汇越来越成为文化建设领域的研究热点。习近平总书记在3月8日参加山东代表团审议时指出“要推动乡村文化振兴,深入挖掘优秀传统农耕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而以“春运”“春晚”“黄金周”等几个关键词为代表的春节文化则是传承发展农村优秀传统文化、实现乡村文化振兴的重要内容。

一、乡村振兴背景下的乡村与城市

乡村与城市都是人类生活集聚的特殊空间,在这个空间中,人类的主宰起决定性作用,自然物及其属性是逐渐退却的,而富含文化的人造物却俯仰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其所占比重也日益上升,春节则是乡村与城市文化精神相接相连的主要对象。

乡村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当乡村的人口和财富集聚到一定程度,以商业交换为主的市镇就可以出现;当市镇的规模扩大到一定程度,城市也就出现了。乡村与城市的出现,归根到底是农业生产的物质提供有了较为充足的来源。二者之间的关系互为因果,当乡村满足不了人们的生存空间需要时,城市会将生活变得更美好;而一旦城市禁锢了人们的精神世界时,乡村便成了人们对田园牧歌等诗意生活向往的栖息地。在城市化进程如火如荼的今天,乡村振兴就是一个面向未来的世纪工程。然而,乡村与城市又没有明显的界限和标准。只有二者相提并论时,人们才会根据规模、体量、生活方式和秩序规则来对其加以区分。

乡村是乡村振兴的载体和发展空间,春节文化是乡村振兴的一个切入点和纽带。乡村是人类社会从蒙昧走向文明的重要标志之一。乡村因为空间相对较小,邻里之间大都是熟人,宗族观念和伦理道德是这里的主要生活形式、价值标准和内在范式。即便是到了20世纪末,村子里的话语权还是由家族势力较大的村干部掌控着。村里代表商业经济的“代销点”只是一个花钱的所在,而代表教育文化的小学只不过是教小孩识文断字的地方。乡村振兴背景下的乡村并不是振兴原有的宗族社会和熟人规则,而是将城市的现代生活形态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机融合,使人们在乡村既能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又能适应现代社会生活。

作为乡村“后生”的城市是一个时代的天之骄子,城市的发展离不开乡村的孕育和支持。当乡村变成了农村、农业、农民的“三农”问题之后,城市仿佛在一夜之间成了这个星球上最为耀眼的明珠。相对于乡村的独立和自生自灭而言,城市是乡村的附庸和殖民者。从语言学上来看,“城市”作为一个“城”和“市”的组合词,其中,“城”代表了坚固的城防和无形的心理界限,“市”代表了开放的市场和不设防的商业交换。一方面,城市的建设离不开广大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城市的发展离不开乡村广阔的空间和土地;另一方面,城市的公共卫生、教育、文化等福利却对农民工设置了种种壁垒,使得有限的人群享用了全国大多数人民的福利。

虽然城市的发展离不开乡村,但城市却已经离乡村太远了,乡村的伦理道德在城市的契约精神下显得荒谬可笑,那些写满了江湖道义的农耕文明在弱肉强食的水泥丛林中向来是格格不入的。然而,城市又毕竟是乡村孕育出来的产物,当其发展到一定程度,城市的拥堵、污染和焦虑等独有的缺点,以及无力扩展的停滞发展,也必将引导人们开始转向从乡村支援城市建设变为城市对乡村进行反哺。与此同时,当农民工发现城市已經没有多少生存空间和发展余地之时,就必然会携带着在城市习得的生活方式和认知模式来重新打量些许衰败和充满希望的乡村产业业态和乡风民约,会在从未有人注意的地方发现商机和财富升值空间,于是他们的身份开始转变为一种新的职业--新型职业农民。可以说,是新型职业农民一手牵起了城市的现代生产技术,另一只手拨开了阻隔乡村发展的障碍。由此看来,乡村与城市看似对立的悖论关系,在乡村振兴发展的统一背景下,变得难舍难分和互为发展。乡村不仅为城市的发展输送人、财、物,也依靠着春节文化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巨大吸引力,使得城市在一定时间内开始反哺乡村的建设和发展,例如,现在的特色小镇和田园综合体。

城市是乡村振兴的财富来源和外在指标。从传统文化节日“春节”出发,以新时代乡村振兴的独特文化为资源,打造属于自身的产业、文化、品牌优势,才是实施乡村振兴发展的必经之路。因此,梳理总结春节文化的关键词,就显得非常有必要了。

二、“春运”的返乡心切

在工业时代来临之前,因为交通不便,亲友大多聚族而居,人口流动相对较少,主要是在外考取功名的读书人和已经外放的官员,人口迁徙的主要原因是战争和自然灾害,并没有多少规律性可言,例如,永嘉之乱南迁的魏晋门阀。这一时期的“春运”主体是外出的游子,他们往往在诗歌中寄托思乡之情,比如,李白的《静夜思》,让无数客居他乡的人们在月夜的抬头与低头间遐思无限。月虽故乡明,但因为种种原因,大多数人是回不去的,只能在“凭君传语报平安”中以解乡思之苦。即便是真的要返乡,也是“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所以,在城镇化发展不高的时代,在火车没有普及的年代,“春运”并不是春节的主流话语。

在新时代的今天,一到隆冬季节,各种媒介便都把目光投射到“春运”上来。那么到底什么是“春运”呢?这一点虽然也是学术研究热点,但对概念的争议不多,“春运”是我国长期实行的计划经济和几千年沿袭下来的风俗习惯相结合的产物。它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经济高速增长迅速发展,是集各类旅客运输为一体的、周期性很强的特殊运输市场现象。“春运”的出现,究其原因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结果,特别是在大工业时代,城市发展机会增多,农村富余人力资源相对充足,且成本低廉,火车、汽车等交通运输业的快速发展,都为“春运”的出现提供了充分条件。

作为中国人最看重的传统节日,“春节”蕴含着家人团聚等文化因素,在民族集体潜意识中,一年在外辛苦打拼的产业工人、努力寻求谋生技能的学生以及其他常年在外工作的各类人员,春节回家过年是不可或缺的。回家不只是团聚,更是为了寻找曾经的初心,回顾我们的来路,以期在春节的辞旧迎新中探求更好的出路。特别是在近几年,所谓的“博士”等知识分子的“返乡日记”更成为了许多人讨论争议的焦点。以至于媒体不断报道:有的人宁愿不要加班工资,有的人宁愿不要社会实践,有的人宁愿不要大好前程,也要回家。哪怕路上山高水深,哪怕途中风雪交加,哪怕票价一涨再涨,回家赶“春运”逐渐成为春节的一大主题。不仅被传统纸媒关注,新世纪以来,贺岁电影也出现了不少以回家过年赶“春运”为题材的电影,例如,冯小刚的《天下无贼》、徐铮的《人在囧途》等。回家的路尽管漫长,但春节的归途却总是与“春运”不期而至,“春运”是返乡心切的农民工、大学生和其他在外工作人员回家团圆心理的外在表现。

三、“春晚”的团圆欢乐

当今国内电视栏目虽然众声喧哗,但真正原创的节目并不多,而“春晚”是其中最能体现文化软实力和文化自信的代表。可以说,“春晚”作为电视媒介在中国文化产业领域的题材创新,是中国文化创新和文化自信的集中体现。

一般来说,春晚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上,每逢除夕,中央电视台与各地方电视台都会举办春节联欢晚会,比如,东方卫视、湖南卫视、浙江卫视、河南卫视等各省级电视台卫星频道都有春节联欢晚会等。此外,国务院相关职能部门也录制本部委的春节联欢晚会。由于中央电视台举办的春节联欢晚会收视率高、覆盖面广、群众反馈好等特点,大众习惯将“春晚”一词特指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这就是狭义上的“春晚”。这里指的是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以下简称“春晚”)。《广播电视辞典》中这样解释春晚:“春节联欢晚会是由中央电视台举办的大型综合性文艺晚会之一,创办于1978年,1983年起改为现场直播方式,于每年农历除夕之夜播出。”经过30多年的发展,春晚的内容基本上固定为歌曲、舞蹈、小品、相声等节目,表现形式越来越丰富多彩,观众参与度不断增加,但随着选择性的增加和娱乐休闲多元化发展,“春晚”的关注度和满意度却在不断下降。

“春晚”的主题是团圆、祥和、欢乐,既与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息息相关,又和春节的节日氛围相得益彰。不仅如此,“春晚”的一些精彩节目,因为受众人群广泛,往往会成为当年的流行语,而在春晚露面机会多的文艺工作者,不僅展示了个人精湛的技艺,传承创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还为自己积累了大量的人气和提高了知名度。例如,曾经的小品王赵本山、转了行的相声演员冯巩、“春晚”女歌手宋祖英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不仅享誉大江南北,还成为了中国人的集体记忆,他们在“春晚”的表演反映了当年的精神文化风貌,表演内容的变化也承载了一个时代的发展。因此,“春晚”作为全球华人文化共识的符号载体,越来越成为春节期间的文化盛事。

四、“黄金周”的文化休闲

春节假期古已有之,但在中华民国年间,因为改元公历,元旦成为公历的1月1日,春节成为农历的正月初一,一度没有春节假期,这在中国现代史中有大量的史料可查。新中国成立后,春节假期虽有所恢复,也才3天。直到改革开放后,特别是新世纪以来,随着社会经济迅速发展,人们对文化生活的需求不断增加,国家提出了春节七天长假的“黄金周”概念,春节文化的大家庭中也就有了“黄金周”活跃的身影。2009年11月,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了亢世勇和刘海润编著的《现代汉语新词语词典》收录了“黄金周”这一名词,“专指国庆节、春节为期一周的节假日。因其间购物、旅游等消费活动较为集中、活跃,故称黄金周。”

“黄金周”的出现,使得春节的文化内涵在新时代得到了极大的丰富。特别是在乡村振兴发展的背景下,乡村的特色小镇和田园综合体建设承载了更多的发展空间和文化体验,以至于人们已经不再满足于吃年夜饭、拜年、发红包的春节“黄金周”,更多的人选择了外出旅行、观看电影、购物休闲等活动。忙碌了一整年的人们,不仅要回家祭祖拜年,回味家的温暖,传承民族文化血脉,还要走向更为广阔的空间和更为灿烂的明天,在休闲度假中找回曾经“梦想仗剑走天涯”的青春活力。

也许“黄金周”的时间相对传统春节中的所有习俗稍显短暂,但它几乎涵盖了“春运”“春晚”等主要热词,承载了春节文化的核心精神。北京大学段宝林在《春节文化与民族精神》指出:“春节是一种综合性的民俗文化,关系到人民生活的各个方面,也是一种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它主要承载着三种核心价值:感恩、迎新、大团圆。春节作为一种民俗,是生活美的高潮,不仅是物质生活美的高潮,而且是精神美的高潮,融汇了中国人民的思想感情和理想愿望,表现了中华民族的精神”。从审美上来看,人们在春节前借助“春运”,回家和采购年货体现了物质充裕之美,在春节期间收看“春晚”等电视节目和外出旅游休闲等体现了精神文化之美,整个“黄金周”表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当然,作为当下中国人精神文化的重要载体,春节文化远不是几个关键词就可以概括了的。例如,贴春联、放鞭炮、吃饺子等民俗内容就更为生动形象,需要在乡村振兴发展的背景下深入挖掘、拓展和丰富。

猜你喜欢

春晚黄金周春运
2018将迎来怎样的春运
疯狂编辑部之春运风波
多媒体时代传统媒体在家庭中的位置
基于政治传播学的春晚研究
新《旅游法》实施以来对旅行社“黄金周”经营策略的影响研究
从春晚《天地人和》节目谈武术表演作品的内容与形式
从春晚的“槽点”看当代受众的娱乐需求
韩国春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