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新生研讨课探讨

2019-09-10刘晶

技术与创新管理 2019年3期
关键词:课程管理创新能力培养管理创新

刘晶

摘 要:为贯彻落实国家创新人才培养战略,加强新生入学教育体系建设,为学生在本科阶段的创新能力培养、专业选择、人格养成和未来的职业发展提供支持,文中探讨了“适应性-学术性-创新性”3方面内容有机结合的新生研讨课模式。文章通过查阅国内外相关研究资料、调研国内外高校的新生研讨课发展历史和课程建设经验、设计调查问卷等方式展开研究。并以我国某高校近8年来新生研讨课开展情况为例,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方面考量,汇总和分析学生对新生研讨课课程内容、课程参与度、课程规模、课程考核与评价等方面的反馈结果,对课程内容和定位、教师遴选、课程开展方式和考核评价等方面提出了改革建议。

关键词:管理创新;创新能力培养;新生教授研讨课;创新型课程;课程管理

中图分类号:G 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7312(2019)03-0326-07

Abstract: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freshman seminar mode which combines “adaptation-academic-innovation” aspects in order to implement the national of cultivation of innovative talents strategy,strengthen the construction of freshman education system,and provide support for students’ cultivation of innovation capability,major selection,personality development and career planning in the undergraduate stage.On the basis of reference to domestic and foreign materials,investigating the development history of freshmen seminars at local and abroad,and summarizing the experience of curriculum construction,this paper conducts a follow-up study on the development of freshmen seminars in a university in China in the past eight years through design questionnaires and analyze the feedback results of students on course content,course participation,course size,course assessment and evaluation.With reference to the curriculum construction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t local and abroad,the existing problems are summarized,and the experience of curriculum construction is integrated.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ultivating students’ innovative capability,the reform proposals are put forward in terms of curriculum content and orientation,teacher selection,curriculum development methods and evaluation.

Key words:management innovation;innovation capability;freshman seminar;innovative curriculum;curriculum management

0 引 言

新生教授研討课开展已有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半世纪前的哈佛大学。课程强调新生与教师接触,强化新生的学术经历,课程以学术性作为新生教授研讨课的主导思想。1972年,南卡罗莱纳大学首开先河,开设了以加强师生沟通,促进学生适应性转变的新生教授研讨课。此后,新生教授研讨课以学术性和适应性2种模式得以发展延伸。2003年11月,我国的新生教授研讨课实践始于清华大学[1]。随后,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大学等高校也纷纷开设此课程。大学新生在入学后对大学生活、专业学习、前景规划多存在疑惑,尤其是在专业发展方向和学习内容上,亟待有资深教授予以指点。相较于传统课程以传授知识为主,以教师为中心的课程,新生教授研讨课以互动授课的方式,通过充分的师生交流,对学生进行培养与训练。课程通过专业教师的引领,加强学生对专业和学科的认知认同。通过与教授近距离互动,使学生对大学生活有全方位的了解,对专业的发展方向、特有的学习方法、标准,获得感性认识,提高学生的专业认同感和学习能力,使学生能够在入学后尽快适应大学生活,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深入了解学科知识和背景,提早拟定自身发展方向,为学生的大学学习、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

文中在查阅新生教授研讨课的国内外发展历史及现状和积累研究的理论基础之上,以课程在华东地区某高校开展情况进行调研,面向学生和任课教师设计调查问卷。通过学生对课程预期与收获、课程参与度、课程规模、课程考核与评价等方面的反馈结果,进行汇总和分析,归纳课程存在问题,整合课程建设经验,建立了一套具有可操作性的课程体系。在课程定位、内容设置上,兼顾新生对专业认识的深度和广度、学生对课程的兴趣点等方面的需要,通过“资源利用”、“人际关系”、“时间管理”等适应性课程;“专业培养”、“研究能力”、“实践能力”等学术性课程与“创新意识”、“思维能力”等创新性课程相结合,从以上3个层面赋予传统新生研讨课新内涵[2]。文中结合理论研究与实际操作中的经验,完善该类课程的课程设置与实施流程,基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目的,对“新生教授研讨课”建设,提出教学管理层面的改进建议。

1 传统新生教授研讨课课程综述

1.1 新生研讨课的定义及特点

新生研讨课目前没有一个非常统一的界定,各高校多以描述的方式,来表明其一般性的特征。以我国部分高校为例,清华大学2012—2013学年秋季学期的新生研讨课手册中,对此课程做了如下描述“新生研讨课(Freshman Seminar)是由各学科领域的知名教授专门面向大一新生开设的小班研讨类课程,主要教学方式是,在教授主持下,围绕某一师生共同感兴趣的专题,通过教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以小组方式边学习,边讨论。国外很多著名大学,如Harvard,Berkeley,已有多年开设此类课程的经验[3-4]。”在清华大学的新生研讨课手册中,对该课程的目的也有进一步的说明:课程目的是建立一种教授与新生沟通的新型渠道,提供教授和新生之间交流互动的机会。通过新生研讨课,使新生在大学一年级这个特殊而重要的人生转折期,能够有机会亲耳聆听教授的治学之道,亲身感受他们的魅力风范。创造一个新生在合作环境下进行研究式学习的机会。新生研讨课,旨在启发新生探求未知世界的兴趣,初步培养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研究能力,为建立基于教师指导下的研究探索式的学习方式奠定基础。 探索一种以探索和研究为基础、师生互动、研究讨论为主的教学方式。新生研讨课以其教师精心选择的独特专题,认真组织的小组讨论,学生积极主动的全员参与,推动传统的以知识传授为主的教学方式向研究型教学方式的转变。也有观点认为,在自然科学类课程上,涉及前沿学科的理工科课程等,应采用教师与学生共同探讨的方式来设计课程模式[5]。在课程内容上,新生研讨课的范式主要包括:学科导引式、前沿专题式、实践探索式、跨学科式[6]。新生通过这样适应性或研究性课程的学习,在大学第一学年顺利完成关键时期的转折,为后继学习打好基础。

1.2 新生研讨课的内源性需求

新生的專业认知度,基本上呈橄榄状分布。一小部分对专业认同感和喜爱度较高的学生,在高中甚至更早些时候就已经开始对专业有一定了解,在高考时明确自己的专业选择,入学后带着兴趣和问题,开始了自己的大学生活和学习。而大部分学生只是对所学专业有一知半解的了解,在选择报考专业上,一般从高考分数、对专业的初步认识,是否好就业,是否热门等方面进行考量。还有部分学生,是因为未被报考专业录取而调剂到所学专业,这些同学对于所学专业的认知度和认同感普遍不高,甚至有对专业存在排斥心理的情况发生[7]。由于高考制度的志愿选择仍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和局限性,专业的选择与学生兴趣,很难也不可能达到百分之百的匹配,新生研讨课为学生提供了对专业内容了解及与专业教师接触的途径。

新生研讨课在学生入学四周左右时正式展开,这段时间是学生开启大学生活,进入新环境,较为彻底的离开原生家庭,过渡到大学学习生活的重要时间点。绝大部分学生在学习方法、专业认知方面仍处于懵懂和探索阶段。大学生活的学习与高中时截然不同,即便是在寄宿制的高中学校,学习方法、时间管理等方面也有着明显区别。尽管新生可以通过新生入学教育或其他班级活动等方式逐步适应大学生活,而对专业认知度的渴求仍很难通过这种方式得到满足[8]。新生研讨课通过引入教授的参与,对学生在专业认识及适应大学学习上,提供了更加感性且直接的帮助。新生研讨课的课堂活动,能够实际指导学生未来大学4年的学习和生活,进而对学生专业发展、人格养成和职业规划,起到十分积极的作用。

2 国内外高校新生研讨课的发展

2.1 美国新生研讨课的发展

美国的新生研讨课(freshman seminar)可追溯至19 世纪中后期美国大学兴起的新生教育课程(freshman orientation course)[9]。20 世纪中后期美国大学盛行自由选修制。完全的自由选修制,导致学生所学课程不系统,选课凌乱,学生对大学充满迷茫。学校通过设置专门咨询机构和开设新生教育课程,帮助新生实现由中学向大学的顺利过渡。1888 年波士顿大学(Boston University)步入先河,首次开设新生教育课程。1911 年,俄勒冈州的里德学院(Reed College)将新生教育课程纳入本科课程体系并承认学分。此后,许多综合性大学如布朗、普林斯顿、斯坦福、约翰·霍普金斯等,均开设了新生教育课程。至1930 年,大约有1/3 的美国大学或学院开设了此类课程[10-11]。

美国的新生教授研讨课经历了“学术性新生研讨课”、“多元化发展的新生研讨课”2个阶段[12]。在第一个阶段中,以哈佛大学为代表的一批美国顶尖高校,将新生研讨课的内容从“适应性”与“学术性”相融合,满足了具有一定学习基础的学生在本科阶段参与到学术工作的需要。截止2009 年,美国全国资源中心对全境内高校的新生研讨课的调查报告显示,87.3%的美国大学开设了新生研讨课。目前美国主要流行5种类型的新生研讨课:“扩展性新生教育课程”、“基础学习技能研讨课”、“单一主题研讨课”、“多主题研讨课和专业研讨课”。其中,扩展性新生教育课程和基础学习技能研讨课,属于适应性新生研讨课;单一主题研讨课、多主题研讨课和专业研讨课,属于学术性新生研讨课。纵观美国大学,无论学校性质如何,以上2种分类方式,可以包含所有新生教授研讨课的类型。新生研讨课朝着多元的方向发展,成为美国高等教育的一个亮点。

在最近的调查中,笔者选取了6所美国具有代表性的高校,对该课程展开调查。通过对美国各高校官方网站上对于新生研讨课(fresh seminar)课程的宣传及介绍,进行了横向和纵向的比较和总结,见表1.

2.2 新加坡国立大学新生刚入学时要参加的几项活动2.2.1 新生训练营

新生入学以后,会依据所学专业,被划分多个小组,各小组承担不同的任务。任务包括制作一个大型模型,设计一个具体的应用场景等。任务完成后可参与比赛等评比活动。通过完成这些训练任务,学生不但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同时也了解了学校的基本情况。

2.2.2 入学讲座

学院安排教师通过讲座的方式向学生介绍学校的各种情况,包括学校历史及资源的利用等。

2.2.3 Freshman Seminar

新加坡国立大学新生研讨课课程目标,是让同学们了解所学专业,培养专业兴趣。新生研讨课为新生提供了解所学专业的机会。学生根据研讨课的任课教授的专业知识和兴趣不同,可以与各自选定课题的教授展开密切合作。学生有大量的机会锻炼他们的写作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以计算机专业为例,新生入学后有6门Freshman Seminar课可供学生选择。课程人数通常由选课人数来定,十几人到几十人不等。授课方式包括课堂面授、课堂讨论与课后作业;考核方式包含平时作业与考勤、大作业、论文、个人汇报以及期末考试等多种形式。每周上课时间约2小时,学生工作量(包含预习与复习、课后作业)约每周10小时;以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为例,新加坡国立大学计算机系的6门课新生研讨课主题分别是:Is Computer Science Science?(计算机科学是一门科学吗?)The Wonderfully Weird World of Software(精彩古怪的软件世界);Computational Thinking(计算思维);Innovating Radically with IT(IT所带来的根本性革新);Practical Information Security(实用的信息安全);Computing for a Better World(算出一个更好的世界)。

综上所述,目前国外高校的新生研讨课,注重启发学生的探索和研究能力,通过专题性的课程设置达到激发学生求知欲,培养和训练学生发现问题、梳理思路、从不同角度进行研究、探索和分析的能力。

2.3 新生研讨课在国内高校的开设情况

2003年,清华大学首开先河,开展新生研讨课。2003—2004年,清华大学首开30门新生研讨课,受到了学生的普遍欢迎。在2012年的新生研讨课课程目录中,我们可以看到,课程覆盖面较广,涵盖了环境、航天、能源、汽车、计算机、交通、生物、物理、化学、经济、文学各个专业领域[13]。继清华之后,中國人民大学、南京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上海大学、北京工业大学、重庆大学、浙江大学、中国农业大学、中国石油大学、江南大学、济南大学、中国计量学院、上海海洋大学等,也开展了新生研讨课。目前,我国许多高校都认识到了新生研讨课存在内源性需求,并在吸取西方国家经验的基础上,开设了本课程。截止2018年,国内众多高校都已不同程度地采纳该课程模式,开展新生教育。经调查,国内该课程的授课模式,现在主要有3种:第一种是以专题方式开设的课程,由一位老师或者一个教学团队完成。如清华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是这种模式,与国外高校基本一致;第二种方式是以专题讲座的方式开展,学院组织新生听1-2次讲座,课程纳入新生教育板块;第三种是由学院主导展开,各学院教授任主讲教师面向该专业学生,每位老师选择自己研究领域内的一个方向与学生开展讨论课,课程持续一个学期到一学年不等。课程内容上基本以“适应性”与“学术性”2种类型的课程为主。

3 以我国华东地区某高校为例探讨新生研讨课的创新能力培养3.1 我国华东地区某高校的新生研讨课调查情况

在深入调查和了解国内外新生研讨课课程发展情况、梳理课程已经取得的建设成果后,笔者发现,我国大部分高校的新生研讨课程兼顾适应性和学术性课程,在引导学生创新性上有待提高。在创新人才培养战略背景下,如何在新生入学阶段引入创新能力培养内容,保护和激发学生创造力,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是我们面临的新课题。

以我国华东地区某大学(以下简称T大学)新生教授研讨课为例,自2010年9月,T大学各学院开设由学院资深教授任教、面向本专业新生的新生研讨课。课程以讲座形式展开,内容涵盖“大学生活怎么过”“责任、能力、成才”“开启计算机学习之门”等适应性课程,以及“智能时代与你的未来”“寻找有趣课题、开展高效的科学研究”“大数据与数据科学入门”等激发学术兴趣类课程。课程对新生适应高校生活顺利过渡,起到了积极作用,并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学生管理部门对学生专业教育的不足。截止2018年,T大学共有90%以上的学院,已经或正在开展新生教授研讨课,课程对新生入校后的专业引导和教育,起到了极大的作用,研究通过针对新生和课程授课教师的调查问卷方式进行了调查。对课程的实施情况进行如下总结。

通过学生调查问卷数据进行的“课程预期与收获”统计,如图1所示。

学生对新生研讨课的预期与收获的反馈与美国全国资源中心(National Resource Center)调查结果进行比较发现:在课程目标上,国内外高校学生基本趋于一致。在发展学术能力、熟悉和适应大学生活、实现自我发展方面,美国大学生关注的教学内容,以“学习技能”“校园资源”“时间管理”排名前三。国内学生更为关注专业认知、学习技能和学校资源的利用。从课程效果来看,绝大部分(79%)的学生在专业介绍方面得到了一定的帮助。通过调查发现,该课程也成为部分学生在人际交往方面的新渠道,通过课程,学生能够更快的融入集体,认识更多的同学和朋友,在新环境中尽快地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然而,调研结果也反映出学生在课程收获上与预期有一定差距,如在“大学期间的思维、学习方法介绍”“时间管理”和“职业规划”等方面。因此,在今后课程中可以进一步增加这些方面的内容,更好地满足学生需求。在“如何充分有效利用学校资源”“如何参与学科竞赛、科研活动”“升学深造及境外学习”这3项内容上,学生预期获得与实际收获相差达到30%以上,有较大差距。在学校资源利用方面,如大学图书馆的使用、电子资源及馆藏图书的查询获取,实验室的使用,各类文体活动场馆的借用,导师与新生的联系等,由学生工作部门提供的一系列指导以及高年级学生提供的帮助,仍是学生获取新环境信息的主要方式。目前的新生教授研讨课较为重视强调学生在专业方面的适应和认识,容易忽略学生对大学整个学习环境和资源获取方面的渴求。因此,对课程未来的建设,需要适当地为新生提供相应入学指导,通过了解学生具体需求,提供有效的帮助,“大学资源利用”“时间管理”等内容,应逐步纳入新生研讨课的适应性课程内容范围。在“如何参与学科竞赛、科研”“升学深造及境外学习”这些内容上,可以借鉴国外高校将新生研讨从“适应性”到“学术性”方面的转化方式,且考虑到创新能力培养的需求,为新生提供相应的指导。有一半以上的学生,在一年级入校时已经萌发出探索式和研究式的学习想法,他们渴望在新生教授研讨课上获得来自专业上的建议。科普式的专业介绍和讲解,已经不能完全满足这部分学生的需求,新生研讨课中可以适当开设能够满足较高层次需要的学生的研究型课程,让学生能够对科研工作有进一步感性的认识,在参与科研的途径上有更明确的指引。创新能力培养方面,在最近2年的新生研讨课当中,T大学某学院已经开始邀请本硕博在本校就读的博士研究生,为学生开展关于深造、出国,如何在校参与科研项目的具体课程。这些课程受到了学生的欢迎,也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一学期新生教授研讨课学生课程参与度与课堂讨论参与度的对比结果如图2所示。

T大学某院新生研讨课为选修课,在每次上课前会通知学生课程内容及主讲教师,学生自主选择是否参与。从图2中可以很直观地看出,学生参与课程积极性较高,全学年学院提供了8次研讨课,有80%以上的学生全程参与了学院提供的所有研讨课,而在所有课堂上有效参与师生或学生与学生间互动的学生却仅有5%,从未参与过课堂互动的学生达到了30%以上。通过调研发现,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有2个:一是课堂学生人数较多,学生在新环境中尚未有足够的心理准备和胆量提出自己初具想法的问题,担心问的不好会被别人“笑话”,是一个较为常见的理由。二是教师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并未给学生留有充分的课堂互动环节,通常仅在下课前5到10分钟给学生些时间,对课堂上讲授的问题进行提问,因此参与学生人数非常有限。

教师和学生对课程规模调查的结果对比如图3所示。

由图3可知,学生与教师对现阶段的大班授课方式接受度较高,占到学生和教师人数比的50%以上。然而,调查结果更多地反映出,新生更希望课程是以小班授课的方式来进行,教师在这门课的规模人数设置上的要求则恰恰相反。学生更希望能通过这门课程,有机会在小范围内与任课教授近距离地交流,获得更广泛和持续的关注。而对于教师而言,大班授课则是更为高效的方式。

对教师调研结果指向来看,授课内容和预期目标与学生基本保持一致,教师在与学生互动参与方面评价不高。授课教授对国内外其他高校的新生研讨课(freshman seminar)的了解也比较少。

3.2 新生研讨课课程模式构建

通过以上调查研究,文中对新生教授研讨课提出了“适应性-研究性-创新性”三方面内容有机结合的新生研讨课模式。该模式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内容。

3.2.1 明确课程教学目标,确立课程内涵

教學目标是教学活动的纲领,是开展教学活动的依据。因此,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案的实施等,都离不开教学目标。新生研讨课的目标,是通过对一般性学习思维和方法的介绍,以及具体领域和方向的深入探讨与分析,激发学生对专业和方向的兴趣,通过具体案例或课题,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大学学习科研生活的一般常识,以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从高中基础性教育到大学基础性和专业性并重的教育学习的转变。与此同时,将创新能力培养纳入课程教学目标,激发学生求知欲,鼓励学生发现问题、梳理思路、从不同角度进行研究、探索和分析。例如在低年级阶段就鼓励学生参与到高年级学生的实验室团队中,通过各类竞赛、创新项目、创新创业活动等方式,向高年级学生学习;由任课教师精心设计研讨专题以及该专题内拟讨论的问题,安排好教师与学生在课堂上互动时间的比重分布,激发学生求知欲及自主学习能力[14]。新生研讨课可以作为一个桥梁和纽带,将教师和各年级学生紧紧联系在一起,为未进入专业课程学习的新生提供机会。

此外,借鉴国内外高校的优秀经验,将新生研讨课课程内容设置的更精准,从微观领域切入引领学生。打破学生选课的专业壁垒,从专业认识逐步过渡为兴趣引导,将新生研讨课的学生专业模糊化,鼓励学生跨专业学习,课程内涵更侧重于趋同性的研究方法、人格素养和创新能力培养上。

3.2.2 任课教师的遴选及培训

在任课教师的遴选上,除了从专业能力上选取专业带头人、知名教授等担任主讲教师。也可以吸纳学校优秀的教辅人员、管理人员加入,例如创新俱乐部指导教师、实验室指导老师和教务管理人员。

课程教师的培训,是需要重视的一个重要环节。一般我们容易将学术水平和教学水平混为一谈。实践中,学术水平高的教师并不一定在教学手法和授课技巧方面就更出众。而对于一年级新生来说,引领新生进入一个未知领域的学习和探索,恰恰需要更为生动的授课技巧和形式来作为铺路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带领学生从高中学习逐步过渡到自我学习、自我管理的研究型学习阶段。T大学的新生研讨课,目前邀请学院实践、竞赛团队以及创新型企业的优秀创始人加入到课程授课当中。向学生介绍如无人驾驶、机器人比赛、ACM程序设计大赛等在创新能力培养方面有较突出影响的课程,学习效果非常好。2017年就有一年级学生参与到上海市级大学生创新项目竞赛中,且取得了不俗的成绩。

3.2.3 课程的规模及设置

  结合国家“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以及一流学科”的高校发展战略,遵循“综合性、研究型、国际化”的学校教育框架,在本科人才培养目标指导下,以卓越人才培养为教育主线,打破专业之间的界限,推动全校性的新生研讨课。赋予学生自主选择课程的权利是大势所趋。课程小班化,一个班人数控制在50人以内,提高学生课堂参与的积极性和课程互动质量。结合学生特点,进行阶梯式的研讨课模式,建立“适应性-学术性-创新性”三方面内容并重的新生研讨课课程体系,开启学生和教授间良好互动的开端。

3.2.4 课程开展方式的多样化

  哈佛大学的新生研讨课的课堂组织形式是十分自由的,如学生可以到教授家中进行聚会,在一起共进晚餐,同时讨论学术问题。在这种轻松愉快的氛围下,学生更容易放松心情积极投入到与同学和教授们的沟通互动中去。我国高校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对课堂的严肃性、安全性有更多的制度层面的要求,完全照搬西方文化背景下的教育方式也许并不合适,但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更有利于学生接受和理解大学学习和研究的内涵[15]。例如开展户外团建、头脑风暴等形式,激发学生创新思维;组织学生参观创新企业,用实地考察的方式培养学生对专业的认识。

  3.2.5 考核方式及评价机制

采用多种形式组成有机评价考核方式,包括不限于平时作业与考勤、大作业、论文、个人汇报、以小组为单位的分享交流、期末考试。鼓励学生动手、动脑,完成小型的创新项目或创意类实践活动,作为课程评价指标等。安排各班级学习委员和小组长共同担任考勤管理。评价机制中引入学生互评的方式,新生以观察员身份介入到评价活动中,通过参与评价考核的方式,学习其他学生在研讨课中的收获。

4 结语与展望

新生教授研讨课,是学生进入高校后适应高校生活和学习的一个重要途径。美国在新生研讨课的发展道路上走了近100年,逐渐普及到各个类型的高校,并拥有丰富的课程建设经验。我国新生教授研讨课在争创双一流大学的时代背景下,应建设出自己的特色与内容,在继承传统新生研讨课的经验基础上,通过构建“适应性-研究性-学术性”新生研讨课模式,保护和激发学生创造力,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为我国创新人才培养建设提供支持。

参考文献:

[1] 江树勇,王利民,赵立红.《现代汽车工程》新生研讨课教学改革与实践[J].高教论坛,2009(05):78-80.

[2]杨会利.“双创”背景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J].中国成人教育,2016(22):100-103.

[3]张文雪,刘俊霞.新生研讨课教学理念与实践[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5(S1):139-143.

[4]刘琴琴.新生研讨课的教学现状研究[D].南京:东南大学,2016.

[5]丁祖荣.开设新生力学研讨课的实践与体会[J].中国大学教学,2009(06):27-29.

[6]蔡颖蔚,沈 群,郑 昱,等.南京大学新生研讨课的探索与初步成效[J].中国大学教学,2010(09):16-19.

[7]龚放.大一和大四:影响本科教学质量的两个关键阶段[J].中国大学教学,2010(06):17-20.

[8]黄爱华.新生研讨课的分析与思考[J].中国大学教学,2010(04):58-60.

[9]林冬华.美国新生研讨课全国调查20年:背景、发展与启示[J].中国高教研究,2011(11):33-36.

[10]丁宜丽.新生研讨课:美国本科教育的特色课程[J].中国大学教学,2005(08):58-59.

[11]孙志凤,张红霞,郑 昱.研究型大学新生研讨课开设效果初探——南京大学案例调查研究[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0(06):119-124.

[12]张红霞.美国大学的新生研讨课及其启示[J].中国大学教学,2009(11):93-96.

[13]杨 慧,杨 燕.关于计算机专业新生研讨课的思考与实践[J].计算机教育.2016(03):16-18.

[14]国景星,关于新生研讨课的几点认识和教学设计[J].高教论坛,2017(01):41-44.

[15]田宏杰,刘植萌.新生研讨课人大模式与研究性教學[J].中国大学教学,2016(02):60-63.

(责任编辑:韩 莉)

猜你喜欢

课程管理创新能力培养管理创新
研究生创新培养的“步态追踪”模式
探究新课程背景下如何完善小学课程管理
新形势下的课程管理
创新能力培养:“管理学原理”教学改革的一条红线
调度指挥在铁路货运改革中的管理创新
市政设施建设管理探究
浅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构建五年制高职数学小组的可行性分析
综合实践活动中的教师角色转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