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城乡规划管理中存在问题及建议
2019-09-10汪云凤
摘要:城乡规划管理作为一项协调城乡空间布局,改善人居环境,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行政管理工作,合理科学的城乡规划有助于促进城乡功能的完善和公共服务水平的提高,同时规划管理方面的新问题也不断涌现,出现了许多不合理现象。本文结合工作实情,浅谈当前城乡规划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关键词:城乡规划;管理;存在问题;建议
城乡规划工作是一项系统性、科学性,政策性和区域性很强的工作,通过规划合理地确定城乡的发展方向、规模和布局,协调各方面在发展中的关系,统筹安排各项建设工作。要建设好一个城市,必须有一个统一的、科学的城乡规划,并严格按照规划来进行建设。
一、城乡规划、建设、管理工作之间的关系
城乡规划对城乡发展有着决定性的影响,而城乡规划管理是规划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城乡规划能否顺利进行直接相关。城乡建设和管理工作应围绕城乡规划方案展开,建设工作是城乡规划和管理工作的具体实践。
二、城乡规划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城乡规划的不确定性
在城乡规划中,由于受宏观政策变化、上位规划调整或重大基础设施项目落地等因素,现行规划对城乡发展方向、用地规模以及人口规模等预测不到位,导致各项规划在不断调整完善过程中,设计单位对反复调整规划意见比较大,工作积极性差,部分规划一直未能调整完善上报审批通过。给规划管理工作带来了很多不确定因素及规划管理的被动,给项目落地和办理项目建设规划审批手续带来困难。
(二)城市新区规划缺乏风貌特色
当前很多城市在新城区的建设中,许多规划千篇一律,缺乏城乡特色、文化内涵和品位,往往会只侧重于其中一个部分,或只注重现代化的设计,丢失城市本身所具有的历史文化特色;或太过注重历史文化风貌的继承和打造,忽略现代化建筑风貌的特色塑造。
(三)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缺乏前瞻性
城市道路、电网以及排水系统等基础设施规划按照上位规划进行整体统筹规划,但由于受现实政府财政资金压力影响或者建设部门之间工作缺乏沟通和协调,导致出现重新开挖管网等重复修建等现象,严重影响市容市貌、以及市民日常生活。
(四)乡镇规划滞后,管理人员缺乏
由于很多乡镇对规划认识不足、意识落后,对乡镇规划编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加之缺乏资金支撑,多数乡镇规划编制处于滞后状态。另受体制影响,已配备的乡镇规划管理工作人员不足,对本职工作未开展有效管理。
(五)城乡规划管理工作者的素质良莠不齐
城鄉规划涉及经济、社会、工程技术等各个专业领域的知识,因此对城乡规划管理工作者的提出了高要求,由于受政府体制、人员编制等因素影响,造成城乡规划管理工作者素质良莠不齐,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规划的实施。
(六)公众参与感较弱
当前城乡规划基本上完全由政府承担,市民对城乡规划所知甚少,社会公众的参与感较低,抑制了城乡规划管理的发展。
三、城乡规划管理的建议
(一)维护规划严肃性权威性
城乡规划一经批准不得随意更改,各级部门必须切实维护规划的严肃性和权威性。对于因政策调整确需进行规划调整的,应及时启动规划修编工作,并按程序调整完善后上报审批执行。确因重点项目涉及规划调整变更的须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的相关要求,严格执行规划变更程序。同时,规划管理人员还要借助法律来维护城乡规划的权威性,工作中要严格按照法定程序,使得城乡规划审批工作的规范化和合法化。
(二)打造有特色的城市风貌
城市风貌是通过建筑风貌体现,在对新城区规划过程中,首先应了解城市整体的建筑风貌特色,城市新区的建筑风貌特征一是要包含城市所在地的自然环境特征,第二还要包含城市标志性形象的特征,第三应针对特定的空间结构上的要素,比如标志、廊道、节点等等,进行建筑风貌的规划,也就是说,将建筑整体风貌的规划落实到具体空间的地段当中,使其特色更加具体化。
(三)打造地下综合管廊系统,重视多部门协调
地下综合管廊共同沟建设避免由于敷设和维修地下管线频繁挖掘道路而对交通和居民出行造成影响和干扰,保持路容完整和美观,降低了路面多次翻修的费用和工程管线的维修费用。故城市地下综合管廊规划、建设工作势在必行。
另市政基础设施建设离不开各部门的共同努力,建议加强各部门的相互联动,加强各部门间的规划衔接,避免相互冲突,为市政基础设施项目审批、建设创造有利环境。
(四)加强乡镇规划管理工作
各级政府应高度重视乡镇规划,从相关费用中安排出资金用于乡镇规划,请有资质设计单位,结合当地实际,高标准、高品位编制乡镇规划。另加强对乡镇规划管理人员、乡干部进行培训,普及乡镇规划知识,为乡镇规划、建设、管理提供坚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五)不断提高规划管理人员素质,引入规划专家顾问咨询机制
城乡规划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离不开高素质的建设规划人才,建议定期组织管理人员接受专业培训,以及借鉴相关城乡的优秀管理工作事例和经验。同时,工作人员也要通过多渠道的学习方式来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与专业技术水平,为城乡的规划做出更好更高的贡献。
为提升城乡规划建设水平,建立科学、民主、公开的城乡规划决策机制,提高城乡规划质量和水平,可由政府聘请具有专业和实践经验的城乡规划建设领域的专家、教授为城乡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献计献策。
(六)加强公众互动和沟通,合理使用有效资源
除政府,市民也是城乡规划管理的责任主体,要对城乡的未来规划有所了解,发表自己对于规划的见解,为城乡规划发展献计献策,增强市民的参与感。在城乡规划编制、建设中,政府规划部门应做到信息公开透明,增强决策的民主性和科学性。
四、结语:
城乡规划为城乡的未来发展绘制了蓝图,而城乡规划的管理工作有助于推动规划和建设的有序进行。因此,在开展规划管理工作时,应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遵循科学发展观的理念而深化工作,健全和改进规划管理体系,保障城乡规划实施的顺畅性。
参考文献:
[1] 耿毓修.城乡规划管理[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17(4).
[2] 盛科荣,王海.城乡规划的弹性工作方法研究[J].重庆建筑大学学报,2017(01):22-23.
[3] 梁兆佳.城乡规划管理中的突出问题及对策研究[J].东方企业文化,2018(16):88-89.
个人简介:汪云凤,1985年5月,女,汉,云南省红河州开远市人,本科,工程师,研究方向:城乡规划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