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问题导学模式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应用

2019-09-10张玉琳

家长·中 2019年3期
关键词:导学解决问题法治

张玉琳

问题导学模式的优势体现在其从分析到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能不断扩充知识储备,提高学习能力,并拥有了平等的表达自我的机会,有效提升了学习积极性。本文基于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特点,对问题导学模式的应用做简要分析。

一、问题导学模式特征

任何教学都具有目的性,问题导学模式首先是提问主体的目的性,教师和学生都可以是提问的主体,教师所提出的问题需要经过课前的精心设计和反复推敲,最后确保能够对学生的发展起促进作用。而学生的疑问是具有生成性和临时性的,随着教学的不断发展,学生的认知也会产生一定变化,在不同阶段会有不同特征的问题。例如,在《诚实守信》一课中设计问题,就要贴近“诚信”这一主题,可以问一问学生,“你在生活中都会遇到哪些与诚信相悖的现象?”“如果这些现象多的话,会造成怎样的影响?”“我们怎样才能做到诚信?”等等,设置问题不仅要具有目的性和针对性,还要有一定指向性。

二、问题导学模式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实施

(一)充分挖掘教材,创设问题情境

教材是教学开展的主要资源基础,既作为教师的教学材料,也是学生的学习依据。教材的编排遵循并符合学生的发展特点以及知识诉求,关注学生在成长过程中的体验,体现着社会生活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有利于引导学生在已有认知基础上建构新知,也有利于教师组织教学。教师应善于利用教材中的内容创设问题情境,如在“善用法律”的内容中有一则材料说的是:某学生从超市出来后,报警器响个不停,于是保安就强迫这位同学脱下衣服接受检查,然而并没有发现任何物品。事后经查,是因为小华的母亲曾在这家超市给他买过一双运动鞋,超市的消磁器未能消磁,导致报警器鸣响。问题:你对此事的看法如何?如果你是这位同学,你应当如何为自己讨回公道?这是有可能真实发生在我们生活中的现象,通过探究交流,使学生认识到法律存在的意义和必要性,并学会如何运用法律来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二)借助多媒体创设问题情境

利用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能够增强教学的趣味性,使其能够更加直观地反映教学内容,如通过在教学过程中引入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的方式,将学生带着问题快速地进入教学情境之中,使其注意力有效集中在课堂教学中。如在《责任与角色同在》一课中,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了解除了自己要对自己负责之外,还要了解这个世界上有很多人都在为我们的生活负责。如父母为我们提供的生活条件;教师的谆谆教诲;环卫工人为城市的环境清洁做出的贡献;警察在保护着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不受侵犯……向同学出示这些不同职业的图片,引发学生思考:社会生活中都有哪些人在为我们的生活负责,我们应该如何回馈他们?利用多媒体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认识到有些人虽然离我们很远,但没有他们的付出,我们的生活可能就会失去很多幸福,要心怀感恩,在享受他人带来便利的同时,主动关心身边的人。

(三)联系史实创设问题情境

历史是已经发生的事,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中借助史实来创设问题情境更能够引发学生的认同感。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将历史长河中浩如烟海的名人事迹应用到教学中,可以使课堂教学更加丰富多彩。如在《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一课中,教师可以找来红军长征时期的历史纪录片或相关影视资料,加上教师自己的口头讲解使学生了解和感受长征精神。并提出问题:红军的长征精神有什么地方值得我们学习?引发学生思考。学生结合自身所学历史知识,联系课外书籍资源,了解长征时期的历史,对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应无比珍惜。

(四)联系生活实际创设问题情境

理论联系实际是教学需要遵循的主要原则。道德与法治课程始终应该关注学生的成长,强调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情感体验,从而促进其道德品质与法治意识的提高,培养其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例如,在《诚实守信》一课中,教师在讲到诚信对于企业的重要性时可以采用正反案例对比的方法,让学生评价反例中公司的行为,并且提出问题:两家公司在经营理念上有何不同?结合案例谈谈企业诚信经营的意义。

(五)在学生已有知识基础之上创设问题情境

学生已有的认知经验与其是否能够吸收新的信息,都和学生自身的认知结构有直接关系。教师应将新知的教学充分建立在学生的已有认知基础之上,引导学生打破自身认识局限,主动寻求更高层次的发展。例如,在《树立总体国家安全观》一课中,其中涉及的材料距离学生接触的生活实际较远,需要教师调动学生的历史知识,引导其理解并产生维护国家安全的共识。

三、引导学生高效分析和解决问题

(一)自主分析解决问题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自主分析并解决问题。分析是解决的基础,首先要保证对问题有一个正确的认识,这样才能够找准方向,从而提升问题解决的效率。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是否进行独立思考,如果在分析过程中长时间找不准关键点,教师要予以及时引导。

(二)小组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小组合作学习是当下教学中常见的一种教学模式,小组内的组员合理分工,集思广益,在合作过程中相互交流、相互学习,实现优势互补,提高问题的解决效率。小组合作学习也可以分为组内合作和组间合作,组内合作指的是将学生分为固定小组,在问题分析和讨论交流的过程中,合理分配任务,每個人都能够积极发表自己的意见和建议,一个人在表达结束后,组内的其他成员可以进行补充和总结,促使问题迎刃而解。组间合作指的是各个小组之间的互助探究,一个小组解决不了的问题可以交给别的小组进行探究,收纳多种想法,多个意见。

(三)师生互动分析解决问题

教师引导学生解决问题能够使解决过程更加顺畅,还能够有效地节约课堂教学时间,提高效率。教师首先创设一个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只有使学生感受到师生之间的平等才能够敞开心扉更好地交流。在交流过程中,教师也要以鼓励为主,提升学生的学习自信心。

综上,相比于解决问题,提出问题显得更有意义。无论在哪一门课程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问题解决能力都是关注学生全面发展的体现,这也与新课程的教学理念相符合,教师应重视并不断探索改进问题导学模式的新途径,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

(责编  孟 飞)

猜你喜欢

导学解决问题法治
浅谈列方程解决问题
走实“1+6法治同行”党建之路
法治护航杭州亚运会、亚残运会
“解决问题的策略:一一列举”教学实录与反思
新时代道德与法治教师法治素养的培育
“一例多境”培育初中生法治意识
两只想打架的熊
我是小导游
智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