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消化内科重症患者应用肠内营养的护理疗效

2019-09-10马真甄

医学食疗与健康 2019年3期
关键词:重症患者肠内营养消化内科

马真甄

[摘要]目的:分析探讨消化内科重症患者应用肠内营养的护理疗效。方法:选取我院于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期间收治的242例入住ICU重症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两组。结果:试验组患者的肠内营养达标率为85.12%,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62.81%(x=14.382,P<0.05)。在两组患者中断营养输注的原因中,试验组患者的护理/诊疗操作原因、胃肠不耐受、胃残余量增加等发生率分别为4.96%和23.14%、7.44%,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2.39%和41.32%、17.36%(=x=4.563,x=9.384,x=5.485,均P<0.05)。

结论:消化内科重症患者应用肠内营养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临床护理疗效。

[关键词]消化内科;重症患者;肠内营养;护理;疗效

[中图分类号]R24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249(2019)03-000-01

临床上ICU重症患者常常因为护理/诊疗操作和胃残余量增加以及胃肠不耐受等原因导致其热量喂养不足或摄人不够,从而出现肠内营养达标率低和治疗效果不佳等情况。据有关资料显示,对患者给予适当的肠内营养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营养不良的情况。为了分析探讨消化内科重症患者应用肠内营养的护理疗效,我院选取了242例ICU重症患者展开相关研究,研究结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于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期间收治的242例人住ICU的重症患者,其中男性患者132例,女性患者11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两组,每组患者各121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见表1。

1.3研究方法试验组患者均在常规护理措施的基础上联合给予肠内营养改良措施,而对照组患者则仅给予常规护理措施,其中常规护理措施包括经管道给药温度、速度和方法等的调节、保持管道畅通和管道固定、对管道进行标识、要求无菌操作,记录持续喂养时间和暂停喂养的原因、对患者的胃肠不耐受和胃残余量进行监测并给予相应处理等。观察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的肠内营养达标率以及营养输注中断的发生情况,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疗效。

1.4统计学方法对我院采集的242例ICU重症患者临床资料使用SPSS 21.0软件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x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比较两组患者的肠内营养达标率根据我院对两组ICU重症患者的肠内营养达标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试验组121例患者中肠内营养达例数为103例达标率为85.12%,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6例达标率62.81%(x=14.382,P<0.05)。

2.2比較两组患者中断营养输注的原因根据我院对两组ICU重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在两组患者中断营养输注的原因中,试验组患者的护理/{参疗操作原因、胃肠不耐受、胃残余量增加等发生率分别为4.96%和23.14%、7.44%,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2.39%和41.32%、17.36%(x=4.563,x=9.384,x=5.485,均P

3讨论

目前临床上关于如何有效提高患者的肠内营养达标率尚未有标准化的治疗方案,并且临床上影响患者肠内营养达标率的因素有很多,其中包括患者禁食时间的长短、营养液输注的速度和调整方法、治疗处方的热量、有无实施流程、是否有中断营养输注及其中断原因等。在本次研究中,试验组患者的肠内营养达标率为85.12%,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62.81%(x=14.382,P<0.05)。由此提示了对肠内营养进行改良后能够帮助护理措施的得以规范化操作,进而改善患者的肠内营养达标率。临床上对于尚未进行肠内营养改良的患者,是否需要中断营养输注或者对其营养液输注速度进行相应调整尚无统一的执行流程和标准,全凭医生的个人经验进行决定。而根据肠内营养改良的相关要求给予相应的护理措施则能够避免个人经验的不足和充分发挥护理团队的积极性。

目前临床上对于如何在肠内营养治疗支持实践中对患者的胃残余量进行监测,以及根据其胃残余量来调整患者的营养液输注速度等缺乏尚且缺乏可操作性,并且对患者的肠内营养达标率具有较大地影响。在本次研究中,在两组患者中断营养输注的原因中,试验组患者的护理,诊疗操作原因、胃肠不耐受、胃残余量增加等发生率分别为4.96%和23.14%、7.44%,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2.39%和41.32%、17.36%(x=4.563,x=9.384,x=5.485,均P<0.05)。由此提示了对重症患者采取肠内营养治疗能够降低上述原因所导致的的营养输注中断的发生率。究其原因可能是由于肠内营养治疗明确规定了在不同的情况下应进行不同的护理措施,对胃残余量的监测等作出了统一规范,并且对患者的胃残余量阈值进行确定,具有较高的操作性,从而有效降低了不必要的营养输注中断发生率。作为反映重症患者上消化道对肠内营养耐受性的重要指标之一,胃残余量的增加提示了患者的上消化道不耐受,并且会延长其ICU住院时间、大大提高了患者出现院内获得性肺炎的风险,甚至提高了患者的ICU病死率。

综上所述,消化内科重症患者应用肠内营养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临床护理疗效,有助于降低患者的胃残余量、减少胃肠不耐受情况,并且能够尽可能减少由于护理操作和诊疗过程对患者肠内营养液输注所造成的不良影响,使得患者的肠内营养达标率显著提高。

猜你喜欢

重症患者肠内营养消化内科
优质护理在消化内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动脉血乳酸动态监测在心脏外科重症患者围手术期的临床应用
机械通气患者床边胃镜下置鼻空肠管行肠内营养的护理
消化内科急性腹痛患者98例临床治疗分析
胃肠镜在消化内科中的临床应用分析
消化道肿瘤术后肠外营养与肠内营养联合治疗效果分析
呼吸内科护理中重症患者应急护理干预措施
血糖变异性与重症患者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呼吸内科护理中重症患者的护理方法及效果观察
消化内科急性腹痛患者128例临床诊疗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