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艺术设计专业课程与思政教育的融合与创新

2019-09-10李艳花刘寅凯

现代盐化工 2019年3期
关键词:艺术设计德育教育融合

李艳花 刘寅凯

摘   要:以艺术设计专业课程中的“展示设计”为例,经过调查分析和阶段性的教学实践,通过学生的作业展示德育教育与艺术设计课程融合创新的教学成果,探索大学课堂中艺术设计课程与德育教育的融合方法与策略,在艺术设计与德育教育之间找到一条合理有效的教学通道。

关键词:德育教育;艺术设计;融合;创新

1    思政教育在国内大学课堂中的现状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12月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必须以课堂为主渠道,在改进过程中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建设。其他课程应在一定程度上保护好运河段,树立良好的责任域,使各种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朝着同一个方向发展[1]。中国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开放,在我国高校的思政课中,开设的相关课程主要有心理教育类课程、史类课程、思想道德类课程和思想类课程,主要由高校的思政部负责开设与授课,是大学必修课程,授课方式以理论灌输为主、期末采用试卷形式进行考核。但这种教学形式单调、乏味且略显呆板,教学效果不理想,没有考虑到学生的专业特点和兴趣,导致学生厌学甚至逃课。大学生思政课堂的调查问卷数据显示:高校学生不喜欢主动进入思政课堂的人数高达65.7%,偶尔缺课的人数达到36.0%,艺术类的学生分别是50.1%与60.3%,此类情况在高考分数文化课较低、个性张扬的独立学院的艺术类院校更为明显。因此,艺术类课程的德育教育迫在眉睫。

2    思政教育融入大学专业课堂的意义

大学的德育教育是极其重要的,在这个阶段,青年人开始将自己的道德理解运用到生活的各个方面,做出真正的改变[2]。本次教学试行主要依据调查研究结果提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有針对性的美术类专业课程教学方法,将德育教育知识与艺术专业知识相互融合,有效改善学生对思政课的抵触情绪,提高授课的时效性。用润物细无声的教学方法感染学生,提高学生的综合德育素质和水平。

思政教育不应是单纯的理论知识灌输,应该着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深入了解学生的需求,加强对学生自信的塑造[3]。在我国现代德育教育中,培育民族精神,弘扬民族传统,提倡和谐共赢已经是培养大学生德育教育的重要内容。艺术类课堂最常用的思维方式是创造性思维模式,因此,在艺术类课堂的作业布置上,可以有意识地选择中国传统文化内容,提出设计意图,使学生主动完成课堂设计任务,这样既能提高学生的文化自信,又能完成思政教育。

大学生是中国的未来,德育教育更是育人育心的关键课程,弘扬中国的传统文化,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是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4]。因此,利用艺术课程中的中国文化的传统元素,激发大学生内在的道德需求,重塑文明国家的礼仪形象。

3    思政教育融入“展示设计”课堂运行案例

3.1  “展示设计”是一门综合性的艺术设计课程

吉林师范大学博达学院在大三下半学期开设艺术设计课程,主要教学目的是考查学生对设计理论知识的了解及对专业能力的综合应用表达,要求学生能够熟练、合理地运用设计材料,协调点、线、面、空间、色彩、肌理等诸多设计元素,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内完成特殊表现,要求呈现的作业效果既能有效传递商业信息,又能使观众自认地融入互动,这是学生综合设计水平的体现,也是学生步入社会实践工作的重要内容。在以往的科目教学中,老师拟定明确的企业名称,通过相关理论知识的讲解,实践示范、小组讨论、教师确定设计要求和项目,学生运用学过的专业知识给指定的企业设计微型企业展示,然后以模型的形式进行展示。相对来说,该教学设计的商业目的比较明确,学生的设计针对性也较强,教学效果不错。但校企合作的模式不能覆盖每一门课程,当无法找到合适的企业合作设计课题时,只能模拟或自己选定企业。学生设计之前只需仔细考察该企业的相关情况、搜集信息即可,根据搜集的材料给出设计方案。但缺少客户沟通的环节,没有社会实践的检验,对作业的后期评价缺乏现实依据和说服力,因此,展示设计作业的商业效果无从知晓和验证。教学设计只能完成教学任务却无法真正完成教学目标,不能对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完成时效性的训练与修正,因此,学生在课程结束时学习效果并不理想,教学的外延也较小,专业课程与思政教育也完全脱离。

3.2  艺术设计课程的具体实施

为了更好地融合思政教育与美术类课程,改变现有的教学模式,提高教学的实际效果,在通过调研、问卷等形式的社会调查之后,总结出新的教学方法,在相应的课程中进行试行。以“展示设计”为例,通过教学思路、方法、过程和效果4个方面做详细的阐述说明。在课程改革中,主要教育思路是将中国传统装饰与展示设计相融合,通过教学实践,让学生掌握专业课程的方法及思路。通过课程的相关媒介让学生理解并学会表现我国传统装饰,使德育教育与设计课程高度融合统一,在掌握专业课程知识的同时,了解和弘扬祖国的传统艺术。吉林师范大学博达学院的培养周期共4周,理论部分通过讲授为主,演示为辅的教学方法,依据每个同学的特点分组,利用一周的教学时间,进行14学时的安排。6学时完成展示设计理论部分的学习,5学时讲解、展示中国传统民间美术主要的10大种类,如脸谱、皮影、年画、风筝、泥塑、剪纸、布偶、染织工艺等,并对各类的设计特征及现代设计中的应用进行讲解,3学时进行班级小组内部讨论研究,通过小组内部成员的分工合作,查找相关的数据资料,了解不同工艺的特点及可实施性,最后,确定需要展示的传统美术种类,提交初级设计方案和材料说明及设计理念。教师与学生讨论每组的设计方案,给出修改的指导意见。学生利用一周的时间搜集合理的可实施的设计材料,通过两周的实践设计制作完成并展示。由学生小组代表介绍设计作品的展示种类及设计意图,并总结学习设计心得。教师根据学生的展示方案给出合理的修改意见,完成本课程的教学。

下面以两组同学的作业为例进行详细的教学展示。案例一中,该组同学选取传统美术种类中的染织做展示设计,通过对染织工艺的理解和学习,使学生能充分利用陈列设计的理论知识,确定设计主题。材料主要选取与染织息息相关的蓝色印花布料、麻绳及木条作为基础材料设计,意在设计一个染织艺术的展示空间,空间的设计主要分为两层,采用木条和透明的塑料板作为架构材料,上层为染织工艺及成品的展示区域,下层为接待区、会客洽谈区和休息区。整个展示设计从材料的选择空间的划分及材料的具体细节制作都细致合理,可以考查学生对展示设计理论掌握的水平以及对传统图案的了解程度。既能完成该课程的教学目标,又能达到德育目的。案例二中的设计主题是中国传统年画,该组同学将现代设计与传统年画融合创新,在空间设计以及内部结构的摆放上都体现了传统设计以及现代化的设计理念。模拟展示空间的入口处的色彩设计采用中国传统设计,红色与白色相结合,与不规则的入口以及点线面的结构设计结合,完美演绎了传统文化现代化设计的理念。内部空间的设计遵循简约的设计法则,简单的空间分区,内部装饰如书架、茶几和展品展示都遵循中式简约化设计,既能体现年画的特点,又兼具时代感,整体设计新颖、构思奇特、主题表达准确。

4    课程改革之后的启示

本次教改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让德育教育与艺术设计专业课程有效融合,实现专业教育与德育教育相互融合共同发展。通过4周的课程试运行,学生掌握了展览设计的專业理论知识。通过对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理解,用展示设计的方式把中国传统美术发扬光大,在完成知识目标的同时,也完成能力目标和情感目标。虽然收获颇丰,但也有很多问题值得思考:(1)德育教育是全民教育,不是一个人、一门课、一个学校所能解决的,是一个长期的教育过程,需要全民全社会的共同努力。(2)德育教育与各门学科相融合。目前,高校并没有具体的教学标准和教学指导性意见,凭授课教师的教学计划设计,产生的教学结果参差不齐,教学的目标及教学方向存在差异,因此,德育教育与所有学科教育相融,制定培养方案教学目标就显得很有必要。(3)德育教育的目标不仅是学生,还包括教师和家长,只有教师和家长具有较高的德育品质,才真正具有示范性。因此,德育教育不止在课堂,更在人们生活中的点滴。全民德育教育的提高是一个漫长而又艰巨的过程。

[参考文献]

[1]居继清.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指针—学习习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讲话精神[J].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17(2):98-101.

[2]高   地.高校学生的道德发展与道德教育—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教授、国际SSCI权威期刊《人的发展》主编拉里·努奇访谈录[J].高校教育管理,2016(3):1-7.

[3]黄瑞雄,王   卉.中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比较[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6):104-108.

[4]崔景朋.反向式教学法在高校艺术设计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学报,2016(4):52-54.

猜你喜欢

艺术设计德育教育融合
“五学”融合:实现学习迁移
刚柔并济
破次元
融椅
初中科学课程中利用情境教学法渗透德育的探讨
浅析小学校园文化的德育教育
初中政治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分析
德育在新传媒时代播音主持专业教学中的重要性
书封与现代艺术
河北师范大学艺术设计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