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化塑造人生》框题教材分析与研究

2018-04-24张万泽

报刊荟萃(上) 2018年3期
关键词:优秀文化精神世界精神力量

摘 要:《文化塑造人生》是人教版高中思想政治必修三《文化生活》第一单元第二课第二框的内容。通过对其从课程标准解读、内容的结构和作用、教学重难点把握、相关社会热点分析与教材呈现方式评析及建议五个方面的分析研究,力图加深教师对本框内容的理解和把握,以便在实践中更好地实施教学。

关键词:优秀文化;精神世界;精神力量;全面发展

一、本框题的课程内容目标分析

本框题是高中《文化生活》第一单元第二课第二框,课程标准关于本框题的要求如下:

内容目标 提示与建议

一、文化与生活

赏析优秀文化产品,感悟积极向上的文化生活对于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的意义,确信其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作用。 讲座:某一文化作品的鉴赏或解读。

请学生推荐自己所钟爱的文化作品,并说明理由,分享积极向上的文化体验。

辩论:以“网吧文化的两面性”为主题。讨论:“物质富有,精神贫困”;“物质贫困,精神富有”;“物质、精神都富有”。

从课标可以看出,“赏析”“感悟”和“确信”表达过程性目标的涵义。首先,“赏析优秀文化产品”对课程内容和课程开展方式提出要求,要在本课中呈现多种优秀文化产品。其次,“感悟……”说明本框关注引起学生对优秀文化的感性认识,并将“文化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这一认识内化于心。此外,“确信……”则对学生提出更高的要求:学生领悟到优秀文化能够促进人全面发展的同时,更能将其融入到价值观之中。最后,右栏“提示与建议”所列举的活动,不仅契合学生的生活,而且促进学生进一步理解和领悟本框内容。

根据课程标准,结合学生现有的知识基础、认识能力及道德发展水平,本人认为本框教学的所要达成的三维目标如下:①知识目标:掌握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②能力目标:能够自觉接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等优秀文化的影响,不断丰富自身精神世界,增强精神力量,促进自身全面发展。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增进学生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认同,树立主动弘扬优秀文化的正确价值观。

二、本框题内容的结构和作用

从“单元”的角度,第一单元“文化与生活”从生活出发,阐述了文化的内涵、文化对于社会和个人的影响。为后三单元深入探讨“文化传承与创新”、“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以及“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作了良好的铺垫,四个部分共同构成了全书的完整体系。

从“课”的角度,第一单元共有两课,第一课“文化与社会”主要以社会发展的视角,阐述了文化的含义,以及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第二课“文化对人的影响”从人发展的视角,阐述了文化影响的特点,揭示出文化与人成长的关系。两课分别从宏观社会和微观个人的角度构成了一个完整的体系。

从“目”的角度,本框主要阐述优秀文化对人的作用。第一目“丰富精神世界”是作用之一,其中“探究与共享”和文化名人体现了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并引导学生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在丰富人们精神世界的地位和作用。第二目“增强精神力量”也是作用之一,通过相关链接以及“探究与共享”,阐述了优秀文化能够增强人的精神力量,并促进学生对于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的理解。第三目“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说明了社会发展与人全面发展的关系,并对人全面发展的表现作出解释,强调了优秀文化在人全面发展中的作用。

三、本框题的重点与难点

基于上述内容中对于新课标和本框内容结构与作用的分析,结合当今新时代的特点,同时意识到社会发展对于青少年素质全面提升的要求,本人认为本框的教学重点为: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理由:从学科知识系统而言,由此三点组成的“文化对人的作用”与“文化对人的影响特点”构建了第二课的完整体系。从文化教育功能而言,理解这一重点能够影响学生的态度行为,能够引导学生主动接受优秀文化,促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的转变。

本框的教学难点是:优秀文化能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理由:首先,“人的全面发展”概念本身具有复杂性。“人的全面发展”具有主客观的双重性,“在主观上,人总是倾向于不断追求尽可能的全面发展;在客观上,随着社会的进步,社会也不断要求人的全面发展。”所以,在这里应当突出人在全面发展的过程中对于优秀文化的主动接受。此外,“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现实存在一定差距,需要揭示出全面发展的现实合理性。大工业生产社会不仅对“人的全面发展”提出了客观要求,也提供了现实可能。原因在于“个人的全面性不是想象的或设想的全面性,而是他的现实关系和观念关系的全面胜”,工业社会在个人与社会间建立了更为普遍的联系,而优秀的文化作品也是联系之一。最后,应当指出“全面发展并不是指平均发展和人的发展的一律化,更不是指所有个人的发展都必须遵从一个相同的模式”。全面发展蕴含着“个性自由发展”的可能,它为个性發展提供了基础,个性发展也为全面发展提供动力,应当注意到全面与个性的相互关系。

四、与本框题相关社会热点分析

社会热点:央视大型文化探索类节目《国家宝藏》播出以来,引发热议,收获好评无数。《千里江山图》展现的是国家锦绣江山的秀美与万古传承,清乾隆各种釉彩大瓶是一种对国家精美工艺的认可,越王勾践剑是中华兵器文化代表,8000岁骨笛和曾侯乙编钟是中华音乐文化代表……类似这样具有家国观念的文物故事汇聚成了节目的主旋律,挖掘出民族精神和深度。

对热点的分析:节目《国家宝藏》是优秀文化作品之一。节目中所展现的各种文物不仅展现了精美的工艺,也承载着厚重的文化内涵,其种类丰富多样,是对“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的良好体现;此外,节目中试图挖掘民族精神和文化深度,极大地激发了观众的爱国情怀和民族自信,可见“优秀文化能够增强人的精神力量”;最后,个性发展也是全面发展的题中之义,本节目能够提高观众审美能力,启发青少年对于文学、绘画、手工艺等的兴趣,这体现了“优秀文化能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五、本框题呈现方式和活动栏目的评析与建议

(一)呈现方式和活动栏目

(1)第一目:第一部分“探究与共享”列举了诗句,以及鲁迅、曹禺等人的名著,引发学生关于文化作用的思考,随后插入巴金以及雪莱的名言,反映了优秀文化丰富人精神世界的作用。第二部分“探究与共享”通过四幅图片说明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在丰富我国人民的精神世界方面的作用。

(2)第二目:首先,“相关链接”通过介绍法国国歌《马赛曲》来体现“优秀文化能够增强人的精神力量”。其次,“探究与共享”中列举的《国际歌》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也体现了本框的主题。最后,在“探究共享”中展示“铁人精神”相关事迹,体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实践中所创造的优秀文化中的强大精神力量。

(3)第三目:第一部分中“探究与共享”通过赣南某个小山庄的婚俗的变化情况体现出“社会发展促进人的前面发展”。第二部分中 “专家点评”反映了我国人民在当今时代,物质生活基本满足后对于精神文化生活的关注,突出社会发展与优秀文化对于人的全面发展的促进作用。

(二)评析与建议

(1)素材选取类型较为单一。第一目集中为优秀文学作品,不符合课本中关于文化活动的列举:“文学欣赏、音乐欣赏、绘画欣赏、文物欣赏等”。第二目选取的素材集中为歌曲,对于“优秀文化”的展现不够全面。在实际教学中此处需要教师分别添加不同类型的素材。建议将第一目“探究与共享”中的名著列举改为音乐或影视作品,将第二目中的《马赛曲》改为文学作品的节选,例如《少年中国说》等。

(2)设问缺乏思考性。第一目中针对诗句的设问是:“你认为,这些语句为什么能够代代相传?”本人认为其对于“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的导入作用不明显。该设问易引发学生的发散思考,对于“丰富精神世界”这一结论没有明确指向性。建议将其改为“深情朗诵,并谈谈这些诗句分别体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怀?”这样提问能引导学生思考不同诗句的不同精神内涵。第二目“探究与共享”中的设问:“联系当时的背景,从‘铁人王进喜的豪言壮语中,你能感受到精神的力量吗?”本人认为这一问题过于直白,不能引起深度思考。建议改为“‘铁人精神是如何展现其力量的?除此之外,你是否还了解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其他精神?”这样提问或可促进学生对“优秀文化增强人的精神力量”的深入理解,并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相结合。

(3)第三目中材料的选取与呈现方式是比较完备的,不足之处在于:“探究与共享”和“专家点评”都侧重于社会发展对于人的全面发展的促进作用,这对于展现“社会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的关系”来说是片面的,没有体现人的全面发展对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建议在“专家点评”环节增加关于“人的全面发展促进社会发展”的内容,以充分体现其相互作用。

參考文献:

[1]教育部.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M].北京:人教育出版社,2013.

[2]教育部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编写组.思想政治(3必修)文化生活[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

[3]谢树平.思想政治课程及其资源开发研究[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11.

[4]扈中平.人的全面发展内涵新析[M].教育研究,2005年第5期.

作者简介:张万泽(1997—),男,汉族,河北唐山人,本科。

猜你喜欢

优秀文化精神世界精神力量
平静
让学生从语文学习中吸收优秀文化促进身心健康
故宫乾隆花园的建筑艺术特征
关于当代绘画艺术语言的相关研究
解读《我是如何学会驾驶的》中男主人公的恋童癖倾向
从传统文化中汲取实现中国梦的精神力量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教育研究
书香阅读 心灵成长
民俗与信仰:探访夯卡苗民的精神世界
阅读教学中优秀文化传统的渗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