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自闭症孩子视角的小科技

2019-09-10王淑一

大众科学·上旬 2019年3期
关键词:自闭症儿童情绪管理

王淑一

摘 要:科学主要是和未知的领域打交道,其进展,尤其是重大的突破,是难以预料的;技术是在相对成熟的领域内工作,可以做比较准确的规划。然而对于特殊孩子特别是自闭症儿童来说对世界的认知仅限于自己的世界,科技对他们来说是非常遥远的。如何让自闭症孩子理解科技,我们现在正在尝试以小科技课程介入的方式进行引导和教学。

关键词:小科技;实践制作;自闭症儿童;情绪管理

人们习惯于把科学和技术连在一起,统称为科学技术,简称科技。实际二者既有密切联系,又有重要区别。科学解决理论问题,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科学要解决的问题,是发现自然界中确凿的事实与现象之间的关系,并建立理论把事实与现象联系起来;技术的任务则是把科学的成果应用到实际问题中去。科学主要是和未知的领域打交道,其进展,尤其是重大的突破,是难以预料的;技术是在相对成熟的领域内工作,可以做比较准确的规划。然而对于特殊孩子特别是自闭症儿童来说对世界的认知仅限于自己的世界,科技对他们来说是非常遥远的。如何让自闭症孩子理解科技,我们现在正在尝试以小科技课程介入的方式进行引导和教学。

一、课程设计的目标

在本课的康复训练科技学习中我为孩子一共设计了三个大目标即:目标一、促进专注力提升及与他人建立亲密联系。目标二、在本节课中能与课任老师进行有效的双向交流。目标三、能在老师的引领下参与到小科技的制作和实验中。孩子在情绪极度紧张的情况下完成了目标一和目标二的学习,可以表明前期教师们对此孩子的测评及康复训练方向是正确的,从刚开始的暴躁情绪到现在的基本配合,我觉得虽然本节课的状况连连,但还是让老师看到了孩子其实一直是在进步中。

二、建立小科技课程介入的个人工作系统

1、在整个运用小科技康复训练过程中老师把本节课的三个训练目标,根据孩子的情况分解为了六个“小科技个人工作系统”内容让孩子逐一完成,这样的目标分解形式,符合自闭症孩子的社会交往方式,通过长期的训练可帮助自闭症孩子建立基本符合社会礼仪交往的社交模式和建立自闭症孩子对科技的了解和认知。

三、小科技制作运用的材料

PVC管一根20cm、电池放电盒1个、弯头2个、 三叉接1个、废旧塑料瓶1个、一次性水杯1个、7号电池3节、 固定塑料卡4个、木质底板1块水管1根15 cm。

四、制作完成小科技制作“小小饮水机”

在目标的达成中,教师充分运用DIR教学模式体现了“以人文本”的教育理念,在校科技“小小饮水机”的教学课堂中不是为了目标而目标,而是在孩子情绪发生重大改变时及时更换另外一种活动模式来达成原定目标,同时在活动中在适时加入教师的训练目标和培养自闭症孩子的动手能力以及对科技的理解。

五、实践反思

1、孩子做IEP的室外测评,加大、加宽家校联系的时间和地点,增加动手制作过程中的乐趣。

2、自闭症儿童对科技的认知有其特殊的需要,追视能力的缺失会让自闭症儿童在社会交往的过程中获取有用交往价值时存在误读或是不读,很难达到有效交往。通过动手能力的培养补足或改善部分自闭症孩子对科技的理解和兴趣。有效促进孩子社会交往能力。

3、自闭症孩子的情绪可用“瞬息万变”来形容也一点不过,他们的情绪受影响的因素特别多。大到会因为季节交替、天气的冷热、课程的更改、等方面;小到会因为早点、谁送他到学校、老师的穿着的改变、陌生人介入或是班级水杯摆放位置的改变等等。很多时候我们无法及时找到他们情绪改变的原因,但良好的情绪对于自闭症孩子的学习来说又是尤为重要的,如果没有良好的情绪做为学习的基础,那么教师设计的教学内容不论多么精彩都是徒劳。所以在孩子及其焦虑、及其暴躁的时候如何把学生的情绪控制在教师可调频的范围之内,避免孩子出现打人和自伤行为。科技的介入可以有效转移自闭症儿童的注意力,同时通过他们感兴趣的方式来进行探索和学习。

首先及时运用TEACCH的目标及时分解法,将制作“小小饮水机”目标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分解、再分解;同时透过ACC增补性沟通系统及时分解学生注意力,将学生的焦虑降低至以食物摄取为导出口的宣泄模式,避免了学生危险行为的产生。其次在孩子因为严重不良情绪影响到课堂学习时,教师果断放弃原来设计好的教学计划,改用以孩子为主导的“地板时光”训练模式,以学生为主导来力图完成前期所设定的所有教学目标。

六、关于下一阶段自闭症孩子进行科技了解的模式与思考

1、自闭症对事物的学习需要经历这样一个基本模式即:情绪调整—关注—参与—意图理解—想像和联想—合作与分享,基于这样一个基本的知识汲取过程。我们可以看出情绪是否良好对于自闭症孩子的学习来说是极为重要的。在没有借鉴、没有依靠的情况下。我觉得对于“如何让自闭症孩子在不同的环境中适应不同的环境要求”的课题研究是有价值的,也是有必要的。

2、我們现行的教育方式、教室结构、学生分班是否适合于自闭症儿童的学习和发展。如果是环境不可变,教育方式不可变,那么我们将如何让自闭症孩子融入社会?如何让自闭症孩子过有质量的生活?如何让自闭症孩子的父母有尊严的生活?将是我们整个社会的美丽期许和特殊教育教师努力的方向。

我也常常听到这样一种说法“特殊教育是社会的良心教育,特殊教育的存在是用来检测一个社会发展的水平和公民的良知”,这种说法虽然不是绝对的,但我觉是有可信度的。在社会上每一个特殊家庭都是需要关爱的,每一个特殊孩子都是需要享有平等权利的。自闭症孩子不需要怜悯,不需要可怜。他们需要帮助成长,他们需要获得尊重和认可。

辩证法家智慧精灵认为:人类作为智慧的生物,是具有两面性的,或者说是辨证的高等动物.而科学作为人类的意识创造物,也是具有两面性的,所以说科学是一把双刃剑,当我们在享受他的高超与美妙的时候,必然也可能给我们带来不利的一面,关键是我们人类应该用自己的智慧与理智去识别与消除这些对我们人类不利的因素,而只推崇与发扬他的正面的一面.

如果我们因为科学的一些负面作用,而放弃对科学的追求,我们必然会得不偿失的,我们不但可能退回到原始社会,而且还可能丢掉我们之所以为人的本原.那我们就会陷于茫然与无知。对于自闭症儿童来说。他们固有的病症阻止了他们对世界的了解,但世界仍然是他们生活的重要部分,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了解和实践将是他们需要探索和学习的部分也是特殊教育教师需要努力探索的新方向。

参考文献

[1]《孤独症儿童的教育与康复》王海 张俊芝 编著.

[2]《自闭症儿童社会情绪技能训练》 王美惠 黄慈爱 杨贵芬编著.

[3]《注意力交响乐》 萧瑞玲 孟英茹 编著.

猜你喜欢

自闭症儿童情绪管理
从关注到行动:自闭症儿童社会救助的困境与对策
浅谈情绪管理在安全中的实践与应用
高职院校学生干部情绪管理与应对能力研究
自闭症儿童生活技能社会化问题研究
听障大学生情绪管理问题分析
教师的情绪管理研究
初探情绪管理在安全生产中的应用
奥尔夫音乐对自闭症儿童康复的研究
社会工作介入自闭症儿童康复发展的模式研究
一年级学龄儿童情绪管理现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