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区域推进“联村导师制”的实践研究

2019-09-10李益民

教育家 2019年33期
关键词:联村导师制导师

李益民

如何解决学生离校离堂就离教的问题?如何破解学生校外失管失教陪伴不足的问题?如何解决社区教育师资缺乏、乡村振兴专业人才缺失的问题?2018年3月,我们在试点的基础上全面启动了“联村导师制”实践,在兰溪市全域推进联村入户心连心工作,在解决以上问题、促进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协同育人方面取得了初步成果。

我们创建了2个目标、4种机制、7个维度的“247”实践体系,通过实施联村导师制,有效实现了学生离校离堂不离教、校外有管有教有陪伴,优化了教育关爱帮扶,助力了学生的幸福成长,促进了乡村、社区教育的建设与发展,体现了教育的社会综合志愿服务功能,构建了多方整合联动的立体协同育人体制机制。

区域推进联村导师制的内涵

联村导师制是指学校教师志愿参与乡村、社区教育与建设的教育社会综合服务机制。联村导师是指走进村庄为学生成长、乡村发展承担指导与服务工作的学校教师。联村入户是指在学校的统筹安排下,联村导师志愿联系一个村,以乡村文化礼堂、党群服务中心等为主要阵地,深入走访学生家庭进行关爱帮扶,帮助村委开展各项志愿性质的校外教育服务活动。

联村导师制遵循“统整、联动、服务、创新”的理念,主要目标指向引领学生幸福成长,让他们成为和善、和美、和乐的“三和”之人,助推乡村振兴与发展。我们将联村导师的角色定位为学校教育使者、社区教育工作者和乡村文明振兴志愿者,构建了区域推进联村导师制的“247”实践体系。

联村导师的七大职责是学业导师、文化导师、德育导师、安全导师、健心导师、家教导师和党建导师,他们基于目标和职责从学业辅导、文化育人、生活德育、安全教育、心理辅导、家教指导、红色党建等七个维度开展实践,建立健全了管理、活动、评价和保障等四种机制,扎实推进工作。

区域推进联村导师制的机制建设

为推进联村导师制的实施,我们完善了四大机制。

管理机制。科学的管理机制是活动正常开展的关键。以教育局局长为组长,我们构建了教育局、乡镇(街道)政府、乡镇(街道)教育党总支与成技校、学校(幼儿园)、中心村两委“五位一体”的联村导师制管理机制。

活动机制。我们要求联村导师制活动要做到“十有”:有队伍、有关爱儿童信息库、有计划、有活动、有工作手册、有阵地场所、有考核激励、有总结、有资金保障、有沟通协调;做好“四会”:策划会、例会、推进会、表彰会。学校定期向各教育党总支(成技校)反馈联村导师工作情况,各教育党总支每月召开专题会定期向教育局反馈工作推进情况,教育局定期开展联村导师工作推进会、表彰会,总结、展示、交流联村工作经验。

评价机制。教育局对各校开展“联村导师制”的实施情况进行多元化、全方位的考核评比,如通过“志愿中国”网站对联村导师的驻村服务给予1星—5星级的志愿者等级认定,定期评选联村导师工作先进集体和个人,评选联村导师实践研究成果等。

保障机制。建立研究团队,完善研究机制,设立了专项经费,落实了联村阵地,以乡村文化礼堂、党群服务中心为主要阵地,建立了联村导师公示牌,确保了联村导师制工作的推进。

推进区域联村导师制的七大实践

为保证联村导师制的实施,我们明确了实践项目要求。

学业辅导。联村导师由来自不同学段的优秀教师组成,通过活动的开展将区域优质资源引进联系村,联村导师利用周末、假期走进联系村对学生进行学业辅导,有效解决留守儿童、外来务工者子女、困境儿童“失教”问题。

文化育人。联村导师参与挖掘优秀的乡土乡情文化,引领学生学习传承优秀的村落文化、红色文化、乡贤文化、宗族文化、礼堂文化、名人文化、乡风民俗、非遗文化、工艺文化等。通过师生送文化、送春联入村,助力乡村文化礼堂、文化长廊、文化墙建设,打造特色乡村文化,促进乡村文化振兴,实现文化育人的目标,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与村民文化素养的提升。

生活德育。生活即教育。德育成效最终体现在生活实践中,联村导师主动温暖关爱外来务工者子女、留守儿童,已在全市200多个行政村建立了留守儿童志愿管护中心,基本实现了留守儿童及外来务工者子女关爱帮扶全覆盖;引领学生参加劳动实践、文明乡村建设、环境整治、垃圾分类等,引导学生文明乘车、文明购物、文明劝导,自觉当家长的小助手,促进了学生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

安全教育。安全工作责任重如泰山。联村导师重点加强防溺水与交通安全教育,为村庄附近的山塘水库加装了防溺水警示牌并定期开展巡逻;引导学生乘安全车、走文明路,与学生家长签订安全责任书;与村两委建立安全教育联动机制,将安全教育理念传递到每一个家庭,构建了家庭、社区、学校完整的安全教育管理网络。

心理辅导。学生心理问题日益受到关注,有些留守儿童又是单亲家庭的孩子,这个群体中的孩子有的存在着严重的心理问题,联村入户教师及时发现问题并及时疏导,促进了这部分孩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我们还在行政村成立了学生心理咨询关爱服务中心,由联村导师任外来务工者子女和留守儿童的代理家长,陪伴他们成长。

家教指导。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家教对孩子的成长至关重要。为加强联村导师的家教指导,我们在中心村建立了家教指导中心,联村导师定期开展家庭教育知识讲座、家风家训大讲堂等活动,指导家长树立正确的“家教观”。为方便家长,我们还把家长会安排在村上召开,深受家长欢迎,并被称为“家门口的家长会”。

红色党建。农村的党建工作至关重要。教师联村入户可将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落实到基层,促进基层党建发展。我们利用红色资源,通过开设红色讲堂、参观红色教育基地、走进党史教育基地、体验清廉教育、读红色书籍、唱红歌、缅怀革命先烈等活动,传承红色基因,培育时代新人。

实施区域推进联村导师制的成效

目前,我市有88所中小学、公办幼儿园的4246名教师参与了联村导师工作,共结对帮扶1320名留守儿童及外来民工子女,累计开展公益性教育辅导19230场次,受益儿童达85455人。

通过实施联村导师制,我们在培养幸福学生的同时,成就了幸福家庭,构建了幸福社会,解决了学生离校离堂就失管失教的难题,使特殊学生、困难学生、留守儿童得到了更多的关爱。同时,联村导师制的实施带来了校风、家风、民风的良性互动发展,弥补了乡村、社区师资匮乏的问题,加快了学习型社会建设,促进了国民素质的提高。

“联村导师制”新模式被评为第六届全国地方教育制度创新优秀奖。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杨东平点评兰溪联村教师工作:是非常重大、重要的教育创新;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曾晓东教授评价兰溪联村导师制:是一种向善的行为,这种创新非常具有现实意义,是教育综合社会志愿服务的很好体现。

我市“联村导师制”的做法受到全国多家媒体的关注,浙江省、兰溪市有关领导对这一做法予以充分肯定,浙江省教育厅为此专门前来调研并拟在兰溪市进行推广。我市实施“联村导师”制度、构建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体系的做法,在2019年浙江省志愿者关爱农村留守儿童专项行动启动仪式上受到关注。

(作者单位:浙江省兰溪市教育局)

責任编辑:姜乃强

猜你喜欢

联村导师制导师
精准导师制对学生的影响和帮助
面向新工科的本科生导师制人才培养模式实证研究
高职生导师制内涵研究①
威远:开展纪检干部“联村清风行”
我国本科生导师制的应然取向
让家乡更美丽
导师的猫
广东鹤山实施新录用公务员双导师制
山联村为啥美
二十载棋友共甘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