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化德育:让优秀文化立德铸魂

2019-09-10伍清文陈燕专

少男少女·教育管理 2019年3期
关键词:优秀文化

伍清文 陈燕专

摘 要:在新时代视角下,番禺教育人在深厚的岭南校园文化建设基础上提出“文化德育”理念,基于优秀文化,用“1234推进策略”(即一个课程、两支队伍、三项评价、四类途径),致力赋予区域德育更丰富、更具广度和深度的教育内涵,实现了“三大突破”。番禺教育人走出了一条基于优秀文化推进区域德育工作发展的新路子,让番禺德育焕发出蓬勃向上的生命力。

关键词:文化德育;优秀文化;区域德育

番禺区是岭南文化、广东音乐的发源地之一,素有“文化之乡”的美誉。多年来,番禺区的德育工作在岭南文化的滋养下焕发出独特魅力。如今,站在新时代的视角下,锐意进取的番禺教育人不仅继续扎根岭南文化的厚土,更博众优秀文化之所长,提出“文化德育”这一理念,意在立足优秀文化,立德铸魂,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培养敢于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時代新人,走出区域德育创新发展的新路子,让番禺德育焕发出蓬勃向上的生命力。

一、文化德育提出的背景

(一)是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需要

实践证明,优秀文化是实现德育工作持续发展的源动力。文化作为学生道德成长的环境、空间,以其强劲的影响介入学生德育的内核,从多个视角制约学生道德成长的长度(道德的健全)、厚度(道德的力量)、高度(道德的境界),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道德成长。因此,用优秀文化引领能有效促进学生融入文化体验,激发文化自觉,增强文化自信,树立文化追求。基于优秀文化的德育工作,开辟了新时代立德树人的新途径。

(二)是培育中小学生文化自信的需要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强调:“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随着时代的发展,文化,尤其是优秀文化,在我国中小学德育中被赋予了坚定政治基础和夯实民族精魂的重大战略意义。番禺区在这个背景下提出“文化德育”,符合国家战略要求,也符合新时代学生成长的需要。

(三)是实现番禺德育新发展的需要

多年来,岭南优秀传统文化滋养着番禺德育,呈现出鲜明的岭南校园文化特色,也推动着番禺德育不断向前发展。如今,番禺教育人又以岭南优秀文化为基点,融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近代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以及世界优秀文化等,为番禺德育寻找新的生长点,助力番禺教育实现“上品教化升级版”的跨越发展。

二、“文化德育”的内涵及基本特性

(一)“文化德育”的内涵

“文化德育”是基于优秀文化的思想道德教育。它主张站在文化高度、遵循文化规律、运用文化方式,用优秀文化熏陶人,用时代内涵引领人,以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从而培养具有人文情怀、责任担当、优雅气质、乐观豁达的番禺现代公民。“文化德育”以学生发展为核心,以文化关怀作为前提,以文化化人、文化育德为抓手。

(二)“文化德育”的基本特性

1. 育德性。从目标上看,一切德育应回归教育的教化之本,文化德育亦是如此。文化德育借助于优秀文化,把德育主旨内化为学生的心智,外化于文明的品行、高雅的品位、健康的品性、优秀的品质和高尚的品格。文化德育的根本目的在于唤起行为主体意识觉醒、道德成长和行动自觉,从而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有文化之人”。

2. 文化性。从内容和形式上看,综合性是德育显著特点之一。它涉及伦理学、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科学等,在学校教育环境里,它存在于学校的一切教育活动中。课程即德育,教学即德育,活动即德育,管理即德育,环境即德育,每一个文化教育者就是德育工作者,每一个文化教育的过程也应是德育的过程,所有教育者共同担负着对学生进行科学精神、人文精神教育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的重任。

3. 立体性。文化德育是基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这些优秀文化根基的思想道德教育,它关注学生“中国心”“世界眼”和“现代思维”的三维德育目标发展,它注重根植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情怀,注重培养开放、兼收并蓄的眼光,注重现代学习水平、生活素养和能力的提升。因此,它是在我区岭南校园文化价值理念基础上的提升、延伸和扩展。

三、文化德育的实施策略

文化是有生命力的,基于优秀文化的德育也是一个持续、稳健的发展过程。番禺区主要运用“1234推进策略”,致力于赋予区域德育更丰富、更具广度和深度的教育内涵,使番禺教育呈现蓬勃旺盛的生长力。

(一)一个课程:让文明扎根生长

如何让文明落地生根?番禺区积极构建思想形态先进、主题内容丰富、框架结构系统、文化特色鲜明的文化德育课程。

在区级层面,组织编写了《番禺区文化德育教材》,共分小学低年段、小学高年段、初中、高中四册,每册5个单元,内容涉及番禺本土人文、民俗、建筑、艺术、名人等优秀文化元素和文化符号。教材将优秀文化放在十二年一贯制的视野去设计,形成学段纵向衔接、学科横向贯通、课内外深度融合且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和成长规律的德育实施体系。所选取的“优秀文化精髓”通过教材的使用,把番禺优秀文化的“精神种子”根植在学生的内心,从而滋长出民族情感和家国情怀。

在学校层面,积极推动学校建构基于优秀文化的校本德育课程。如星海中学基于人民音乐家冼星海的人文精神为核心的“星光计划”德育课程、石楼中学基于石楼镇莲花山地方民俗文化特色的“莲品文化”德育课程等。这些文化德育课程,以民族精神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华传统文化教育为引领,既揭示了文化蕴含的社会价值和文化精神,又融入了体现时代特征的德育内容,纵横贯通,德智融合,有效地落实了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二)两支队伍:为德育注入动力

一是德育队伍建设。番禺区大力建设“名德育干部工作室”和“名班主任工作室”, 推动省、市、区、镇、校五级工作室的建立和研究、培训及实践活动的开展,充分发挥示范、引领和辐射作用。共成立区名德育干部工作室6个,省、市、区级中小学名班主任工作室19个。编写《番禺区中小学德育工作手册》等共20余本德育工作指引,出版《爱心润泽,慧心化育》和《初中体悟式主题班会课》,开展《基于年级特点的初中主题教育实践研究》省级班主任课题研究等。开展班主任全员培训、新任班主任培训等,大力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与能力,调动骨干教师积极投入到文化德育工作中。

二是教师队伍建设。“文化德育”引导学校将德育研究重心从德育课程向课程德育转变,既要发挥德育课程的主阵地作用,又要发挥所有课程的育人功能,让每一位教师树立“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的意识和思想。强调进一步提升全体教师课程德育的意识和能力,明晰课程德育的科学内涵,促进德育与智育深度融合,实现德育目标、内容与方法的纵向衔接、横向贯通,创新课程德育的实施方法,真正实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推进德育任务。

(三)三项机制:促学校均衡发展

首先是评价机制。教育评价应当贯穿于教育过程的始终,重视对常规教育、日常教育的评价。外部环境上将教育部义务教育学校德育质量监测作为区域推进文化德育工作的“指挥棒”和“体检仪”。内部环境上重视“三评价”,一是将文化德育纳入每年一次的办学绩效评比,提高学校文化德育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确保工作落地、入心。二是开展每年一次优秀项目评比,将一批有推广价值、有广泛影响力、可供借鉴的文化德育经验与成果进行大力推广。三是开展常态文化德育视导,将《番禺区中小学文化德育工作评价方案》和《番禺区中小学文化德育工作评价指标细则》作为学校开展工作的指导,同时,以此为参照,加强对学校德育工作视导,帮助学校发现存在问题,破解发展难题,建立自我评价和可持续发展机制。

其次是联动机制。文化德育主张构建“大德育”网络,横向上建立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联动机制,从文化阵地、队伍建设、社会主力、教育渠道等多个维度,构建文化教育网络,全方位开展法治教育、文明守纪教育、道德情操培养、社会实践活动等。纵向上推进文化德育项目组——实验校——结对校之间的联动共建,发挥项目组与实验学校的传、帮、带作用,提升学校文化德育认识,优化文化德育手段,促进学校均衡持久发展。

第三是科研机制。文化德育关注科研“软实力”培养,以管理为“基础”,以队伍锤炼为“关键”,以课题研究为“突破口”,使优秀文化科研成为学校发展源动力、教师成长内驱力、学生成长生命力。

(四)四大途径:让文化立德铸魂

1. 人文德育途径

人文类德育通过开展各类节日、纪念日等人文性活动,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增强学生的民族自信,坚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念。如番禺区洛浦沙滘中学每年举办龙舟文化节,包括“游龙竞渡”“龙舟模型制作大赛”“粽出巧手”“龙舟文化灯谜”、龙舟操、龙舟知识竞赛等活动。通过这些校园文化活动,传递“同舟共济、击水中流”的龙舟文化精神,增强学生对学校、对家乡的归属感与集体荣誉感,并由此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与立志拼搏的精神。

2. 生活德育途径

生活德育提出德育应回归生活,应从生活逻辑出发,反映学生的整体生活。番禺区通过劳动教育、研学旅行、志愿服务以及学校仪式等方式,强化学生自我管理、社会责任等核心素养。如番禺区东怡小学开展的“怡行番禺”研学旅行,学生们在感知番禺文化的博大精深的同时,加深了区域文化的认同感,培养了爱番禺、爱祖国的情怀和家国情怀与责任担当意识。

3. 风雅德育途径

风雅德育专注于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积极人生观念、良好审美情趣和高尚道德情操的培養,通过文学、艺术、体育、科技等文化内容的学习与实践,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使学生追求高雅的生活。如番禺区沙湾镇西村育才小学以校园内的一座古祠堂为训练基地,成立了广东音乐民乐队,他们演绎了《赛龙夺锦》《雨打芭蕉》等名曲。这是他们获得人生真知的最好的“文化课堂”。

4. 幸福德育途径

幸福德育主张以提升学生积极人格品质为价值取向,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主要通过生涯规划、心理健康教育、生命教育等德育活动,培养学生积极、乐观、进取、豁达的良好人格素养。如番禺区石楼二中创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方式,大力开展“我是演讲家”系列活动。学生在演讲中深刻诠释自己的见解和认识,更加深入地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将之转化为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

四、文化德育的实践价值

(一)德育目标向立体化突破

文化的多样性使番禺德育将各优秀文化兼收并蓄,其过程不只是从中华传统文化中汲取优秀文化精髓,也重视以更开放和包容的姿态从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乃至世界优秀文化中汲取文化营养。如番禺区南村镇南华小学在开展中华文明教育活动中,引导学生在《约于礼》课程中了解和体验中西礼仪的异同,学生不仅习得了传统的文明礼仪,也拓宽了自己的国际视野,在“博古”交流中不断“开新”,变宽变远。

(二)德育实施向全员化突破

文化的发展性让番禺德育将学校内部,学校、家庭和社会联成一个开放的系统,将德育教师队伍扩大至全体学科教师和社会各界人士,着力构建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大德育”体系。如番禺区沙湾镇沙坑村实验小学,在实施“弘义”文化德育的过程中,将“弘义”文化融入各学科教学中去,各学科齐头并进,将沙湾文化、龙狮历史等与学科学习有机结合起来,学生既了解了岭南文化,涵养了现代人气质,又开拓了学校文化育人的新途径。

(三)德育途径向多元化突破

文化的人本性使番禺德育更关注人的多元发展和全面发展。基于区域发展和人本需求,文化德育从“六个优化”(即课程、活动、队伍、机制、氛围、共育)落实,以人文德育、生活德育、风雅德育和幸福德育为主要途径,培养学生成为具有人文情怀、责任担当、优雅气质、乐观豁达的番禺现代公民。

在2018年广州市第五届中小学德育创新成果评选中,番禺区两个成果《基于优秀文化推进区域德育创新发展的探索与实践》《番禺幸福教育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均获得一等奖。区域内学校德育“各美其美”,如市桥北城小学的“雅秀慧教育”、石碁镇前锋小学的“诗意教育”、化龙中学的“孔子文化”、广州大学附属小学的“知行文化”等等,不仅成为凝聚师生力量的“文化纽带”,而且还为培养具有人文情怀、责任担当、优雅气质、乐观豁达的现代公民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实现了教育“双赢”。

参考文献:

[1]金琪.中和育人——浸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德育探索[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7.

[2]赵国忠.如何创建特色学校[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2.

[3]潘永庆,孙文彬,路吉民.多元评价:创新教育的有效机制[M]. 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5.

猜你喜欢

优秀文化
《文化塑造人生》框题教材分析与研究
中国传统优秀文化在罪犯心理矫治中的价值与应用
高校思政教育运用传统文化的对策研究
让学生从语文学习中吸收优秀文化促进身心健康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教育研究
试论如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阅读教学中优秀文化传统的渗透研究
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的社会职责及作用分析
坚持群众路线 改进高校机关作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