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学生语文能力提升探究阅读课堂有效性

2019-09-10李志波

学习与科普 2019年3期
关键词:有效教学策略阅读课堂语文能力

李志波

摘 要:新课程改革强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能够基于素质教育理念倡导的生本思想在教学中展开有效目标的追求。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能够摒弃传统应试教育思想,将教学关注点投入到学生语文素养和关键能力的有效提升上,在实际教学中,教师深入研读教材内容,将多种优秀教学经验融合于语文课堂中以提高教学素质化程度,实现学生语文综合素养提升,打造初中语文阅读高效课堂。本文笔者从自身教学经历出发,从以下五个方面着手探究初中阅读课堂的有效实施。

关键词:初中语文 阅读课堂 语文能力 有效教学策略

素质教育理念的深入发展使得我们初中语文的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实现了进一步的创新优化。初中语文教师不断摸索符合学生认知特点和促进其能力有效发展的教学手段,将阅读教学作为探索学生能力提升的有效载体,从合理设计教学目标与导学任务;创设多样化情境推促课堂实施;开展合作探究活动促进学生语文能力发展;基于言语实践强化仿写实现读写结合;积极评价反思鼓励学生进步,在有效推动语文课堂有序进行的同时促进学生能力全面发展。

一、整体把握文本,合理设计教学目标与导学任务

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能够基于对课程内容的整体了解与把握,深入研读教材,制定合理可行的教学目标,让教学有序开展。新课程改革标准强调教学目标不仅要考虑学生的知识掌握,还要对学生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有充分考虑,因此教师在备课教学时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制定合理的三维目标,并在三维目标的引领中站在学生角度设计导学案,让学生在课前进行有效的预习,做到心中有数。

比如,在教学《故乡》一课时,教师要能够充分感知课文内容和学生学情,处理好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的关系,以确保教学活动的明确性和规范性。在明确教学重难点时,教师要能够结合作品背景和创造时代分析。如针对闰土是否有封建思想的探讨,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结合书本知识和时代背景进行探讨,在讨论交流中各抒己见,能很好调动学生探究欲望。在教学目标制定时,教师要能够确保所制定的目标要能够简明突出,确保学生能在最短时间内对其重难点有一个整体把握。而在教学《济南的冬天》一课时,备课时教师是这样设计教学目标的:有感情地朗读全文,体味济南的冬之美;理清文章写作思路,体会比喻、拟人手法对突出景物特点的作用;深刻感知作者对济南的冬天寄予的深情。基于此教师在设计导学案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课前查阅关于老舍与济南的资料、深入了解济南地理位置、政治文化背景;对文中需要掌握的生字词能熟练掌握,然后在自主预习课文时将济南冬天的特点、如何表现的、是基于什么形成了这样的特点;课文中写到的济南冬天的景物、景物是如何描写的,体现了怎樣的语言特点等,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并将不能解决的问题及自己的疑惑勾画出来,以在课堂上更针对性的学习。

二、基于生本理念,创设多样化情境推促课堂实施

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情境教学法以语文理论知识为基础,通过资源的合理利用为学生提供了多方位的探究情境,将教材内容以不同的形式呈现在学生面前,为初中语文教学方式带来了改变,有效拓展了学生语文知识的获取途径,对提高学生语文综合素质有重要推促意义。在实践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具体教学内容在课堂中融入多种教学情境来完成语文知识的有效传授,在课堂实施中优化学生学习效果。

比如,在教学《黄河颂》一课时,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辅助创设情境以吸引学生有意注意。在教学备课时,教师可以通过网络资源搜集黄河壮丽的景色图片和录制好的动态视频,在课堂上通过多媒体播放背景音乐《黄河大合唱》中的第二乐章《黄河颂》,并幻灯片切换展示这些素材,让学生在视觉与听觉的刺激中被其壮观的景象所震撼,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激昂澎湃中导入新课。又如,在教学《藤野先生》一课时,教师也可以采用问题情境布置学习探究任务引导学生分成不同的学习小组进行沟通交流,在有效问题驱动中创设探究环境启发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在愉悦的自主探究问题的过程中分享自己的个性化看法,在问题情境中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以保证教学课堂的有效性。

四、基于言语实践,在仿写练习中实现读写有效结合

读写结合蕴含了语文教学的精华,是新课程改革标准中倡导的有效教学方式。阅读与写作作为语文教学的双翼,对学生语言运用能力提升有关键推促意义。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为了有效提升学生的言语实践能力,就要能够基于教材文本选编的文质兼美的经典文章,引导学生学习不同文章的表达技巧和篇章结构,在课堂仿写练习中让学生感受文本语言特色,在读写有效结合的过程中促进学生语文综合素养有效提升。

教师可以从文本分析中抓取写作点,从文章的写作结构到段落甚至关键句进行分析,比如,在学习《春》一课时,我先让学生总结文章出现的修辞手法,通过对比喻、拟人等句子的分析,让学生进行仿写。如 “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有的学生仿写:“天上的云彩像是鸟儿身上的羽毛,质轻而韧,随风飘扬。”还有的学生仿写:“柳树随风摇曳,像美丽婀娜的少女,在舞台中央轻轻舞蹈。”在这样的仿写训练中,增强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在后续的作业布置中,教师可以让学生扩宽视野,将关注点和练习点放在其他的季节中,这样,在习作练习中能有效提升学生的言语实践能力。除了关注文本的结构和表达特点外,教师还可以从教材文本拓展延伸,给学生推荐合适的课外读物,让学生在语文知识积累中掌握文章构篇结构、表达技巧和语言特点,丰富学生的写作素材,在积累与应用中提升学生的语用实践能力。

五、积极评价反思,在多元评价体系构建中鼓励学生进步

教学评价与反思都是语文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想进一步提升语文阅读课堂教学效率,实现学生综合素质和自身教学能力提升,教师就要能抓住契机对学生表现进行积极客观公正的评价,在课下认真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剖析学生的表现和自我应对教学的过程中不断学习和完善,调整教学策略,实现后续教学有效性。

比如,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中针对学生的发言进行鼓励和表扬,让学生获得信心和动力,更加投入到语文课堂教学中,还可以在教学课堂中开展合作探究教学,引导学生在发言过程中小组间互相评价,以此激励学生进步发展。比如在学习《中国石拱桥》一课时,为了让学生理解说明文准确性和科学性,教师可以让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针对课文中的相关知识进行深度探究,可以查阅资料也可以小组针对课文内容讨论交流,在这个过程中提升学生的言语表达能力,课堂上,教师可以让学生分成小组发言,其他小组认真倾听补充,并对每个小组的探究成果进行客观评价,以此激励学生积极性。课后,教师可以根据整节课教学进行自我反思,对成功处回顾整理,更要对不足之处进行深入剖析并找到解决之法,为日后教学实践提供参考。

综上所述,在初中语文阅读课堂中采取多种教学方法提升学生能力发展是新课程背景下核心素养理念的充分体现,也是学生能力发展的应然要求。在实践教学中,教师要能够从学生的既有认知经验着手,综合考虑学生的关键能力提升,整体把握文本教学探求多种教学方法拓展学生的语文思维,在循循善诱的教学探索中发挥教育智慧,从不同教学维度打造高效的语文阅读课堂,实现学生关键能力和核心品质的养成,促进教学有效进行。

参考文献:

[1]陈倩.提升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思路探讨[J].科技资讯,2017,15(24):139-140.

[2]吴振华.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策略探析[J].才智,2015(01):177-178.

[3]张寿山.如何提高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J].教育导刊,2010(07):79-81.

猜你喜欢

有效教学策略阅读课堂语文能力
巧施练笔,让写作之花绽放
不因人文失语言 要因语言悟人文
探析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课堂提问的有效策略
浅析生活化视界下的小学美术有效教学策略
浅论小学语文探究性学习的教学策略
当前初中数学课堂中教学评价问题及其优化措施
应用型本科人才语文能力培养策略研究
紧贴新课标,反向设计阅读课堂
高三生物课程第二轮复习的有效教学策略研究
新课程背景下初中数学有效教学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