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知”为媒,趣味建构
2019-09-10顾群
顾群
摘 要:陶行知提出“生活即教育”,认为“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生活无时不变,即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教师在生活中积极捕捉教育情趣,能让孩子产生积极的学习状态。建构活动中孩子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水平、兴趣和需要来选择材料,自主选择同伴、自定游戏主题、自由欣赏作品等。那如何根据孩子们的情趣,展开小组交往合作式的建构活动呢?
关键词:大班幼儿;建构游戏;团队合作;自主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19)30-0054-01
1.自建团队,灵活多变
分组合作《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幼儿在运用语言进行交流的同时,也在发展着人际交往能力、对交往情境的判断能力、组织自己思想的能力等,并通过语言获取信息,逐步使学习超越个体的直接感知”。自主选择同伴,分组交流,是幼儿之间互动学习合作的最好方式。幼儿到了大班,已经有自己的主见,同伴间相互比较了解,有自己喜爱的好朋友,建立了牢固的友谊,所以,每次在游戏开始之前,我都由孩子自由选择同伴,而且让幼儿知道,这种选择是双向的。一旦选择了好朋友作为合作伙伴,大家要共同承担一切的任务,不能半途离开好朋友。
2.自定主题,创意无限
每次的建构主题都是根据孩子们的兴趣,集体讨论投票确定下来。孩子们的想法比较多,有说建构城堡,有的说想建构我的家,有的说想建构我的幼儿园,好玩的动物园,还有的说想建构游乐场等...都是来源于幼儿生活经验,比较形象生动。在一次次的建构活动后,孩子们体会到了团队的力量,能不断地扩建自己的建构作品,想出更大的建构主题。建构的主题也日益复杂,“我的家”“游乐场”等,建构作品都出现了内部的格局,建构技巧也丰富多样,更加的大气壮丽。
3.明确目标,齐心协力
建构主题确定好后,团队成员就要明确目标,制定建构计划书。计划书上请团队成员进行签名,把本次建构主题的设计图画下来,所需要的建构材料记录下来,然后队长和成员一起分配建构的任务,比如,有人负责搬运滚筒,有人负责建构外墙,有人负责建构内部的格局,有人负责进行装饰,共同完成建构任务。当我宣布让孩子们自选同伴、自由组合,自定主题、自由搭建时,孩子们高兴地以最快的速度各自组成了几个小组,并且很快就忙碌起来,在自己组合的小天地里开心地合作着、搭建着,每个组合的成员人人都在忙,个个都很投入,他们分工合作,有人认真的富有创造性地用积木拼接、垒高、砌接等方法表现物体,有人不怕劳累地来回搬积木,整个建构室充满了欢声笑语和孩子们忙碌的身影,孩子们相互配合、共同合作,真诚交流、开心交往,没有一个组合因组员意见不一而发生争执的,组员们对自己所定的主题从一而终,自始至终,没有出现半途改主题,搭建内容更是丰富多彩,唯妙唯俏,创意无限。
4.自我提升,统计数据
每次完成一个建构主题后,孩子们都会在一旁比较谁搭得高,谁搭了几层,开始对统计数据产生了兴趣。为了迎合孩子们的需要,在计划书上特别设定了一个版块来统计数据。刚开始,孩子们是钟情于统计滚筒的个数,为了区分便于统计各个滚筒的长短粗细,孩子们建议将滚筒进行编号,把同一编号的滚筒进行统计。在大型游乐场完工后,孩子们又提出可以统计各个团队游乐场里的游乐设施,比如,统计滑滑梯、跷跷板、摩天轮、蹦蹦床等的个数,比比哪个游乐场的游乐设施最多最好玩。这项新增添的统计任务,既融合了数学、语言、社会等方方面面的综合能力,同时也培养了孩子们的逻辑思维能力、观察能力和信息收集处理的能力。统计活动可以说在我们生活中无处不在,不仅开拓了孩子们的视野,更重要的是让孩子运用统计的初步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5.自由欣赏,积极互动
幼儿完成建构作品后,都沉浸在自我欣赏的喜悦之中,但只停留在“孤芳自赏”,组与组之间缺乏了解,这样不利于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和与人分享成功的情感发展。那怎样引导孩子们之间进行积极有效的欣赏与评价呢?
(1)围绕作品的创意评价,激励幼儿大胆创新
请幼儿投票,选出自己最喜欢的建构作品,说一说你的理由。例如,“你觉得谁建构的作品最有创意?这个建构作品丰富了什么新花样?哪个建构作品布局最美观?等”,推选出最佳建构作品。
(2)围绕评奖激励评价,激励幼儿不断进步
自荐或推荐出你心中的建構礼仪之星,例如,评选出谁最专心投入?谁最安静?谁最爱动脑筋?谁是好帮手,最有爱心等等。通过自评与互评,幼儿能看到自己的不足,发现别人的长处,进而互相学习,共同进步。新课程理念下的建构游戏应该让幼儿与教师共同创设一种多元化、多功能、多层次的环境;应该重新定位自己的角色,尊重幼儿、欣赏幼儿、相信幼儿,让幼儿自由、自主的与环境积极有效的互动,提高幼儿建构技能和游戏水平,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沈银珍.浅谈游戏中幼儿合作能力的培养[J].当代教育,2004(07)
[2]李宝花.培养幼儿合作学习能力的有效方法[J].早期教育,200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