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摸着石头过河

2019-09-10蒋巧霖

大众科学·上旬 2019年3期
关键词:之江课堂教学课堂

蒋巧霖

2015年李克强总理推出“互联网+”概念,“互联网+教育”也被推向了风口浪尖。2018年4月18日,教育部印发了《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的通知》,这也标志着我国从国家政策层面对未来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Ipad便捷、移动、存储量大及云端的特性,富煤体的加载、有趣的交互体验、及时更新的学习内容和即时数字化数据信息统计分析反馈,无疑给传统教学注入新活力,我们不断地进行以Ipad为主的移动教学实践、改善、反思,摸着石头过河,意在促进学生思维发展,提高学生学习数学能力。

一、激发兴趣 夯实基础

小学生正处于身心全面发展的最关键时期,他们对于所有的新鲜事物都有很大的好奇心,而且注意力在这个阶段也是十分地活跃。但也是这个阶段,他们的注意力极容易分散或者不集中,所以将孩子带入Ipad课堂,巧妙地激发起他们学习的兴趣是我们现在进行课堂教学的首要步骤。

如在学习两位数乘两位数时,上课前可以用游戏kidmathfun APP以比赛的方式来复习两位数乘一位数,为学习新知识打下基础。通过利用kidmathfun APP进行比赛,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复习了两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为新课打下了学习基础,提高了学习效率。

二、直观操作 提高效率

在日常课堂教学中,教师遇到重难点讲解时,部分学生往往由于难以领悟接受而感到枯燥,这时师生都处于“半效率”阶段,如果继续按照传统“填鸭式”的方式向学生灌输知识,学生很可能会产生厌恶心理,这样的恶性循环使师生双方都陷入被动,都在等待对方的努力而结束当前局面。

如在学习分类的知识时,教师可能会让学生带实物或准备图片来操作如何分类,这样整堂课的效率不高,而且整个课堂显得乱糟糟。有了Ipad,我把这些物品做到Ipad中Keynote软件中,每一位学生可以在自己的Ipad里摆图(每个图可以移动),实现了在Ipad中操作移动图片,很好地进行了分类。这样做就能很大程度上减少我们一线教师的数学教学的工作量,给我们减轻了很大的教育负担。利用Ipad给孩子自主探究的空间,教师从旁指导,根据每个孩子学习的情况进行协助,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 精选软件 有效整合

练习是学生巩固所学的知识,并加以灵活运用知识,从而解决问题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在以往的练习环节中,学生在题纸上做完后,由个别学生讲解,然后改错,这样教师很难掌握每位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而Ipad的应用则有效解决了这一问题。

我们可以利用一些Ipad APP提高练习效率,如我们数学就经常利用“一起小学”APP布置一些数学题,在学习内容结束后,老师发布的习题让学生完成。“一起小学”互动教学平台的客户端分为“教师端”和“学生端”两个版本,功能各有侧重,在课堂教学中分别由教师和学生操作使用。老师可以通过这个APP的监控功能察看学生习题的完成情况,待学生做完后,教师能马上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平台自动出现每位学生的作业成绩,每道习题的准确率在“教师端”可以很清楚地看到,老师根据准确率有针对性地进行讲解,在教学进行的整个过程中,老师还可以随时一对一地将学生出现的错题点开投屏上去,和学生一起对这些易错部分进行巩固和加强。 省下了我们很多批改的时间,从而达到课堂40分钟学习效果的最优化。

四、搭建平台 提升能力

通过研究,让以Ipad为主的移动教学与学习平台和优质资源有效整合,构建“智慧课堂”教学新模式。借助Ipad的辅助教学,通过“之江汇教育”平台和所有学生建立网络上的联系,可以让以往教室内的单向式教学放在课外完成。在“之江汇教育”的内,可以让老师更多地去关注学生发展更高层次的多元能力,如:创新创意、问题解决、沟通协调等。从而创新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在学生的“之江汇教育”平台里,有各种各样的学习资源如“基地校”、“名师微课”、“导学检测”等,还有各种各样的主题式学习,学生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学习。教师也可以根据本班学生的学习特点量身制作微课放入“之江汇教育”平台中供学生学习,还可以发起讨论让学生参与学习,真正地把课堂学习延伸到了课外。

纵观上述,以Ipad为主的移动教学应用于小学数学中,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体能动性,能够积极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最大化地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从不想学变成主动学,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突破重难点、提高教学质量和优化教学模式方面有着重要意义。

它也势必将推动现今课堂和现今教学的又一次飞跃性改革,是学生未来课堂教学手段发展的必然趋势,只要我们教师合理有效地利用,规避移动教学的弊端,Ipad移动终端教学一定會为祖国的教育事业发挥更大的价值。

参考文献:

[1]宋丹.对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的“新”认识.教育教学论坛,2018,(31).

[2]李青,商方舟.国内电子书包应用现状.中国电化教育,2013,(12).

[3]构清超,陈蕾.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的新发展.中国电化教育,2013,(8).

[4]陈雷.谈现代教育技术与中小学课程整合.教育教学刊,2009.

[5]田昆升.基于Ipad智能学习终端的网状、交互、融合的教学模式.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3.

猜你喜欢

之江课堂教学课堂
欢乐的课堂
杭州之江书画院培训中心优秀学员作品选登
杭州之江书画院培训中心优秀学员作品选登
之江天枢人工智能开源平台上线
简约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融入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数学开放题在初中课堂教学的探索
暴风雪
写字大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