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纵观微电影创作现状,把握光影音艺术力量

2019-09-10宋璐瑶

记者观察·中旬刊 2019年3期
关键词:微电影

宋璐瑶

摘要:微电影作为影视作品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具备其他影视作品的基本特点,还具有自己独特的魅力。但是,纵观当前的微电影创作,不难发现其发展还存在或多或少的问题与困境。因此,创作者需要积极探索微电影的创作方式、了解微电影的创作现状,进而改善微电影创作问题、提升微电影创作质量。

关键词:微电影;创作现状;创作方向

安德烈·巴赞曾说:摄影给时间涂上香料,使时间免于自身的腐朽。影视艺术就是如此神奇,它们既可以最大限度地还原真实,又能以娓娓道来的视角带领观众进入新奇的、各异的生活状态当中。而微电影作为网络背景下兴起的影视艺术形式,不仅具备其他影视作品所具备的直观等艺术特征,还具有短小精悍、内容详实等独特之处。微电影不像普通电影动辄几个小时,它们往往只有几分钟或十几分钟,却能在有限的时间内铺陈故事、描述生活。但是,微电影看似易得,但是取舍之间却并不易。因此,每一位创作者都需要积极分析其创作现状,并努力延续创作优势、摆脱创作问题,进而拍摄、制作出更多精彩绝伦的微电影作品。

(一)微电影创作优势

微电影的创作优势不少,不仅是操作简单、题材丰富,还包含内容形式多样等特点。

首先,微电影创作的器械易得。在自媒体时代,手机都可以拍摄电影、人人都可以做微电影导演。以陈可辛的微电影作品《三分钟》为例,其使用的拍摄设备主要是苹果手机,其中还使用了广角、微距等特殊的镜头。在作品中,我们既能感受到故事的讲述,也能跟随剧中人物进行情感体验。可见,微电影拍摄的器械易得,且容易掌握;

其次,微电影演员易得。在微电影中,每个普通人都可以是演员,他们自身的生活就是一个故事、就是一场表演。微电影并不拘泥于光鲜亮丽的明星与演员,他们需要的仅仅是还原普通人的生活;

再次,微电影故事易得。微电影不需要恢弘场景,也不需要特效制作,它需要的或许仅仅是一个生活灵感、仅仅是一种艺术体验。创作者可以借助一段感悟来进行微电影创作,而无需以“完整”“完美”等要求来限制自己的艺术创作。

(二)微电影存在的问题

纵观当前的微电影创作,笔者发现其虽然面临着良好的发现形势,但是依然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

首先,微电影创作质量参差不齐。脱离了电影审查制度,微电影是每个人都可以参与的艺术创作形式——这就导致了微电影创作的质量不一。其中既有团队制作、设计精巧的微电影作品(如《老男孩》),也有内容粗糙、不知所云的“自拍”内容;

其次,微电影抄袭情况频出。因为缺乏严格的管理与审查,创作者缺乏灵感和创作态度,很多微电影创作的内容都是通过模仿来加以完成的;

最后,微电影创作不具备统一的创作形式,也缺乏统一的管理理念。这种情况导致微电影的创作无论内容、制作、形式都缺乏一定的标准。

(一)生活中汲取灵感

巴赞曾说:电影是生活的渐近线。微电影的创作也需要以生活为基础,通过生活的观察和生活的体验来寻找创作灵感,进而借助生活的凝练来构建微电影剧本、完善微电影的创作理念、确定微电影的创作形式,最终完成微电影的艺术创作。

(二)重视原创的力量

每个微电影人都应该尊重原创,并用自己的行动维护他人的原创权益、保证自己的原创利益。因此,在进行微电影创作时,创作者可以从其他影视与文学作品中借鉴经验,但是却需要使用原创的构思和情节架构来完善微电影创作。

(三)提升器材的运用

如果没有良好的摄像机器械,微电影创作还可以借助单反照相机来进行拍摄,其拍摄效果不亚于普通攝像机,且若使用全画幅照相机进行微电影拍摄,其拍摄效果较为良好。

(四)完善后期制作

要知道,微电影后期制作的重要性不亚于前期拍摄。因而创作者需要重视后期的剪辑与制作,并借助专业的剪辑软件与完善的分镜设置来完成微电影的制作、强化微电影的艺术效果。

电影是一种光影与声音结合的艺术、电影是一种将生活艺术化展现的艺术手段。而微电影作为电影艺术的后起之军,其不仅具备普通电影所具备的特点,还具有篇幅短小、内容精干等独特的艺术特征。创作者需要重视微电影的优势、规避微电影的劣势与问题,借助自己手中的艺术创作器材,使用自己脑海中的艺术创作内容,将自己的微电影剧本使用摄像器材加以展现,并借此引领更多的人去微电影艺术的海洋中徜徉、遨游,进而体会到影视艺术的精妙与美好、厚重与博大。

猜你喜欢

微电影
新媒体时代背景下品牌营销传播策略分析
论微电影的美学和传播价值
新媒体环境下微电影的产生及发展策略
影视语言与政治思想在微电影中的体现与应用
浅析当代微电影传播中的问题及对策
中国微电影的发展生态
以微电影《调音师》为例谈中国微电影在叙事上的改进
项目教学法在微电影制作教学中的应用
全媒体时代微电影商业元素探析
“微电影”的作用研究及传播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