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动态
2019-09-10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印发指导意见《在城乡人居环境建设和整治中开展“共同缔造”活动》
近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就在城乡人居环境建设和整治中开展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活动(以下简称“共同缔造”活动)印发指导意见,并明确:到2020年,城乡社区人居环境得到明显改善,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增强;到2022年,基本实现城乡社区人居环境“整洁、舒适、安全、美丽”目标,初步建立“共同缔造”的长效机制。
党的十九大强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把党的群众路线贯彻到治国理政全部活动之中,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随着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对美好人居环境的要求也日益增长。当前我国城乡人居环境状况很不平衡,一些地区环境脏乱差问题仍然比较突出,人民群众对房前屋后的环境问题不太满意,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要求还有差距。
近年来,福建、广东、辽宁、湖北、青海等省的部分市(县)陆续开展了“共同缔造”活动,最大限度地激发了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改善了人居环境,凝聚了社区共识,塑造了共同精神,提升了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根据指导意见,各级住房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要在城乡人居环境建设和整治中精心组织开展“共同缔造”活动。
因地制宜确定实施载体。以城市社区和农村自然村为基本空间单元,充分发挥社区居民的主体作用,根据不同类型社区人居环境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因地制宜确定人居环境建设和整治的重点。在城市社区,可在正在开展的老旧小区改造、生活垃圾分类等工作的基础上,解决改善小区绿化和道路环境、房前屋后环境整治、老旧小区加装电梯等问题。在农村自然村,可结合正在推进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从危房改造、改水、美化村容村貌等房前屋后的实事、小事做起。
要决策共谋。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拓宽政府与社区居民交流的渠道,搭建社区居民沟通平台。通过座谈走访、入户调研、工作坊等方式,了解居民需求,发动群众广泛参与。开展多种形式的基层协商,充分发挥社区居民的主体作用,激发社区居民参与人居环境建设和整治工作的热情,使社区居民从“要我干”转变为“我要干”,使基层政府和相关部门从传统的决策者、包办者转变为引导者、辅导者和激励者。
要发展共建。充分激发社区居民的“主人翁”意识,发动社区居民积极投工投劳整治房前屋后的环境,主动参与老旧小区改造、生活垃圾分类、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及公共空间的建设和改造,主动配合配套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组织协调各方面力量共同参与人居环境建设和整治工作,鼓励党政机关、群团组织、社会组织、社区志愿者队伍、驻区企事业单位、专业社工机构提供人力、物力、智力和财力支持,大力推动规划师、建筑师、工程师进社区,组织在职党员开展共产党员社区奉献日、在职党员义务服务周等活动,共同为人居环境建设贡献力量。
要建设共管。鼓励社区居民针对社区环境卫生、生活垃圾分类等内容,通过社区居(村)委会或居民自治组织,共同商议拟订居民公约并监督执行,加强对人居环境建设和整治成果的管理。建立健全绿地认领等维护认领的“爱心积分机制”及志愿者积分机制,以积分评比奖励的形式,激励社区居民、企业、社会组织积极参与人居环境建设成果的维护管理。
要效果共评。建立健全城乡人居环境建设和整治项目及“共同缔造”活动开展情况的评价标准和评价机制,组织社区居民对活动实效进行评价和反馈,持续推动各项工作改进。建立“以奖代补”机制,对社区居民与社区组织参与面广、效果好的人居环境建设和整治项目,通过奖励的形式予以补贴,推动“共同缔造”活动不断向纵深发展。
要成果共享。通过发动群众共谋共建共管共评,实现城乡人居环境建设和整治工作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建设“整洁、舒适、安全、美丽”的社区环境,让社区居民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调节、居民自治的良性互动,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要求,要加强组织协调,确保“共同缔造”活动取得实效。从2019年3月起,各省(区、市)在行政区域内每个地级及以上城市选择3~5个不同类型的城乡社区开展“共同缔造”活动试点,因地制宜确定城乡人居环境建设和整治的具体切入点,探索创新理念思路、体制机制和方式方法。2020年,在总结试点经验的基础上,全面推广、系统推进“共同缔造”活动,不断完善体制机制,探索建立长效机制。同时,各省(区、市)“共同缔造”活动领导小组要切实加强对市(县、区)活动开展情况的跟踪指导和督促检查,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来源:《中国建设报》)
中央农办、农业农村部乡村振兴专家咨询委员会成立大會暨第一次全体会议召开
3月12日,中央农办、农业农村部乡村振兴专家咨询委员会成立大会暨第一次全体会议在京召开。中央农办主任、农业农村部部长韩长赋在会上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论述,适应新形势新职责,加强专家咨询工作,不断提高谋划“三农”工作的战略性、前瞻性和科学性;要紧紧围绕乡村振兴中的重大问题,加强调查研究,把乡村振兴专家咨询委员会打造成“三农”研究的一流智库,为服务党和国家决策作出贡献,推动乡村振兴战略更好落实落地。
会议指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中央赋予“三农”战线的重要历史使命,对农业农村系统做好“三农”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加强专家咨询工作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央农办发挥好决策参谋作用和农业农村部履职尽责的迫切需要。要充分发挥专家咨询委员会的智库作用,积极开展乡村振兴重大政策理论研究,助力加快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不断增加乡村振兴的制度供给;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集中各方面智慧,拿出切实可行的政策举措,为党中央科学决策提供信息和智力支撑;利用专家咨询队伍研究问题、理清思路、谋划对策,更好履行中央赋予中央农办、农业农村部的职责。
会议指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有很多重大问题需要深入研究,希望各位专家委员结合中央部署要求和各地实际情况,把握为决策服务的宗旨,紧紧扭住“三农”发展中根本性、全局性、紧迫性的重大问题,紧紧围绕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供给、乡村产业发展、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创新农业经营方式、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加强乡村治理、培养“一懂两爱”的“三农”工作队伍和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等问题开展系统深入的研究。要经常深入基层一线开展调研,提出有针对性、操作性的政策建议,及时总结反映基层的好做法好经验。各司局各单位要运用好研究成果,推动重点工作的开展,以专家咨询委员会为中心,加强上下、内外及各类智库之间的调研协作和信息交流,形成协同创新的研究格局。(来源: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
全国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现场会召开
2月21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在上海召开全国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现场会。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党组书记、部长王蒙徽出席会议并讲话。
会议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垃圾分类工作的系列重要批示指示精神,要求各地深入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批示指示的深刻内涵,充分认识垃圾分类工作的重要意义。做好垃圾分类工作,是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增强人民获得感、幸福感的重要举措;是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的重要途径;是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面提升社会公众文明素质的重要抓手;是开展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活动,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的重要载体。
会议指出,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垃圾分类工作系列重要批示指示精神,不断加大推进力度,由点到面、逐步推开,成效初显。46个重点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体制机制不断健全,分类收运处理配套体系不断完善,宣传力度不断加大,垃圾分类进校园活动普遍展开。上海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垃圾分类工作,加强地方性立法,注重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坚持全面系统推进,创新工作机制和方法,市民对垃圾分类的知晓率达到99%,形成了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会议指出,在充分肯定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取得积极成效的同时,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当前工作中还存在一些困难和挑战,思想认识仍需提高、推进力度还需加大、宣传教育需要继续深入、垃圾分类收运和处置设施短板依然存在,一些地方工作进展还不明显,群众在垃圾分类方面的获得感还不够强。
会议要求,各地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垃圾分类工作的系列重要批示指示精神,切实提高政治站位,以踏石留印、抓铁留痕的决心,以锲而不舍、持之以恒的毅力,共同把垃圾分类工作不断推向深入。2019年起,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要全面启动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到2020年底,46个重点城市要基本建成垃圾分类处理系统;2025年底前,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要基本建成垃圾分类处理系统。46个重点城市要发扬钉钉子精神,切实把垃圾分类工作抓紧抓实、抓出成效。一是地方党委政府要高度重视,主要领导亲自抓,以党建工作为引领,系统谋划、统筹推进垃圾分类工作;二是要切实从娃娃抓起,加强垃圾分类宣传教育,促进一代人养成良好文明习惯,增强公共意识、提升文明素质;三是要以社区为着力点推进,各地要学习借鉴上海、厦门等城市结合垃圾分类开展“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活动的经验,聚焦城市社区,充分发挥居民主体作用,调动各方力量共建共治共享;四是要营造全社会参与的良好氛围,持续加大垃圾分类宣传力度,凝聚社会共识,动员全社会共同参与,使“垃圾分类、从我做起”成为居民的行动自觉;五是要加大督促指导力度,各省、自治区督促指导辖区内城市结合本地实际创新工作方法,完善体制机制,推动垃圾分类工作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与会代表实地考察了上海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开展情况。上海市有关方面负责人介绍了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经验。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党组成员、副部长倪虹主持会议。上海市委副书记、市长应勇,上海市委常委、副市长陈寅出席会议。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住房城乡建设(环境卫生)主管部门负责同志参加会议。国家发展改革委、生态环境部、教育部、中央文明办、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国家机关事务管理局等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和46个生活垃圾分类重点城市副市长应邀参加会议。(来源: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网站)
全国农村危房改造脱贫攻坚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召开
3月4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会同国务院扶贫办召开全国农村危房改造脱贫攻坚工作电视电话会议,财政部、民政部、中国残联有关部门负责人参加了会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倪虹、国务院扶贫办副主任欧青平出席会议并讲话。
会议指出,自2015年11月中央部署脱贫攻坚战以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会同扶贫、财政、民政、中国残联等有关部门,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脱贫攻坚重要指示精神,紧紧围绕实现贫困户住房安全有保障的任务要求,聚焦建档立卡贫困户等重点对象,深入推进农村危房改造脱贫攻坚工作。在各地相关部门和广大基层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下,農村危房改造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和良好成效,累计支持600万户建档立卡贫困户等4类重点对象完成危房改造,上千万贫困农户住上了安全房,有效保障了贫困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会议强调,当前农村危房改造进入了决胜关键时期,离完成2020年目标任务只有两年时间,摆在面前的任务十分艰巨。结合中央脱贫攻坚专项巡视和扶贫开发成效考核发现的问题,各地要高度重视,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抓紧及时整改,以整改推动贫困人口住房安全保障工作保质保量完成。
会议要求,住房和城乡建设、扶贫等相关职能部门要精准确定危房改造任务,按程序认定改造对象,联合上报危房存量台账,实施台账式销号管理。要把住房安全放在重要位置,抓紧技术培训,确保“改造一栋、安全一栋,改造一户、安全一户”,确保工程质量安全。对于个人无意愿改造和有特殊困难的,要因地制宜运用多种方式解决居住安全问题。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引导农户建设既经济合理又满足使用需求的房屋,防止过度负债增加脱贫难度。要按照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的要求,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进一步强化县级主体责任,加强具体组织实施。要加强部门协同配合,明确责任单位和责任人,确保如期完成贫困户基本住房安全有保障的脱贫攻坚任务。(来源:《中国建设报》)
自然资源部将启动“十四五”基础测绘规划编制
2月25日,2019年全国国土测绘工作座谈会在京召开,自然资源部将启动全国“十四五”基础测绘规划编制工作,大力加强新型基础测绘体系建设,进一步提升基础测绘核心供给能力,并将通过提高测绘资质许可审批效率、修订行业管理政策等方式创新管理政策机制,切实为自然资源管理“两统一”职责履行提供测绘支撑,为经济建设、国防建设与社会发展做好保障。
据了解,过去一年,全国国土测绘系统全面融入自然资源管理大格局。新型基础测绘体系建设取得新进展,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大力推广,部系统建成3040座卫星导航定位基准站,完成25078幅各种比例尺数据生产并分批上交更新成果,各省1:10000、1:5000基础地理信息更新平稳推进,智慧城市时空大数据平台建设试点城市总数达50个,基础航空航天遥感测绘全年获取各类遥感影像116万平方千米。测绘资质资格管理日臻完善,全年审批核准135个单位取得甲级测绘资质,105个甲级测绘资质单位新增专业范围,审批数量较2017年提高约44%。测绘质量监督管理持续加强,国家层面对40个测绘项目成果质量和50个单位测绘质量管理体系情况进行抽查,并将抽查结果与信用体系关联。
自然资源部国土测绘司司长武文忠表示,在落实“多规合一”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严守耕地保护红线、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等一系列重大工作中,都提出了对建立“一张图”“一个平台”“时空信息数据库”和卫星遥感等技术的需求,服务于这些需求既是测绘工作技术优势和数据优势所在,也是服务自然资源管理“两统一”职责切入点所在。
据悉,自然资源部将于今年启动“十四五”基础测绘规划编制工作,推动在国家测绘基准体系建设与精化、实景三维中国建设、海洋测绘、内陆水下测绘等方向凝练形成大项目、大工程。大力加强新型基础测绘体系建设,积极探索“统一规划、分级实施、协同更新”的新型基础测绘生产模式,推动传统单一比例尺数据库向实体化、一体化时空数据库转变。稳步做好智慧城市时空大数据平台建设,今年将在全国范围新增8个左右试点城市,并完成4个试点城市验收。此外,还将通过加强测绘项目管理、强化国家大地基准动态维持、建设完善基础地理信息资源、提高卫星导航定位基准站网公共服务水平、做好航空影像数据保障等手段提升基础测绘核心供给能力。
“我们将在自然资源管理体制下,持续创新测绘行业管理政策机制。贯彻国务院‘证照分离’改革试点要求,强化数据共享,提高测绘资质许可的审批效率与透明度;以大幅减少分级分类、降低准入门槛、精简审批要件、压缩审批时限等为目标对《测绘资质管理规定》《测绘资质分级标准》进行修订,切实减轻企业负担,减少行业准入限制,保障从业人员权益。”武文忠表示。
各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自然资源主管部门,陕西、黑龙江、四川、海南等省测绘地理信息局,各海区派出机构,部有关司局、直属单位,新型基础测绘建设有關试点城市自然资源主管部门相关负责同志参加会议。(来源:自然资源部网站)
《养老机构等级划分与评定》《美丽乡村建设评价》等国家标准发布
日前,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了《养老机构等级划分与评定》等646项国家标准,涉及道路交通、可持续发展、海洋探索、养老服务等多个领域,以推动社会的安全建设和有序发展。
《养老机构等级划分与评定》国家标准,对养老机构等级划分与评定提出102条要求,填补了养老机构等级划分与评定国家标准的空白。民政部养老服务司处长李邦华表示,此标准的发布有利于增强机构等级透明度,方便老年人选择满意的养老机构,让老年人老有所依、老有所养。
在可持续发展领域,市场监管总局还发布了《美丽乡村建设评价》国家标准,提出了美丽乡村建设评价的评价原则、评价内容、评价程序、计算方法等,便于更好地引导和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推动乡村振兴战略,还老百姓绿水青山。
中央农办主任、农业农村部部长韩长赋日前在发布会上介绍,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以来,乡村产业发展、人居环境整治等任务都取得了新的进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已经有了良好的开局。但是与此同时,农业农村发展不充分、不平衡的问题仍然突出,乡村振兴还面临一些亟待解决的困难和问题。比如,市县的重视程度还需要进一步提升,乡村振兴“人、地、钱”瓶颈制约还需要破解,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民生领域欠账比较多,农民主体作用也有发挥不够的情况等。“下一步,我们将围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点任务,进一步强化要素支撑和制度保障,明确乡村振兴战略的思路、方向,层层压实责任,推动工作落实。”(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