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指挥系统的构建与情景解析
2019-09-10陈晓珊钟飚饶一馨
陈晓珊 钟飚 饶一馨
[摘要]本文指出审计指挥系统的重要性,提出构建审计指挥系统的框架,明确系统要素并以地方性债务审计为例进行情景解析。通过审计指挥系统融合后台数据与现场作业,节省人力资源,提高质量与效率,实现全景审计。
[关键词]审计 指挥系统 情景解析 地债审计
本文系南京审计大学审计信息工程与技术协同创新中心资助项目(编号:18CICA07)
在应对数据体量大、项目情况复杂多变、违法违规行为日趋隐蔽等挑战时,建立一个完善有效的指挥系统,可以统一调度审计工作,协调配置审计资源,避免重复审计,提供完整及时的现场审计信息,帮助审计人员快速取证、准确定性,提高审计效率,并结合专业的后台数据分析,科学定性审计证据,提高审计质量。
一、审计指挥系统的定义
审计指挥系统的定义有狭义与广义之分:狭义的审计指挥系统,即依托网络和计算机技术,收集、传输、处理和运用审计数据及信息,且具有指挥和控制功能的审计信息系统;广义的审计指挥系统,即在狭义审计指挥系统基础上,利用软硬件和网络技术,融合其他专业审计系统,如资源数据系统、会商审计系统等,实现互联互通、统一调度,具备一体化特征的审计信息系统(于飞,2013)。本文探讨的是后者,其效用在审计机关体系中能得到较大发挥。
二、构建审计指挥系统的意义
(一)协调高效
完善的审计指挥系统通过网络、通信、计算机等现代高科技技术,协调各审计项目,化现场审计为远程审计,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提高审计项目的效率(周座,2018),降低审计人员长期出差、频繁加班的压力。利用大数据技术收集审计对象相关信息,审计人员不必出现场即可快速收集审计对象信息,减少审计过程中耗时的资料收集工作(靳思昌,2018)。
(二)资源优化
在审计过程中,指挥系统的决策将对物资、人力、专家等各种资源进行优化平衡,使资源使用合理化、效果最大化。利用资源数据库收集整合各行业、各领域资源,以实现对各审计机关的资源整合配置,避免各级审计机关对同一审计对象重复审计,节约审计资源。
(三)综合统一
利用协同指挥系统,将各级审计机关、指挥人员与现场作业人员统一起来,拓宽审计指挥的跨度,获得不同层次的需求,从而综合权衡、整体评估,便于指挥官从全局考虑问题,综合评估,做出正确决策并及时下达指令。
(四)科学严谨
审计指挥系统能给指挥官提供实际数据分析和历史数据的比对,以及各行业专家的意见、预案分析、仿真模拟等信息。利用审计专业系统实现全量审计代替抽样审计,以便审计人员科学取证、严谨定性,使审计结论全面可靠,审计服务科学公允。
三、如何構建审计指挥系统
(一)构建审计指挥系统框架
完善有效的审计指挥系统框架如图1所示,应包括以下要素:
1.审计指挥中心。是整个审计指挥系统的最高指挥决策中心,由总指挥官、公共信息官和联络官组成。最高审计指挥中心设在审计署,省级审计机关设立二级指挥中心,挑选1-2个二级指挥中心作为最高审计指挥中心的备份中心。各级审计指挥中心的权限如下:(1)最高审计指挥中心。有权向二级审计指挥中心分配全国范围的审计任务,协调各二级审计指挥中心之间的资源分配;根据二级审计指挥中心报告的年度审计计划,统一协调各级审计机关工作,避免审计项目重复;统领指导各级审计机关的审计工作,如遇特殊审计项目,可直接指挥审计项目;审核二级指挥中心上报的审计报告及相关资料。(2)备份最高审计指挥中心。协助最高审计指挥中心工作,若最高审计中心指挥出现问题或被摧毁,则接替最高审计指挥中心,全面主持工作。(3)二级审计指挥中心。接受最高审计指挥中心的任务和指导,开展具体的审计项目指挥工作,并向最高审计指挥中心定期汇报工作。
2.审计指挥系统综合管理平台。是以计算机等软硬件为基础、为审计指挥中心提供的应用平台,帮助指挥中心进行数据的集成、传输、分析及处理,并下达审计程序指令。最高审计指挥中心可通过综合管理平台与二级审计指挥中心、专业人员及现场作业人员建成会商系统,实现资源共享,进行审计项目的统一安排,下达审计任务,分配审计资源,或直接指挥现场审计取证,科学定性审计结论。
3.电子政务基础平台。是依托信息可视化技术、数据库及云计算等软件支持,结合GPS、GIS等技术建成的网络平台和应用平台,为审计指挥系统的综合管理平台和各个二级指挥中心提供安全、高效、标准的数据采集或数据传输通道,帮助指挥中心实现审计资源储备、审计工作安排、审计效能评估和项目执行资源调度(李超,2018)。通过信息可视化技术,还可以对审计人员的现场审计实现实时监控和指挥调度,进行项目管理。
4.专业人员服务系统。是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对现场审计人员收集到的数据、信息等证据进行处理的单元,由专业人员根据审计成果和多领域数据资料,进行关联分析、指标分析、趋势分析,并在第一时间为指挥中心提供各个审计项目专业、科学的预案,以供指挥官决策和指挥调度,提高审计工作效率。同时,专业人员提供的审计证据分析结果可以帮助指挥官对审计证据进行科学定性,提高审计报告的科学性和严谨性。
5.服务实施系统。是各种措施最直接的执行单元,即现场审计人员负责采集审计基本数据,通过审计软件导入审计对象会计资料,取得现场审计证据,并将数据、证据等信息传输给专业人员服务系统,然后根据指挥中心的指令执行具体审计程序。
(二)明确审计指挥系统人员职责
1.指挥官。负责管理其他人员,建立共同的目标和战略,以防止冲突和重复指令。总指挥官设立在最高审计指挥中心,是整个审计指挥系统的最高决策者,有权负责整个审计机关系统所有审计项目的全面规划和决策。总指挥官可设立一至两个秘书协助其工作。副指挥官设立在备份审计指挥中心,协助总指挥官工作,当总指挥官无法工作时,及时接替其工作。各二级审计指挥中心设立二级指挥官,负责接收最高审计指挥中心的指令,编写具体审计计划,协调指导审计人员执行具体审计工作。各二级指挥官应向总指挥官报送二级审计指挥中心的审计工作计划,由总指挥官综合统一后协调安排,下达各二级指挥中心审计任务,以避免各级审计机关对同一对象进行重复审计、交叉审计。如遇特殊项目,总指挥官可直接指挥审计项目相关工作,通过电子政务平台直接下达指令,进行现场审计工作指挥。
2.公共信息官。负责联系公众、媒体以及其他需要审计项目相关信息的部门,行使重要的公共信息监督权。包括管理审计指挥系统,给予大众传递信息的平台,如举报热线、政务信箱、微信公众号等,收集、整理和传递社会大众的举报、意见等信息给指挥官。同时,将相关信息传递至指挥系统的资源数据库备份,并在指挥官的授权下公布审计结果及相关信息,向外界传递审计工作成果和发展。
3.联络官。负责收集、整理二级指挥中心的报告、现场作业人员取得的证据、专业人员分析的预案等信息,及时传达给总指挥官,以協助总指挥官高效作出判断。当审计项目需要提请海关、公安、监察、价格、财政、税务、工商行政管理等机构帮助时,联络官将负责联系这些部门,协助审计指挥中心获得相关信息。
4.一般人员。负责审计工作具体程序的执行。包括作业组和后勤组,作业组根据指挥官的命令进行具体审计活动,如调查审计对象,采集会计资料数据,现场监盘等,然后将审计过程中取得的所有证据传至审计指挥中心,后勤组则负责对作业组传回的证据、信息进行处理、分析,并给作业组提供现场取证所需的物资、设备等。
(三)完善审计指挥系统重要配备
一个完善有效的审计指挥系统除了依托基础的计算机软硬件等设备,还需配备一些专业的软件技术和数据库。
1.资源数据库。审计指挥系统中至关重要的数据库,是用于存储采集的结构化和非结构化数据以及经过处理的数据、结果等的数据库,包括文字、图片、音频、视频、地理坐标、网络日志等(林芳,2017)。用于收集、存储所有与审计项目相关的数据,包括审计机关系统的内部管理和业务数据等;各个行业采集到的工商企业信息、税收缴纳信息等基础数据;各个审计项目现场作业人员采集到的数据、证据;各级审计机关已有的各个审计项目实例数据,即审计对象的财务数据、业务数据、审计报告、社交网络等相关资料。资源数据库应建立在最高审计指挥中心,备份指挥中心可享有同等使用权限,可对二级指挥中心开放查询、上传数据等。
2.视频会商系统。由中央智能集成控制、多媒体显示幕、音视频信号源、会议系统和信号切换等组成的系统,用于总指挥官与各二级指挥中心或直接与现场作业人员、二级指挥中心与现场作业人员进行沟通,指挥调度审计工作。
3.大数据可视化技术。结合计算机的计算能力和人工智能,以各种高性能处理算法、智能搜索和挖掘算法,对审计对象所有相关数据进行可视化建模分析,洞察被审计数据信息中内在因素的模式和关联,快速从大数据中发现审计线索及其特征(陈伟,居江宁,2018)。利用大数据可视化技术进行分析,不仅可实现全集审计,而且可进行关联分析,财务与业务、单位与行业之间多维比较,使数据分析与现场核查工作结合,更全面、及时地了解审计对象的相关信息,深度挖掘疑点,精准定位审计方向,降低“假账真审”、仅靠会计数据不足发现违法违纪行为的风险。
4.云计算。以互联网平台为基础,利用分布式计算、并行计算和网格计算,对海量数据进行虚拟化、分布式存储和处理的技术方法。用于协助大数据可视化技术,利用云服务器存储海量数据,便于数据共享。
5.安全防护。指挥中心的资源数据库、云服务器等存储了海量信息,且含有大量涉密数据信息,应建立信息安全及维护系统,如建立防火墙系统、网络防病毒系统、接入安全控制系统、身份认证及访问控制系统、入侵检测系统、漏洞扫描系统、终端安全管理系统等,以保证信息安全,管理有序(叶俊凯,李晓亮,2014)。另外,资源数据库的最高审计指挥中心是整个审计指挥系统的重点保护对象,因此要加强安全措施,可参考美国以军队维护十大数据中心安全的做法,适当为最高审计指挥中心配备武装保护。
四、情景解析
以全国地方性债务审计为例,预演审计指挥系统运用情景。
(一)审计计划阶段
最高审计指挥中心以历年地债审计、各二级审计指挥中心的内部资源情况为基础,根据资源数据库中的实例数据,包括与地债审计相关的金融审计、预算执行审计、经济责任审计等,结合专业人员分析的预案数据以及审计机关系统内部资源情况等,对全国性地方性债务审计作出统一规划,下达审计任务至二级审计指挥中心。二级指挥官编制审计计划,确认审计范围、审计事项,进行任务分配。二级审计指挥中心定期向最高审计指挥中心汇报项目进度和审计成果,形成审计署最高指挥中心和省、地市二级指挥中心以及现场审计人员可进行远程业务交流和现场审计协同指挥的指挥系统。
(二)审计实施阶段
由二级审计指挥官整合人力资源,将主要人员分为后勤组和作业组,作业组可分为多个小组,后勤组则利用大数据可视化技术,结合资源数据库对分配所得的任务进行数据挖掘、预案分析,协助二级指挥官确定审计程序和方法,结合数据分析的结果,将任务分配给作业组。同时,多个作业组到现场分散核查取证,通过数据先行,有的放矢,减少取证时间,提高取证速度。
作业组取证后,及时传至后勤组进行分析,后勤组利用大数据可视化技术、云计算等进行多维分析,科学定性审计证据。作业组和后勤组应每周定期向二级指挥官汇报工作情况,由二级指挥官进行协调,并把握项目进度和审计程序。如遇特殊情况,作业组可即时与二级指挥官进行沟通,二级指挥官也可通过视频通话或即时通讯,对作业组进行远程指导。
若需要,联络官可与金融机构、证券机构联系,取得审计对象的相关债务数据,传至后勤组进行分析,后勤组科学分析证据后,传给二级指挥官进行证据定性,以协助二级指挥官进行审计程序的指挥。
各二级指挥官可通过视频会商系统,每月定期向最高指挥中心汇报审计项目的情况,以便总指挥及时了解各地区债务审计情况,找出通病,聚焦重点,及时调整审计范围,协调各二级审计指挥中心的工作,优化配置审计资源,提高审计效率。
利用审计指挥系统,可对地债审计范围、审计对象统一规划,优化资源配置,审计人员分工明确,术业专攻,可以解决地债审计中审计人力资源不足,审计人员专业性不足的问题。并且通过协调指挥,现场审计人员可以提高取证速度,证据由后勤专业人员利用专业设备分析,可提高分析速度。指挥官通过指挥系统及时指挥,提高整个审计项目的速度,使审计资源效果及效率最大化,有效解决审计人员“加班多,出差频”的问题,并增强审计证据定性的科学性和严谨性。
(三)审计终结阶段
后勤组人员整理、汇总审计证据和相关资料,起草审计报告,报二级指挥官审批,二级指挥官对最终审计结果和审计报告负责。各二级审计指挥中心向最高审计指挥中心汇报审计结果,且审计项目所有相关资料应存入资源数据库,作为实际案例数据。经总指挥官同意后,可由公共信息官向外界发布相关审计结果。
主要参考文献
陈伟,居江宁.基于大数据可视化技术的审计线索特征挖掘方法研究[J].审计研究, 2018(1)
靳思昌.论大数据背景下的国家审计监督全覆盖[J].财会月刊, 2018(7)
叶俊凯,李晓亮.对构建统一审计指挥系统的一点建议[N].中国审计报, 2014-8-27(5)
周座.大数据时代云审计系统架构设计[J].审计月刊, 20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