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乡村发展特色解析
2019-09-10虞志淳
虞志淳
摘要:英国乡村景色秀丽、古朴自然,虽然中英的历史文化背景不同,乡村发展差异较大,但英国乡村发展的经验仍值得学习借鉴。作为工业革命发源地的英国经历了重工轻农的历史过程,在近三、四十年逐渐扭转,实现了乡村复兴。完善的法律、法规和规划管理,健全的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设施,保障了乡村地区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通过乡村旅游与乡村社区建设重拾价值,历史保护、环境友好、特色塑造,让乡村成为具有吸引力的地区。
关键词:乡村旅游;环境友好;历史保护;乡村特色;英国乡村
doi:10.3969/j.issn.1009-1483.2019.03.003?中图分类号:TU984.3
文章编号:1009-1483(2019)03-0012-06?文献标识码:A
The Characteristic Analysis on British Countryside Development
YU Zhichun
[Abstract] The British countryside has beautiful scenery and quaint nature. China and the UK have different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backgrounds, and there are great differences in village development. However, we can learn from the development of rural revival in British countryside. As the birthplace of the industrial revolution, the UK experienced the historical process of heavy industry and light agriculture. It gradually reversed in the past three or four decades. It has improved the laws and regulations for planning and management, improved infrastructure and public service facilities, and ensured the health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rural areas. Through construction of rural tourism and rural communities, the British countryside has regained its value, history protection, environmental friendliness and shaping village’s characteristics, the village has become an attractive place.
[Keywords] rural tourism; environmental friendly; history protection; village characteristic; British countryside
1乡村概貌
英国的城镇化发展水平高,2016年城镇化率达83.14%[1],2017年城镇人口比重达83.1%[2] ,但是英国人对于乡村生活及其环境仍然十分推崇。英国乡村不同于中国,更趋于地理概念,多指环境趋近于自然,人口密度低的地区。英国乡村是指常住人口小于1万人的聚居区、定居点,没有与农业密切的关系,居住者职业选择多元,大多在城市就业,在乡村安家,乡村與城市一样是重要的生活场所[3]。由于土壤特性、温润多雨的气候等综合因素,畜牧业较种植农业发达,随处可见满山遍坡自由放养的牛羊,村落布局花团锦簇、绿意盎然。英国乡村与中国村落在形态与构成方面均有不同,因其近现代历史辉煌,房屋建筑选用坚固耐用的砖石材质,使用寿命较长,风格传统,加之满目翠绿的乡村景致,成就了协调的自然人文共融景观,很多区域成为著名的“最美乡村”(见图1)。
林语堂曾有名言:世界大同的理想生活,就是住在英国的乡村,屋子里安装着美国的水电煤气等管子……这是中国人在上个世纪对英国乡村的褒奖。当今英国的乡村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设施完备,居住品质较城市更好,加之优美的自然、人文环境满足了中国文人对世外桃源般生活的憧憬。
2特色营造
2.1乡村旅游
英国早期的乡村变革可以追溯到15世纪末到16 世纪初的圈地运动,圈地运动使得大量失地农民向城市集中,促进了工业革命的开展,农村产业结构转型,乡村逐渐成为与农业生产脱离的自然地理概念。为满足人们对自然的渴望和乡村休闲生活的需求,早在19世纪英国乡村旅游就开始发展[4]。工业革命带来交通设施的进步,当时最先进的铁路、公路也改善了乡村的交通条件,使其成为世界上最早开始乡村旅游的地区之一。当时的乡村旅游具有贵族化的特点,是少数富人的享受,依托交通便利的市镇逐渐发展成熟,这些乡村至今保持着当年的风貌,依然是著名的乡村旅游目的地。
二战以后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的迅猛发展,城市人口膨胀,生态环境恶化,城市人更愿意到邻近乡野放松身心,乡村更加成为民众向往的旅游目的地。另一方面伴随农业的衰退,旅游成为乡村重要的经济来源之一,村庄着力于此,乡村旅游有序发展起来。乡村旅游促进了传统资源和地域特色的挖掘与保护,完善服务设施,提升环境品质,开发生态农牧业等有利于乡村旅游发展的措施有序实施,在不断丰富与诠释下最美乡村成型。乡村成为精致优雅、自然生态、优渥生活的代表。英国的乡村旅游一直处于小规模经营,没有大规模地开展,小规模、渐进式发展没有造成过大的环境负担,无论是乡村自然恬静的生活状态,还是自然山水都没有面临过度开发的问题,这一点也是其自成特色的重要原因。
2.2乡村社区
18世纪的英国是欧洲最发达的农业国,但随着工业革命兴起,工业崛起而农业逐渐衰落。1750年私人议会法案促进了耕地逐渐向少数人集中[5],到20世纪中叶只有不足十分之一的人从事农业生产,经历了农村缩减的历史时期。二战以来的农业机械化也促进了农业革命[5],促使数千人离开土地,开展了农业规模化企业经营。英国乡村逐步脱离农业生产,农业一直处于逐渐衰退的境地。粮食依赖进口,农村人口锐减,城镇化发展迅猛。因二战期间英国遭遇了粮食危机,此后1947 年颁布“农业法(Agriculture Act)”实行农业补贴、公共资源均等化政策,试图减小农村与城市的差距。1946 年颁布新城法案(New Towns Act)[6],开展了新城营造运动。尤其是20世纪60年代以后由于城市的扩大与拥挤,出现了典型的“逆城市化”现象,导致大量移民进入乡村地区,彻底改变了乡村社区的人口构成,进一步刺激了乡村产业的分化与重组,规划注重“以社区为中心”,产生了一批新城镇与新乡村社区。乡村社区的建设促进了英国乡村地区的发展,改善了乡村环境。
中国农村社区是本土农村居民的集约化社区发展,面临生产与生活方式的转变,公共服务设施、基础设施改进,处于发展初期。与我国农村社区的构成与发展不同,英国是以人口逆城市化为主要动力,是乡村地区建设的与城市均等配置的住区,体现了居住地的多元选择,乡村社区生活环境具有“田园牧歌”的自然惬意,但居住者与农业生产并无关联。由于乡村地区的基础设施、服务设施完备,交通、医疗、教育资源城乡均等,同时享有优越的自然环境,乡村社区比城市更为宜居。当前中国正处于城镇化高速发展的时期,相比将农村转化为城市的高强度开发,依托农村环境优势的乡村社区更有利于自然环境的保护。建设融于自然环境之中的乡村社区,低密度、低容积率的生活环境更令人身心愉悦。
2.3环境友好
英国乡村旅游、休闲产业的迅速持续发展证明,“田园风光”是人们在乡村地区最为看重的资源,乡村环境的质量及其保护重要性凸显,因此“环境友好”就成为乡村发展策略的核心。在英国,崇尚简约、自然、健康的生活方式成为共识,自然生态不仅体现在享受乡村的自然环境,也是一种健康的生活态度和观念。
20世纪90年代英国开始出现“都市村庄”(Urban Village)[7],并在各地得到有序发展。“都市村庄”指经过精心设计的混合使用和可持续的城市地区,在城市中营造出具有传统乡村特色的自然环境特征,追求自然环保、环境友好,实现可持续发展是其主要目标。由此可见英国城乡一体的发展格局,自然生态是城乡的共同追求。2004年实施的新空间规划体系(New Spatial Planning System)[8],对于乡村地区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注重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原则,在具体的策略制定、项目选址工作中综合考虑了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的统一,确保了规划和发展的可持续性。
英国人追求低能耗、低碳的生活方式,并将其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建筑的生态要求首当其冲。从1965年陆续出台了建筑节能标准,2006年公布的CSH(Code for Sustainable Homes)可持续住宅标准[9-10],规定2016年起所有新建住宅都要达到零碳排放的标准,并且到2019年所有非居住建筑也要实现零碳排放的目标。
英国的乡村景观同样具有朴素自然的特质,没有过多的装饰与豪华昂贵的材料,砂石小路、自然草坡、原始质地的艺术小品随处可见,与田园斑块镶嵌融合,形成质朴、自然的乡村景观(见图2)。使用最少的人工材料,减少对自然的人工介入;运用地方材质,各具特色,兼具生态、美观、实用与经济性。从城市到建筑,乃至景观,英国在环境友好、自然生态方面做出了突出的成绩,成就了英国乡村的特色发展。
2.4歷史保护
英国历史文化深厚,各种类型和专题博物馆星罗棋布,多不胜数。乡村地区也不乏各类博物馆,体现出珍视历史、注重传统的观念。历史建筑无论在城市和乡村均得到很好的保护,“百年老屋”随处可见,建筑平均寿命是132年[11],而中国建筑平均寿命仅约30年,不到英国的四分之一。
历史环境保护与城乡规划关系密切,通过城乡规划管理对历史环境实施有效保护,英国古迹保护的国家立法始于1882年的《古迹保护法》(Ancient Monuments Protection Act)。在此之后1968年《城乡规划法》(Town and Country Planning Act)和1990年《登录建筑与保护区规划法》 [Planning(Listed Buildings and Conservation Area)Act 1990],逐步形成了完备而严整的历史建筑与环境保护的法律体系。国家和地方既对重要文化遗产和保护区进行保护,又针对遗产资源和历史环境实施细致的维护管理。遗产资源是不可再生的资源,英国政府希望通过保护历史环境和遗产资源,提升人们的生活质量。遗产保护具有社会、文化、经济和环境价值[12],遗产资源对地方特色塑造和场所感知具有积极作用。完善的历史保护法规,珍视历史文化遗产并予以良好保存,乡村地区也不例外。现存英国历史建筑多是近现代三、四百年左右的建筑,比较于中国悠久的千年历史文化,并没有多么古老,但却留存了众多的历史文化遗产,值得深思。珍视历史与传统,并采取有效措施予以保护,丰富的历史遗存让传统村落特色鲜明、引人入胜,而旅游业保障了就业与建筑维护,形成良好的互动循环。
2.5地域特色
科茨沃尔德(Cotswold)地区是英格兰最美乡村的所在,科茨沃尔德在英国格兰中部,以乡村旅游闻名,有水上伯顿、上下斯特劳斯、拜伯里等著名村落。这些村庄历史悠久,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丰富,草坡羊群、小桥流水,景色秀丽、古朴自然。村庄建设年代以16、17世纪居多,保护完好依然在正常使用当中。科茨沃尔德地区出产一种米黄色石材,从传统建筑到新建建筑都使用这种本土材料,老建筑由于年代久远米黄色石材颜色变深、变暗,而新建筑则较为鲜亮(见图3)。乡村建筑材质统一而形式富于变化,地域特色突出,像活化石般展示出英国最美乡村的风貌。
湖区(Lake District)是英格兰北部著名的国家公园,散布其中的小镇和村落融合自然,顺应地形,环境优美。建筑墙体普遍使用当地一种青灰色片石砌筑(见图4),瓦屋顶也以较薄的石片替代,建筑外观传统精致,富于变化,美观协调,是传承历史文脉、彰显地域特色、呵护自然环境的乡村居住典范。小镇在为湖区旅游提供良好服务保障的同时,自身也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此外,又如邓斯特(Dunster)小镇在英格兰西南部,因邓斯特城堡(Dunster Castle)和古市场(Yarn Market)而闻名,小镇建筑使用当地特有红色岩石,同样是精致、古朴的历史建筑呈现出另一番面貌(见图5)。
3特色保障
3.1立法与规划保障
英国在郡一级分为都市郡和非都市郡,虽然在行政建制上区分了城乡,但城乡互不隶属,各自向下划分为都市区和非都市区。并且城市和乡村纳入统一的规划体系中,城乡地位并无差异,在立法、规划与实施层面予以同等的保障。20世纪80年代,英国政府重新审视农业发展模式与乡村发展前景,改变重工轻农现状,寻求乡村自然环境与乡村生活质量之间的平衡,出台了包括土地基本开发法(General Development Order),国家公园与乡村亲近法案(The National Park and Access to the Countryside Act),亲近乡村法案(Countryside Access Scheme)等多部法案[13],保证了乡村的有序和可持续发展。2004年开始实施新的针对乡村地区发展的空间规划体系《第7号规划政策文件:乡村地区的可持续发展》(PPS7: Planning Policy Statement 7)[14],指导乡村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和规划建设,重视改善乡村生活和环境,是目前英国乡村规划及管理的主要依据。基于城乡平等的乡村规划法律法规和政策[15],均等、完善、系统的城乡规划法律法规体系,是推动乡村地区发展的重要因素。并在规划实施层面重视规划的区域性和规划内容的全面性,实现乡村生活、生产和生态空间的一体化全方位发展。此外,在建筑法律、法规及其实施上并没有城乡差别,统一而规范的建筑管理,让农村建筑与城市并无差别。设施先进、高品质的乡村建筑为乡村美景锦上添花。
3.2均等化设施配套
一个国家发达程度的标志之一就是道路交通、医疗服务、文化教育等乡村公共服务设施与基础设施是否实现均等化、全覆盖。通过多年的建设发展,英国公共服务设施已经达到全国覆盖,并实现城乡均等化。乡村地区公共交通达到村村通,教育设施均好分布,商业网点遍布,门类齐全(见图6)。道路标线、管制设施、停车场等设置齐全,各种管线地埋敷设,地上只有路灯看不到缆线,与城市地区没有差距。均等化設施配套是乡村社区得以实现的保障,也是英国乡村能够成为人们向往的重要因素之一。
作为发达国家,英国乡村同样存在老龄化问题,并且老年人的比例大于城市[16],很多老年人退休之后选择在乡村地区安度晚年,生态环境宽松舒适的乡村成为老年人的家园,这就对乡村公共服务设施与基础设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健康医疗、社会关怀等方面的需求增高”[17]。我国农村同样面临老龄化问题,空巢老人在农村极为普遍,农村养老成为全社会关注的问题。但从另一个侧面来看,加强农村公共服务设施与基础设施配套,尤其是医疗卫生与养老设施,不仅是提高乡村当前生活水平的需要,也是长远解决城乡养老问题的重要途径。由于乡村老龄化与城市老年人在乡村定居,养老地产落户乡村,让乡村成为可以养老的地方,加强其医疗等公共服务设施与基础设施配套,这一点中国可以借鉴。
4结语
英国经历了忽视农村发展的时期,直到近三、四十年才逐渐扭转,通过社区建设与旅游开发,重拾乡村价值与魅力。英国最美乡村的成功来自对历史文化遗产的珍视与保护,对自然资源环境的崇尚与爱护,相关法律法规的完善和有效实施保障乡村权益、城乡均衡发展,促进了乡村地区的繁荣。自然与历史人文的有机结合,地域材料、历史建筑与自然环境共同构筑起独具魅力的“最美乡村”靓丽风景,这也是英国乡村特色所在。
中英的历史和文化背景不同,乡村发展差异较大,但乡村价值应同样值得珍视。中国幅员辽阔、历史悠久,积淀深厚,乡村的魅力应源于功能提升、地域特点和自身特色,依托优势,风格各异,丰富多彩。但目前盲目照搬、追求新潮、摒弃传统、千村一面、特色消弭等现象十分普遍,摒弃自身历史文化与地域资源是其重要原因,英国保护历史文化,尊重生态自然的乡村复兴途径和方法为我们提供了有益的参考与借鉴。
参考文献:
[1] Urbanization in the United Kingdom 2017[EB/OL]. (2019-01-01)[2019-02-21].http://www.statista.com/statistics/270369/ urbanization-in-the-united-kingdom/.
[2] The World Factbook, urban population[EB/OL]. (2018-12-31)[2019-02-21].https://www.cia.gov/library/publications/theworld-factbook/fields/2212.html.
[3] Defining rural areas[EB/OL].(2017-03-15)[2018-10-15].https://assets.publishing.service.gov.uk/government/uploads/ system/uploads/attachment_data/file/597751/Defining_rural_ areas__Mar_2017_.pdf.
[4]闫琳.英国乡村发展历程分析及启发[J].北京规划建设, 2010(1): 24-29.
[5] Newby, H. Green and pleasant land? Social change in rural England [M]. London: Penguin Books Ltd,1980.
[6] Bernard Lanea, Elisabeth Kastenholz. Rural tourism: the evolution of practice and research approaches towards a new generation concept? [J]. Journal of Sustainable Tourism, 2015, 23(89):1133-1156.
[7] Bridget Franklin, Malcolm Tait. Constructing an Image: The Urban Village Concept in the UK [J]. Planning Theory, 2002,1(3): 250-272.
[8]吕晓荷.英国新空间规划体系对乡村发展的意义[J].国际城市规划,2014,29(4):77-83.
[9] Code for Sustainable Homes: Technical Guide[EB/OL].(2014-05-01)[2018-10-15]. https://assets.publishing.service.gov. uk/government/uploads/system/uploads/attachment_data/file/5976/ code_for_sustainable_homes_techguide.pdf.
[10] Mari Martiskainen, Paula Kivimaa. Creating innovative zero carbon homes in the United Kingdom —Intermediaries and champions in building projects[J]. Environmental Innovation and Societal Transitions,2018(26):15-31.
[11]我國建筑平均寿命仅30年[EB/OL].(2010-04-07)[2019-02-21]. http://news.sina.com.cn/o/2010-04-07/075917334058s.shtml.
[12]张松.城市历史环境的可持续保护[J].国际城市规划, 2017,32(2):1-5.
[13] Lesson J D. Environment Law [M]. London: Pitman Publishing,1995:1-14.
[14]于立,那鲲鹏.英国农村发展政策及乡村规划与管理[J].中国土地科学,2012,25(12):75-80.
[15]贺贤华,毛熙彦,贺灿飞.乡村规划的国际经验与实践[J].国际城市规划,2017,32(5):59-65.
[16] Jill Manthorpe, Nigel Malin, Helena Stubbs. Older people’s views on rural life: a study of three villages [J]. Journal of Clinical Nursing,2004,13(9):97-104.
[17] Jill Manthorpe, Steve Iliffe, Roger Clough, et al. Elderly people’s perspectives on health and well-being in rural communities in England: findings from the evaluation of the National Service Framework for Older People [J]. Health and Social Care in the Community,2008,16(5):460-468.
[18]汪晓春,张伟.浅议特色田园乡村内涵、背景及特点[J].小城镇建设,2018,36(10):5-12.doi:12.10.3969/j.issn.1009-1483.2018.10.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