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检测实验室安全管理现状及对策

2019-09-10王崇华赵青

河南农业·教育版 2019年3期
关键词:安全管理现状对策

王崇华 赵青

摘要:高职高专院校检测实验室承担了大量的教学与科研活动,随着检测实验室使用频率的提高,实验室的安全问题越来越突出。检测实验室在安全管理方面存在隐患,分析了形成的原因,并从安全意识的培养、安全管理措施的完善等方面探究检测实验室安全管理的对策,为检测实验室的教学与管理提供参考。

关键词:检测实验室;安全管理;现状;对策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环境污染等问题的关注,以及国内外贸易的发展,检测行业迅速兴起,许多职业院校设置了与检测相关的课程,以河南农业职业学院农业工程学院为例,农产品加工与质量检测专业主要学习食品分析、农产品质量检测、农产品生产环境检测等课程。检测实验室内的教学科研活动日趋频繁,同时实验室的设施设备及用品存在潜在危险:存放有易燃、易爆、易制毒等药品,相关仪器配备有可燃气瓶、气罐等,若使用、维护不当都可能造成严重的事故。为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就必须加强检测实验室安全管理,提高广大师生的安全意识,完善安全管理措施。

一、检测实验室安全管理现状

(一)安全意识不强

长期以来,各高校重视教学、科研工作,把其作为学校发展的重点,对于实验室的安全管理工作并没有足够的重视。由于检测实验室存在的安全问题,不像生产企业那样直观和突出,所以,高校检测实验室的安全工作往往被忽视,实验室人员和学生的安全意识薄弱。实验室的安全教育至关重要,充足的安全教育是防止安全事故发生的重要手段。许多高校不重视对师生的安全教育,安全教育内容贫乏,安全教育对象只有部分老师和学生,且安全教育形式单一,没有相关考核要求或考核要求不高,培训效果不尽如人意,只有安全意识的表面,没有安全意识的内容。

(二)实验室资源不足

高校实验室的设计布局应将安全性列于首位,且应具备灵活性、适应性和扩展性等性能。近年来,由于高校的扩招及新专业的开设,致使学校实验室资源严重不足,实验室布局不合理,存在一个实验室多用的现象。例如,电热室主要作为蒸馏水制备、样品烘干的专用实验室,由于实验室资源的紧张,如果放置电热板、封闭式电炉、定氮仪等其他多种仪器,仪器设备的增加会导致用电功率增大,长期超负荷用电,易导致安全隐患;不同试剂存储方式不同,由于实验室资源紧张,不同试剂存放在一个位置,给实验安全留下隐患。实验课上课学生人数多,上课拥挤,也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三)实验室安全管理体制不健全

检测实验室的安全管理体制不完善,安全责任不明确,规章制度的建立不具体。检测实验室安全管理涉及房屋、水电、仪器设备与消防多个方面,管理工作涉及部门较多,各部门之间缺少有效的沟通,且各部门肩负的责任不明晰,造成管理效果不甚理想,一旦出现安全事故,各部门互相推诿,造成“三不管”的局面。

高校对检测实验室安全制度的检查力度不够。例如,长时间不更新实验室的安全规章制度(实验室废弃物处置管理制度、实验实习守则、安全管理制度等);实验室对“三废”的处理不符合要求,未经严格处理的“三废”会造成严重的污染问题;实验室检查容易出现“走过场”的现象,安全检查出现“盲区”,很多隐患没有检查出来。

二、检测实验室安全管理对策

(一)培养安全意识,强化安全教育

研究表明,90%以上的安全事故是由安全意识淡薄引起的操作不当造成的,学校加强对相关人员安全知识的常态化、制度化培训,是保障检测实验室安全管理的重要措施。实验室学科门类多、专业性强、人员复杂,接触各类实验的不仅仅是学生,还包括教师、实验室技术人员、外来进修人员、安全管理人员以及校企合作人员等,提高上述人员的安全意识非常重要。教师、实验室管理人员、学生、科研人员以及其他的流动人员等都应是实验室安全教育的对象,必须接受相应的实验室安全教育。安全教育不能走过场、流于形式:管理决策者要坚持“以人为本、安全第一”的实验室安全管理原则,充分提高安全意识;安全管理者应做好实验室安全的宣传工作,提高从业人员的实验室安全意识和安全行为水平;青年学生进入实验室,不可避免地会面临许多实验室安全问题,必须对其进行严格的实验室安全教育。安全教育涉及的内容应广泛,包括水、电、火等的安全,对涉及强酸、强碱等危险品的实验操作过程应谨慎。为做好安全教育培训,建议学校开展以下措施:聘请专业的安全培训人员对相关人员进行培训,例如,邀请消防总队的培训人员对实验课教师、管理人员以及学生进行防火、防爆及逃生的培训;邀请公安机关专业人员对实验室安全知识理论及法律法规进行培训;派出检测实验室管理人员参加相关院校或社会组织的实验室管理培训,参观专业检测机构实验室并进行经验交流,从而提升视野,提高业务能力;开展安全知识宣传月活动,以讲座、竞赛、演练、实操等形式来增加安全教育的趣味性并扩大参与程度。

(二)持续改善实验室安全硬件条件,加强对危化品的管理

为保障检测实验室的安全,学校应从加强资金投入、危化品管理等方面人手,创造一个安全、健康、和谐的检测实验室环境。硬件设施的投入是检测实验室安全的基础保障。根据学生人数对实验室进行扩建和改造,将没有维修价值的老旧仪器进行报废处理,腾出空间,解决实验室上课拥挤问题;对于功率较大的仪器设备,例如,消解炉、石墨炉、马弗炉、电热板、烘箱等,在使用期间要有专人看护,并配备大功率专用线和稳压装置,以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每个实验室配备灭火器及消防栓,并对实验室电源、插座、电线进行定期检修;在实验室内外及大型仪器周围安装监控设备,实行24小时监控,以防止闲杂人等进入并杜絕危险品的丢失;加强人力的投入,检测实验室应配备专业对口管理人员,例如,农产品检测质量与安全实验室配备农产品分析专业或食品分析专业人员。

除了增加硬件设施外,还要加强对危化品的管理。危险化学品储存场所应符合国家有关规定,储存场所必须要安装通风装置。根据化学危险品的种类、性质,对性质相抵触的化学危险品要严格分类存放;对于易燃、易爆的化学品,增设专门的危化品贮藏室,并配备专用试剂柜,双人保管,双人双锁,其他实验室不存放量大的整瓶试剂,在使用上应双人收发、双人领取、双人使用,做好领取和使用记录,争取做到万无一失;对于预备室及实验室,应仅存放少量试剂及溶剂,对于用量较大的试剂,需做到现用现领;对于过期失效的一般危化品要集中管理、定期处置,不可自行掩埋、倾倒。对于自己没有能力处理及销毁的剧毒品等,要经公安机关和环保部门批准后,由有资质的专业公司对其进行处理及销毁;根据存储仓库条件安装自动监测和火灾报警系统,配备相应的消防设备,安装防盗装置加以监控。

(三)建立有效的安全管理体制,明确安全管理职能

落实实验室安全管理责任,将安全责任落实到人、落实到位,是做好检测实验室安全工作的主要措施。高职高专院校要学习国外的先进管理经验,建立有效的安全管理体系,并建立以校长牵头,学校、二级学院和各实验室分级管理体系,并由相关学院建立检测实验室安全工作小组,设立组长,以组长作为第一责任人,以实验室为基础单位,各实验室负责人执行照片、电话上墙措施,实行实验室使用人和管理人共同负责的制度。教师给学生上课时要听从实验室管理人员的要求;实验室承担科研任务时,项目负责人也要接受实验室管理人员的安排。学校要与各实验室负责人签订安全责任书,明确各级安全工作的岗位、范围、内容、标准、责任。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工作方针和“谁主管谁负责、谁管理谁负责、谁使用谁负责”的安全管理原则,将安全管理责任落实到每一个实验室,每一个试验台,每一个药品柜,强化每个实验室工作人员的安全责任心,并严格执行安全责任书的相关规定。

检测实验室要建立安全应急制度以防止发生安全事故,保证教学和科研能顺利进行。我们根据各个检测实验室的具体情况,制定出对紧急状况和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并将功夫做在平时,对检测实验室发生中毒、火灾、爆炸以及化学品伤害等危险事故,制定出相对应的处理和疏散方案,如《检测实验室火灾及爆炸事件处理方案》《危化品中毒及伤害处理方案》等,并进行演习,以确保事故发生时,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和时间进行应对,将损失降到最低。

制定适合实验室管理人员的考核制度,聘用前应由学院统一组织安全知识培训考试,合格后才能进入检测实验室工作,并定期进行考核。此外,应充分肯定实验室管理人员在教学、科研及实验室建设与管理中的作用,调动实验室管理人员的积极性,使得他们能够努力钻研业务、主动参与科研工作,共同分享科研创新成果,体现出实验室管理人员应有的价值。

學校应建立一支专业化的实验室安全工作队伍,将实验室安全检查的工作落到实处,加强对实验室设备的经常性检测检修。学校通过安全检查不仅仅要起到监督实验室工作人员重视安全工作的作用,更重要的是切实帮助实验室发现安全隐患,及时督促实验室进行整改,防患于未然。学校应提高实验室安全管理人员的待遇水平,改变实验室安全管理人员不被重视、晋升机会少的现状。学校还应加强与其他相关院校间的实验室安全管理交流和讨论,全面提高实验室安全管理人员的整体素质和职业能力。

举安全之盾,防事故之患。高职高专院校检测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是教学和科研工作能够顺利完成的前提与保障。通过培养实验室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改进实验室多项管理措施并健全责任体系与实验室管理制度,建立实验室安全管理的长效机制,为检测实验室的教学与科研工作顺利开展提供有效的保障,努力营造一个安全、环保的实验环境。

猜你喜欢

安全管理现状对策
提高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质量对策探讨
“深度伪造”中个人隐私的保护:风险与对策
走,找对策去!
我国货币错配的现状及对策
职业高中语文学科学习现状及对策研究
语文课堂写字指导的现状及应对策略
论加强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措施
浅谈现代汽车检测技术与安全管理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技术的现状与发展分析
我国建筑安装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构建与实施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