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习作指导中的“三部曲”要义

2019-09-10李莹

学习与科普 2019年3期
关键词:习作指导三部曲小学语文

李莹

摘 要:习作在本质上是一种自由表达所见、所闻、所感的过程,习作行为与作品首先产生,而后我们才对其进行了学科或学术意义上的命名、分类与各类文体等的要点分析。在此习作之原理的背景下,在现阶段单纯技巧型的习作指导基础上,我们则应做出科学的、区分习作产生源头与习作借鉴二者的转变。本文便就在此转变需求下的小学语文习作指导包括谋篇布局、习作技巧和情感促动三方面在内的“三部曲”要义做出详细阐述。以期使学生的习作在具有一定外在形式的同时,合理借鉴习作的经验、真正复归习作的原本。

关键词:小学语文 习作指导 “三部曲”

在传统的小学语文习作指导中,教师往往专注于对某一个部分的讲解,即如“如何进行外貌描写”、“如何写景”等,而缺乏对习作所关涉到的系统要义的建构,从而使学生无法真正明晰何为习作,以及该当如何去以自己的想法为主体,灵活兼采技巧型要素,进行真正的创作与创新。在这里,我便从谋篇布局、习作技巧、情感促动此三方面要义出发进行系统指导。

1.谋篇布局——依据所写内容的习作结构与顺序的预先定位

对文本宏观的框架之习作结构与顺序的定位是在习作内容方向确定以后首需着手解决的问题,也即指向学生谋篇布局的能力,这是往常的小学语文习作指导所极易忽略的。在此,教师应根据学生的选题进行结合相关习作知识的指引,而非脱离习作实践的对单纯习作知识的讲解,因为这对于学生而言不仅是枯燥的,对其的吸收亦是低效的。

例如:在教材以《难忘的“第一次”》为主题的习作指导中,在让同学们去回顾自己的生活经历而选择出自己所想要写的某个第一次经历,如“第一次坐船”之后,我则先让其自己去思考自己想要如何去叙述。有一位同学则回答:“按照坐船前、坐船中、坐船后的顺序去写”,我在对此表示认可的同时,引道:“这的确是一种习作思路,我们称之为顺叙。但是习作构思可以有多种,且每一种皆有对应的习作效果与之对应”。接下来,我便利用多媒体结合文章实例向其列举了多类型的文本结构或习作顺序,如倒叙:《十六年前的回忆》:1927年4月28日,我永远忘不了那一天。那是我父亲的被难日,离现在已经十六年了......;再如插叙:《凡卡》:他想象着他爷爷康斯坦丁·玛卡里奇,好像爷爷就在眼前。爷爷是日发略维夫老爷家里的守夜人......。而后,我便引导同学们在顺叙之外尝试用倒叙等手法去重新构思文章思路,即如“先写‘现在的我看到大海、看到江河、看到池塘,甚至看到小小的水潭,都會猛地忆起我第一次坐船时看到的那摇曳而又磅礴的水的风采’”,而后再展开叙述。而后,我则让同学们去将此呈现出的效果与顺叙的习作效果相对比,以体会前者相对而言的独特性与艺术性。如此,同学们在逐步形成动笔前进行整体谋篇布局习惯的同时,其根据习作内容自主选择最佳习作思路的能力亦会得到提升。

2.习作技巧——针对平铺直叙惯性而力趋生动性的雕琢打量

在谋篇布局之后,便是具体的习作过程。在此,学生由于其相对局限的语言文字运用水平与描绘事物、表达情感的能力,而大多惯于以趋近口语的语言进行平铺直叙型的书写,因此其作品毫无韵味与文学艺术性。这便需要习作经验与技巧的介入,以使文本在充分表达意义的同时,达到文质兼美的效果。

例如:情感作为文本的灵魂而使得抒情成为习作指导中的重中之重。以上述《难忘的“第一次”》的主题习作为例,同学们抒发情感的方式大多是毫不加渲染的直接抒情,如“第一次坐船”下的“我好快乐啊”、“第一次得奖”下的“我真的好自豪”等。对此,我则向其引入了文学习作中的“直接抒情”之“并非空洞的呼喊,而亦应运用一定的表达方式与技巧,来达到充分表达且具感染力的目的”的真正含义,同时分别结合实例介绍了变换人称、运用修辞、直陈肺腑的具体策略。此外,在更具艺术性的间接抒情模块下,我则向其介绍了寓情于事,寓情于理、寓情于物、寓情于景的抒情技法。之后我便引导其针对此具体的《难忘的第一次》创作展开了尝试运用。如还在“第一次坐船”的习作指导中,一位同学在表达自己去初试坐船时的快乐激动心情时,写道:“我三步并作两步地蹦向岸边,在指导员的搀扶下小心翼翼地踏上船板,激动而不安分地坐在座位上”。此对一系列动作的叙述与对心情情绪的直白刻画并没有生出多少文学性与艺术感来,对此,我则教其引用间接抒情中“寓情于景”。即可以将描写画面定格在“蹦向岸边”的过程之上,而掘取周围的景色,赋予其同样的情感,如:“岸边的柳枝随风起舞,深草丛里的蛙奏响音乐,而那在阳光照耀下闪着粼粼金光的水域便是我将要启程去探索的新世界”。如此,艺术性与生动性便自然生出,同学们的习作技能亦便会随之提升。

3.情感促动——深度挖掘情感而自然生成技巧外的创新笔触

以反映某种现象或表达某种思想等为主体的习作行进过程实则始终以作者的情感体验为推动力,因为在尚未具有现今诸多可供借鉴的习作研究成果之前,所有的习作技巧与方式等皆为在作者的情感推动下自然生成。这是一种高于上述“习作技巧”的真正的习作境界,即没有刻意的渲染,只有伴随思想与情感的自然的表达。而助力学生达此境界的方式之一便是提升其思想力、情感感受力,亦即培育其对生活中人、事、物善于观察并深入思考的意识、习惯与能力。

例如:在教材设置的以“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心”为主题的习作课进行之前,我先让同学们在课下的学校、社会、家庭场所中去用心发现和观察其中表现爱的现象,并对其进行深入思考,得出某种对自己认知具有极大革新或补充意义的结论。在课上,一位同学分享说:“我每天晚上要睡觉时,妈妈都会帮我拉好窗帘,掩好杯子,而且怕我半夜口渴,在床头柜上总会放一个盛满水的保温杯。等一切就绪后,就会在我额头上轻轻一吻,说晚安。而直到昨天我去用心体会这些我以前总认为理所应当而毫无感觉的妈妈的举动时,我才想到为什么妈妈要对我这么好的问题。就因为我是妈妈的女儿吗?可是为什么妈妈没有这样爱护别的小孩?后来,我想清楚了,这就是母爱的无私,无条件、无理由,是世界上唯一没有功利性的最伟大的爱”。在此之后,我便让其去依据自己所产生的对母亲和母爱的情感动笔习作,于是,在她的文章里,便有诸如“母爱像是一股在我即将感到孤独、感到寒冷时及时涌入心底的一股暖流,让我始终能够安然而充满希望”等的句段。这便是由真实的、浓烈的情感和思想自然驱动的深富艺术性与感染力的表达。

谋篇布局、习作技巧与情感促动是真正科学性与能够促进习作持久性的习作要义,但依此进行习作指导之前,首先便应意识到习作是借鉴模仿与自主创造的结合。

参考文献:

【1】刘玲玲. 小学语文习作教学策略研究[D].渤海大学,2013.

【2】朱莲花. 小学习作能力培养与指导[J]. 课程教育研究,2017(40):73-74.

【3】陆佳. 小学高年级学生习作素养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7.

猜你喜欢

习作指导三部曲小学语文
谈基于学生本位的习作指导
低年级写话“三部曲”
链接课内外,实现读与写的无缝对接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
解析习作“精准知识”教学的肯綮
日杂志总结出轨者“三部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