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数学核心素养构建有效的初中课堂

2019-09-10姚杰

家长·中 2019年3期
关键词:建模核心素养

姚杰

数学是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抽象学科,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传统教学中教师主导以理论知识灌输为主的课堂已经无法满足当下学生的学习需求,教学手段的变革势在必行。因此,教师在教学中以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为出发点,在教学中转变思想,采用多种方式开展有序教学,实现数学教学质量和学生关键能力与思维品质的提升是素质教育理念的充分体现。

数学作为初中阶段的基础学科之一,对学生整体能力的发展有重要作用。本文基于我多年的实践经验,提出以下多种教学手段实施丰富课堂表现形式,实现初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一、深入研读教材,丰富学生知识体系

数学的知识能力是数学核心素养的基本要素,也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必须掌握的基本内容。数学教材中涉及的知识看似简单,实则非常有必要让学生掌握,这是学生拓展知识、教师开展有效教学的载体,也是数学核心素养目标落实的基石。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精心研读教材内容,在构建数学知识体系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

针对初中数学的教材构建,教师要能在备课时反复研读,从宏观上把握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比如,针对《一元一次方程》一章知识,教师能够在备课时从学情和具体教材内容入手制定具体可行的三维教学目标:归纳一元一次方程概念,掌握其特征,能从现实情境中提炼出等量关系;培养学生建立方程模型分析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抽象概括能力;强化学生知识与生活之间的实际联系。在课堂上教师以实际问题情境贯穿始终,讨论方程的解法,针对物理、几何、经济等多个领域的问题进行案例探究,让学生在探究中获得知识,在讨论中深化认识,在归纳练习中掌握数学思想。这样,以教材为基石,以目标为引领,在课堂上针对目标开展教学,丰富学生的知识体系构建,有利于推动初中数学课堂的有效性。

二、优化教学过程,锻炼学生数学思维

数学思维能力是核心素养的重要体现,作为一门抽象性和逻辑性较强的学科,学生数学思维品质的完善对学生的数学学习效果会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教师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要在挖掘教材中核心素养因素的前提下创新多种教学形式优化教学过程,在教学过程的完善中锻炼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比如,在教学“几何”知识中《三角形全等的判定》一课时,教师可以通过复习旧知导入新课,让学生在复习全等三角形概念和性质的基础上学习判定定理,这是开展新课的基础前提。在引导学生探索判定定理时,教师通过开展小组合作探究的教学形式,通过多媒体辅助提出问题任务让学生自主探究,利用“几何画板”动手操作,在经历观察、推理、实验、交流的教学活动中最终解决问题,在体验过程中实现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推理能力的提升。同时,教师在探究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利用分类思想解决问题,在分类与转化思想的引导下解决问题能使复杂问题明确化、简单化,对学生整体思维能力的发展有重要的推促作用。又如,在教学《轴对称》一课时,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辅助展示生动形象的图片,让学生在直观观察中感受数学与生活之间的紧密联系,在探索轴对称的特征和性质时,可以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在动手操作中感知知识本质。在有效的教学推动中实现学生思维的快速发展。

三、渗透数学思想,培养学生关键能力

数学思想的渗透与感悟是数学学科的灵魂所在,它不仅是数学教学设计的依据,也是学生确立解题思路的指南,对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有关键的推促作用。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挖掘数学思想,有意识、有目的地在课堂授课中渗透,在提升学生思维品质的同时,为学生后期的持续学习发展奠定基础。

以数学建模思想为例,众多周知,数学建模包括方程建模、不等式建模、函数建模及几何建模等多种方式。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能够运用不同的教学形式让学生积极投入数学建模过程中,让学生捕捉变量与变量之间的关系,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实现思维能力的提升。以《二次函数在生活中的应用》教学为例,教师可以通过创设生活化情境,让学生找出情境中涉及的数量关系,如小莎代表学校参加铅球比赛,已知铅球运行路线是一条抛物线,铅球出手的高度是[53]米,铅球最高处离地面3米,这时距离出手时的水平距离是4米。你能推测出小莎这次的铅球成绩吗?在这道题目中,不仅涉及了建模思想,还有数形结合思想、方程相互转化思想,教师要能够在指导解题过程中将此渗透到思路引导中,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四、完善练习方式,实现知识迁移应用

习题练习是学生在掌握一定的基础理论知识后对知识的二次巩固复习,通过完善习题练习方式,让学生在查漏补缺中感悟知识之間的内在联系,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加深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通过精心设计有效的习题,不仅能让学生在举一反三中实现知识的迁移应用,还能检测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完善教学,实现学生能力的全面提升。比如,在教学《数据的收集和整理》时,教师可以通过课外活动实践的方式,在课堂上给学生讲授理论知识后,布置小组探究作业让学生用随机抽样调查的方式,收集相关信息并制图分析统计,在数据整理统计中对整个数据搜集整理的整套流程有所了解,根据自己小组调查的主题情况,学生可以在小组内设计问题,教师根据上交的成果进一步完善后分发给学生解题。在这个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理念。又如,在教学《整式的乘法与因式分解》时,教师可以从多个渠道搜集整理相关的习题让学生进行练习,试卷结构中将题目按梯度设定不同的难度,让学生在练习中掌握运算法则,并要能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举一反三,掌握一类习题的解题方法。

总而言之,新时期背景下,在数学核心素养理念的倡导数学课堂的有效教学是初中数学教师教学工作的重中之重,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学生对课本表层知识的了解掌握并非数学能力的体现,重要的是数学思想的养成以及核心素养的形成。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将核心素养作为主要的指导方向,在教学中灵活创新多种教学形式,让学生在把握数学知识的前提下实现能力的提升。

(责编  侯 芳)

猜你喜欢

建模核心素养
物理建模在教与学实践中的应用
抓住本质重理解基于素养活应用
在经历中发现在探究中建模
思维建模在连续型随机变量中的应用
多思少箅彰显素养
求距求值方程建模
一节践行核心素养的数学拓展课
一图GET“党务公开”核心点
追本溯源提升素养
以问题为核心上好初中几何复习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