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性本质中的“善”与“恶”

2019-09-10缪志鹏

青年生活 2019年31期
关键词:性善论史前荀子

缪志鹏

摘要:对于人性问题的探讨,从古至今都是社会热议的话题。人性问题的核心是:人的本性到底是什么?“性善”、“性恶”两方给予了绝然不同回应。站在新的历史角度,回溯人性本质中的善恶起源及思想内涵,思考人类本质中的善恶,启示人类对人性本质的追求。

关键词:性善论;性恶论

人性“善”,还是人性“恶”?这样的辩论,也不是第一次提及,它就像一个逻辑的黑洞,永远都有理论可以支持其中的一方。孟子说,人性善。《孟子·告子上》中,孟子提出 “水信无分于东西,无分于上下乎?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今夫水,搏而跃之,可使过颡;激而行之,可使在山。是岂水之性哉?其势则然也。人之可使为不善,其性亦犹是也”。荀子则反之,提出了“人性本恶”的理论,荀子说“好恶、喜怒、哀乐,夫是之谓天情”。性善论,性恶论就此展开了长达千年的争论。

一、性善论、性恶论的历史起源及思想内涵

(一)性善论的历史起源及思想内涵

春秋战国时期,时局动荡,纷争不断,在这样的历史时代,提出性善论,并不仅仅是对人性本质的思考,还有对安定祥和,国强民富的一种精神价值追求。孔孟性善论的提出具有现实的针对性,符合历史的发展诉求。

早在孟子之前,人类就已经开始了对人性本质到底如何的探讨,提出了人性本善的美好期冀。孔子提倡“仁”、“义”,从“仁义”中探讨人性本质的根源。孔子说“克己复礼为仁”,此处孔子虽说“仁”却也是在对人性的思考,提出“克己”,从本质上克制自己,改变自己本身的坏毛病,使得自己符合礼仪的要求和规范,达到“仁”的境界。孔子提出的“仁”是一种先天内在的精神,是人类本性中的东西,是一个自在的品行,强调了人性本善。《中庸》中提出“天命谓之性”也在主张性善。

在经过早期对人性本质的初步探讨之后,到了战国初期,社会时局更加动荡,对“善”的追求和渴望更加强烈。诸侯混战,各个国家未来蝇头小利尽相追求自身利益,战争成为家常便饭,忽略了国家建立最初的本质,向极了饿狼,全部扑向战争所带来的盈利,整个社会犹如野兽横冲的牢笼。在这样的时局之下,孟子提出了对社会的美好期待,希望天下是太平的,人民得以安居乐业,在对社会有着深刻认识和把握的基础上,“性善论”就成为了孟子追求的美好愿望。

孟子认为人性本善,孟子曾说:“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人性是本善的,在看到别人遇到危险时,我们的第一反应是救人,这样的救人行为并不是因为利益关系,血缘关系的存在,而是发自内心的一种“善”,因为这样的“善”救人于危难之中。孟子在论述“人性善”的过程中,也发现人虽然“本善”,却也大量存在不善的行为,孟子认为,这是因为受到外界环境和后天自身因素的影响而造成的,是自身内心对善的曲解,导致了部分人后天为恶,孟子认为,在私利和外界因素的影响之下,我们应该放弃私利,学会克制自身,维护我们内心本存的善。

(二)性恶论的历史起源及思想内涵

性善论的存在必然带来对性恶论的思考。性恶论主张“人性本恶”。荀子提出“性恶论”时,已经处于中国“百家争鸣”的末期,荀子借鉴诸子百家对人性的论述,结合当时社会时局现状,综合形成了性恶论。

战国末期,中国的经济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人类的生产力水平得到了空前的提高,农业,商业,手动业发展迅速,人员交流逐渐频繁。在社会的巨大变革之下,人们潜藏在内心的“恶”慢慢显露。

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剧烈动荡,经济繁荣昌盛,社會对思想的管控力度空前减弱,思想进入了一个大发展的时代。性恶论就产生在这样一个文化,思想大繁荣的时代。道家提倡崇尚自然,认为人是自然的产物,强调融入自然,保持内心的清静。法家主张法治,认为人是好利贪欲的,提倡通过强权来保证社会规范的建立,虽然法家没有直接的提出人性善恶的理论,但影响了“人性恶”思想的提出。在文化大繁荣的同时,社会经济也进入了高峰,牛耕,灌溉技术的发展,使得生产力大幅提高,经济贸易成为生活的日常,广泛的贸易,使得大量的人口脱离原来的土地,活跃与各地,由此展开的土地,财富争夺成为必然,人民对利益的追求之心被成功唤醒,人民贪欲的心就此展现。荀子自身的生长环境和他所处的特殊时代,唤醒了沉睡在人类心中的“恶”,促成了改理论的形成。

荀子认为“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顺是,故争夺生而辞让亡焉;生而有疾恶焉,顺是,故残贼生而忠信亡焉;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声色焉,顺是,故淫乱生而礼义文理亡焉。然则从人之性,顺人之情,必出于争夺,合于犯分乱理而归于暴。故必将有师法之化,礼义之道,然后出于辞让,合于文理,而归于治。用此观之,然则人之性恶明矣,其善其伪也”。人是天生好逸恶劳,喜声色的,如果所有的东西都不加以节制和制止的话,就会出现战争,礼仪道德将沦丧,天下将大乱。所以人们要学习礼仪,知仁义,克制自己,利用外界的规矩教化于人,避免我们沉入“性恶”的深渊。“人性本恶”,区别圣人和小人的唯一方式就是要学习礼仪规范,从而规避我们心中本来的恶性。因此,我们的人性是恶的,最后的善是由于外界的学习而掌握的,从而证明了人性本恶。

二、史前人类本质中的“善”与“恶”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第一编《历史对今天的启示》中对人性的本质进行了论述。书中这样说到“历史记载表明,人类生来既不爱好和平,也不喜欢战争;既不倾向合作,也不倾向侵略。决定人类行为的不是他们的基因,而是他们所处的社会教给他们的行事方法”。斯塔夫里阿诺斯承认人性是本善的,认为人性恶是受到外部社会的潜在影响,是外界因素致使人性出现“恶”。心理学家阿尔伯特·班都拉(Albert Bandura)经过研究得出结论说“人性是一种巨大的潜能,会因社会影响而具有多种表现形式......侵略性不是人类与生俱来或不可变更的特征,而是一种鼓励侵略的社会环境的产物。”

史前人类的男女社会分工就表明了史前人类本质中“善”的部分。在史前社会,男女共同承担着这个部族的生产生活。男性主要负责猎物的捕获,部族安全的防御,女性负责采集,照顾孩子。由于没有足够的技术发展,社会生产力较低,女性和男性在劳作方面并没有太大的差别,男性和女性都是平等的食物供给者,在男女社会地位方面是保持平等的,两者在社会生活形态中表现出极其的公平。随着农业社会生产工具的发展,技术得以提高,先进工艺的发展,社会分工进一步分化,男女平等地位就此打破,彻底的破坏了女性在社会上的独立地位,女性成为了男性附属品的历史就此开始。“人性本善”在农业社会的影响和驱使之下逐渐表现出“恶”。

史前人类数量屈指可数,是整个自然中较少的一个种群。一定的区域就能满足社会生活的全部需要,太大的区域对于一个群体的生活并没有太大的好处,可能还会给族群的生活带来灾难。史前人类还没有足够的力量去控制周围的世界,没有强大的力量和其他物种展开保护领地的争夺,太多的土地对于史前人类来说,是无用的。史前生产力的限制,最终形成“人性善”的结果。

在“善”的对立面必定存在“恶”。史前人类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形成了“善”,但也在形成“善”的过程中伴随着“恶”的产生。在认识到“人性本善”的同时,我们也在太平洋的部分岛屿发现了“人性本恶”部落的存在。巴布亚新几内亚芬图人是一个凶猛的部落,他们在接触外界的过程中一直是以武力的方式,整个部落凶残勇猛。在非洲的草原部落中,我们也能发现同样现象的存在。

在“善”与“恶”之间,史前人类在历史发展的80%的时间中,一直还是以“善”的形式存在著的。“善”与“恶”本就是一个逻辑的黑洞,从不同的角度来看,都有一定的合理性。孟子,荀子在对人性进行善恶的论述中,主张不同,思想不同,最终结果却都是殊途同归,走向“善”。孟子沿袭了孔子“性相近”的主张,孔子提倡“习相远”,两者从不同角度出发,以孔子的思想为指引,最终都回归到共同的思想渊源上。荀子提出“伏术为学,专心一志,思索孰察,加日县久,积善而不息”。孟子说“仁义礼智,非有外烁我也,我固有之,弗思耳矣”。无论是孟子性善的主张还是荀子对恶的论述,归根结底都是希望人们从善,到达礼仪教化的规范,追求道德上的善。

三、对性善论、性恶论的思考

“人性本善”与“人性本恶”争论两千余年未有结果,最终胜负难论。就事实而论,性善论、性恶论之所以会争执长达千年而未有结果,主要是因为人们并非是在认识人性,而是在主张人性,缺乏从根本上对人性善恶认识,只是根据主张的不同形成对立的人性观,并由此提出去怎么看待人性,没有回归到人性善恶的辨别上,只是在争论谁对谁错的漩涡中徘徊。

因此,人性无论是归结为人性本善还是人性本恶,都无法完美的诠释、演绎人的心理和行为。我们更应该从实践出发,分析论证。《全球通史》一书就说,其实自然间本吴善恶之分,有善恶之分的是我们人类社会,善恶的区分主要看我们怎么去定义善恶,不能抛弃对善恶的定义来看,如果没有原始的定义,我们对善恶的一切评判都是无力的。

客观看待孟子的“性善论”和荀子的“性恶论”,我们会发现,两者师出一门,在孔子提出对人性的思考以后,并没有给出具体的回应时,对于人性善恶论述之争就此开始。细致分析对人性两派的主张我们就可以看出,两者是相互补充、批判的,缺一不可,是不可以独立存在的。

“性善论”与“性恶论”在几千年的争论中,相互补充,促进这对方的进步,在到达自己观点发展的同时,也推动了另一个理论学说的升华。

“人性本善”与“人性本恶”争论对当今社会的发展具有不可估量的积极作用。进入新时代的中国,已经进入了一个物质得到充分满足的时代,在经济大发展的同时,我们的精神世界却没有同步的更上社会发展的步伐,存在一定的滞后性。“性善论”与“性恶论”符合了当代社会对于精神世界建设的需求,达到了理论和现实的无缝契合。在“性善论”与“性恶论”都追求最终的善的基础之上,法律无法约束的社会道德等方面,孟子和荀子所提出的观点将在人们的内心筑起高墙,推动整个社会精神世界的发展,从“性善论”提倡保持内心的善与“性恶论”提倡的要学会克制自己的欲望,规避先天的恶开始,带动社会道德与经济发展的同步,实现全面和谐社会的倡导。

发挥礼法对人的主动积极作用之下,社会也应该在“性善论”与“性恶论”的争辩之中,寻求社会礼法制度的建立。在法治社会完善的同时,我们还有法律条文之外未涉及的社会管理部分。回归到“性善论”与“性恶论”的终结,完整社会礼法的建立势在必行。结合社会法治强有力的治理和根植于内心的礼法规范,形成内外联动的约束力,社会将会得到极大的进步。我们的社会建设,要加强道德建设,健全人们的人格,制定出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规范,不断的提升人的素质,划出社会参与人员的最低底线,形成完备的体系。

人类从历史中走来,我们无法预知人类的最终命运,但站在二十一世纪,我们至少能回溯我们自己的成长经历和展望我们的未来,从历史中得到启示,用于不断丰富我们的智慧。

注释:

《孟子·告子上》

②《孟子·公孙丑上》

③《荀子.性恶》

④( 美) 斯塔夫里阿诺斯. 全球通史———从史前史到 21 世纪( 第七版) [M].吴象婴,梁赤民,等译.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43-44.

⑤ A.Bandura,Agression(Prentice Hall,1973),pp.113,322.

⑥《荀子.性恶》

⑦《孟子·告子上》

参考文献:

[1]荀子著,方勇 李波译.荀子[M].北京:中华书局,2015.

[2]杨伯峻译注,孟子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15.

[3](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从史前史到 21 世纪( 第七版)[M].吴象婴,梁赤民,等译.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43-44.

[4]高信奎.荀子人性论思想研究[J].河北:河北经贸大学,2018.

[5]张子申 潘多英.浅论“性恶论”与“性善论”之比较[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日报,2014年01期.

[6] 杨英法.荀子“性恶论”与孟子“性善论”比较研究[J].北方论丛,2012年06期.

[7]蔡雯雯孟子性善论与荀子性恶论比较研究[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5年2月第31卷03期.

猜你喜欢

性善论史前荀子
史前悲剧
Spiritual Humanism: Its Meaning and Expansion
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
孟子的性善论思想诠释
从孟子“性善论”看“好为人师”的当代意义
《荀子》:先秦思想集大成之作
孟子的性善论思想及其道德教育价值
知识小词条
最大的史前海蝎子等
史前大冒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