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道德与法治教育灌输性与启发性相统一探析

2019-09-10张胜礼

大众科学·上旬 2019年3期
关键词:探究分析教育方法道德与法治

张胜礼

摘 要: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是培养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课程,这门课程要取得好的教育效果,方法特别重要。本文从灌输性教育的含义和弊端,道德与法治课教育为什么要灌输性,哪些内容采用灌输性,灌输性和启发性如何统一进行探析。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灌输性与启发性;教育方法;探究分析

总书记非常重视思想政治教育,于2019年3月18日上午在京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是当前和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导思想、原则和方法。在“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要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这部分讲了八个“统一”,其中第七个“要坚持灌输性和启发性相统一”,想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灌输式在普通教育中早已经不提倡

灌输式教育,是指启发式教育的对称,亦称注入式教育。原指在社会教育中,不顾学生学习认识过程客观规律和他们的理解能力以及知识水平,把现成的知识结论灌输给学生,主观地决定教学进程,并强迫学生呆读死记的教育方式。随着科学文明的发展,在普通教育中已不提倡。

灌输式教育存在以下弊端:灌输式教育的效果不牢固性,灌输式教育手段相对落后性,灌输教学非常片面,灌输方法具有强制性,灌输形式相对教条化,灌輸的内容单一化,灌输式教育具有不文明不科学性,灌输性教育具有教育者和被教育者的不平等性,灌输性缺乏实践性和体验性,灌输性不具有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氛围。

二、灌输性教育存在于思政课的理由

如前所述“灌输式在普通教育中已不提倡”,为什么在思政课教学中“要坚持灌输性”呢?只能说明一个问题——思政课不是普通课程和普通教育,是一门十分重要的课。对个人的成长和发展来讲,思政课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养成良好品质和习惯,并能自然融入到日常生活中,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重要课程。

对党和国家来讲,立德树人关系党的事业后继有人,关系国家前途命运。 不管什么时候,为党育人的初心不能忘,为国育才的立场不能改。坚持教育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这是党和国家育人的根本目的所在。

以上这些思想观念和行为习惯很难自觉形成,必须进行引导和灌输才能够逐步形成。正如刚出生的婴儿不会吸奶,母亲总是无数次的把奶嘴塞进婴儿的小嘴里,渐渐就会吸了;又如婴儿生下来不会叫爸爸妈妈,而我们老是无数次的教他喊爸爸-妈妈,后来就会了呢。这个“无数次”的行为实质上就是灌输。从这个意义上讲,没有灌输就没有人。思政课如果不灌输,就培养不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三、道德与法治教育灌输的内容

首先,我们必须要求每一个学生认真学习《道德与法治》这门课程,要喜欢这门课程、热爱这门课程,把思政课作为自己终身学习和终身受用的必修课,也是立德树人的必修课。

其次,要向学生讲清楚讲明白学习这门课程的意义,是思想性理论性很强的课程,是为人生把航定向的课程,是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课程。

第三,要向学生介绍思政课的课程体系,这门课程小学要学、初中要学、高中要学、大学要学,参加工作后也要学,一辈子都要学。即大学阶段重在增强使命担当,引导学生矢志不渝听党话跟党走,争做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高中阶段重在提升政治素养,引导学生衷心拥护党的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形成做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政治认同。初中阶段重在打牢思想基础,引导学生把党、祖国、人民装在心中,强化做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思想意识。小学阶段重在启蒙道德情感,引导学生形成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爱人民、爱集体的情感,具有做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美好愿望。这样,学生在学习这门课程脉络清楚,不断向上一个层次迈进的渴求,不断激发学生对这门课程的兴趣,由强迫学习到自觉学习。

第四,初中道德与法治灌输的必备内容,如珍爱生命、孝敬父母,尊敬老师、爱护同学,社会主义民主和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宪法的地位和作用,国家认同、家国情怀,世界眼光、人类命运共同体,祖国统一、民族团结,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等等。这些是必须向初中学生灌输的,没有选择和不用商量。

四、道德与法治教育坚持灌输性和启发性相统一

浇花浇根,育人育心。思政课教学,本质上是意识形态教育。思政课教学所希望学生确立的内容不可能自发生成和自主选择,因此思政课教学内容有必要坚持灌输性,“灌输”在思政课教学中任何时候既不输理也不过时。思政课学习过程也需要灌输,有些内容在学习的过程中,能理解的也要接受,一时不能理解的也要接受。有的政治理论和政治思想当时很难理解,到一定时候自然就能理解了,或许有的政治思想理论一辈子也不能理解,只要照着做就行了。当然,坚持灌输性,绝不意味着强塞硬灌。与之相反,思政课教学要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注重启发性教育,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思考问题,积极参与教学讨论与互动,引导学生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教会学生正确的思维方法,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在不断启发中让学生水到渠成得出结论,才能让科学理论春风化雨、滋润心灵,提高学生掌握和运用科学理论的能力。养成学生自主学习、通过动手动脑获取知识,不能简单粗暴地做判断、下结论,而是要在灌输与启发的辩证统一中努力做到以理服人、以情感人,循循善诱、情理交融、入脑入心。

育才造士,为国之本。 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最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灌”和“输”具有相反意义的词,道德与法治课应该是先“灌”后“输”或者边“灌”边“输”,“灌”是不断加入,“输”是保持畅通,“灌”和“输”辩证统一。中国传统教育的灌输性往往是严字当头和满满的爱出发,对自己最疼爱最有希望的人采取的教育。诺贝尔奖获得者、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教授指出,中国传统的灌输式教育并非一无是处,美国的启发式教育也非一好百好,两种教育方法应该取长补短,发挥各自优点,才有利于年轻人的成长。他指出,中国传统教育注重灌输式,美国教育注重启发式,这两种教育方法孰优孰劣,不应抽象地、而应具体地回答,要看在现有的情形下,哪个更好。他认为,在中国现有状况下,对于绝大多数年轻人,中国式教育更好,因为它可以使50%—80%的人中规中矩地学到很多知识和技能,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这对他们自己、对社会都有好处。而在美国则比较放任,50%-80%的年轻人常常念得乱七八糟,难以成才。据此,思政课教育我们还是应该采用自己的教育方式,一定能培养好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参考文献

[1]习近平2019年3月18日上午在京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

[2]2019年8月14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

[3]白显良《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方法论》(2019年04月19日《光明日报》).

[4]杨振宁谈教育《灌输式未必不好 启发式未必全好》.

猜你喜欢

探究分析教育方法道德与法治
苏教·中图版《道德与法治》小学低年级教材解读
基于整合高校礼仪教育与道德教育的思考分析
网络媒体下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探究
基于年级差异化提升高职院校学生创新能力的路径探析
小学体育教学中审美教育初探
浅谈小学班主任工作
金工实习教育对工科院校创客教育影响分析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研究
中小学推出《道德与法治》课程
新医改环境下医药企业财务管理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