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体育素养培养
2019-09-10高博
摘 要:中国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厅厅长王登峰透露,在未來,人才选择的方向将逐渐从理性思考的单一标准移到德、智、美的综合素质评价体系。体育与健康学科是学校体育乃至素质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学生成长过程中有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本文结合当前现状对如何提升和培养学生的体育核心素养提出建议性理论依据。
关键词:体育;素养;培养
中图分类号:G8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2-7475(2019)03-006-01
1体育核心素养内涵
素养与素质不同,二者形成时间不同,素质是先天遗传的,素养是由训练和实践后天培养形成的。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由运动能力、体育行为、体育品德组成。运动能力是形成体育行为和体育品德的基础,是体能,运动认知、技战术应用的综合表现。体育行为包括体育参与、体育习惯和体育意识,是体育与健康学科素养的核心。体育认识具体表现在有良好的体育道德风尚,胜不骄败不馁、乐观向上、良好的团队协作能力、积极进取勇于拼搏的优秀品质。
体育的核心文化的内涵应包括学生在老师教学的指导下形成的一种自我同化的特殊思维。思想的形成奠定了学习运动的相关知识的能力,使体育技能可以更好地学习有了一定的基础,达到体育学科所需要的核心运动目标[1]。
2体育核心素养的重要性
2.1促进学生身体发展
2.1.1促进身体形态正常发育。学生处于青春期,身体形态的可塑性大。经常锻炼可以促进骨组织的血液循环,使骨骼肌肉强壮,肌肉收缩有力,有关节灵活,并有利于促进学生的身体形态的正常发育与正确坐姿的养成。
2.1.2提高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经常参加体育活动,进行户外运动,不仅可以陶冶性情,更能在春夏秋冬季节的更迭中,尽快地适应环境的变化,可以提高学生身体免疫力,降低感冒、发烧等疾病的危害。
2.2完善学生心理健康
2.2.1调节情绪、缓解压力。情绪的波动会影响学生的身体健康,体育活动可以很好地缓解不良情绪,体育锻炼过程中大脑处于积极状态,体温升高以及脑内某些物质的释放有利于缓解不良情绪,降低焦躁、缓解不愉悦,对于学生的学习也起到正反馈的调节作用。
2.2.2提高学生对抗挫折的能力。一项运动技能的掌握除了具备该技能的训练方法,还要经过自身的艰苦练习,没有一蹴而就的,也没有刚接触就做到完美的。学习是一个过程,是一个泛化阶段、分化阶段、自动化阶段的过渡过程。过程中难免会有瓶颈期,而瓶颈期的度过可以锻炼学生对抗挫折的能力和思考能力。
2.3提高学生社会适应能力
2.3.1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同学们在体育活动中的接触比在教室里共同学习时的接触更加直接,更加便捷。因为体育活动场地是一个开放的场所,没有教室的拘谨与安静。通过与不同性格的小伙伴接触,也能够改善学生的性格,在与同伴共同运动的活动中越来越开朗。
2.3.2建立良好的团队协作能力。多项体育运动都不是单打独斗的,比如篮球,足球,排球、羽毛球等,都是团队在比赛规则的规定下共同奋战取得佳绩的过程,参加群体项目有利于培养学生考虑他人、考虑团体的优秀品质。
3学校体育核心素养培养问题浅析与措施
学校体育核心素养的培养不应是单方面努力,应该是各个因素组合而成的合力才能把事情最大化地解决。
3.1社会
体育发展本身就带有一定的社会性,所以在培养青少年体育核心素养时应关注到社会因素,社会相关的团体社团要积极关注青少年的体育意识培养,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各地风土人情和民俗文化各不相同,具有十分丰富的民族种类和资源,各地区也拥有许多当地的特色和传统。开发体育课程资源不仅要紧跟国家教育方针,落实到地方还是应该有所变通,注意结合各地方资源优势和传统体育文化以及地方民族特色,另一方面就是各地区学校都会有自己的传统体育强项,对于在校学生可考虑与社会团体合作,将社会相关团体的体育培养和管理模式带进校园,尝试改变学校目前较为枯燥的体育课堂,使学生真正地喜欢体育,热爱体育。
3.2学校
对于学生来说,每天大部分时间都在学校度过,督促学生在校园内加强体育锻炼、上好体育课,是提升中学生体质的关键。然而长期以来,学校对于体育教师师资的投入和体育活动时间的保障上,都不够重视体育,体育设施及场地的不足也导致体育课难以发挥有效作用。
学校应该建立有效的体育管理机构。健全安保措施,完善管理体系,制定相关学校制度的同时,建立检查监督与评估体系。最后,注重学校体育课程设置:比赛常态化、群众化,扩大校运动会的参与力度,弱化成绩管理,鼓励学生参与到运动会中,体会到运动会比赛的快乐,活跃学校体育运动生活[2]。
3.3个人
学生体质状况不容乐观,大面积出现近视、肥胖、肢体不灵活现状,学生对体育课的积极性不高。因学业压力,体育课被占用,学生听从老师对于课程的安排进而减少了活动的频率与次数。学生要多了解体育锻炼的利弊,形成自己的思考,明确锻炼方式和途径,培养自身多运动、想运动、会运动的优良品质。
4结语
由“体育素质教育”到“体育核心素养”概念的提出,是体育学科教育教学价值观念的又一次变革,是新时期体育教育与人的发展的时代性要求。在当今国际社会大力推进核心素养教育的背景下,以“学生体育核心素养”为主题的体育教育教学改革必将“呼之欲出”,探究体育核心素养问题也将成为体育学科研究的热点。在提升学生体育核心素养的前提下,应该逐步完善各个阶级机构的职能划分,落实到实处,积极探索,勇于创新,为整体全面完善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做好工作。
参考文献:
[1]王素芳.在篮球课程实施中培养学生的体育核心素养[J].江苏教育(小学教育)2016(11):54-55.
[2]柳关娥.通过校运会培养学生体育核心素养的措施[J].教师博览(科研版),2016(10):86-87.
作者简介:
高博(1992.6—),男,汉族,山东东阿人,硕士研究生,单位:聊城大学,研究方向:体育教育训练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