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19中国民办教育蓝皮书发布——民办教育未来发展需重点关注五大领域

2019-09-10吴爽

教育家 2019年33期
关键词:蓝皮书公共服务办学

吴爽

近日,北京师范大学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在北京师范大学共同发布《民办教育蓝皮书:中国民办教育产业发展报告(2019)》(以下简称“蓝皮书”)。蓝皮书指出,民办教育未来发展需重点关注五大领域:国际教育规模扩张,行业壁垒越来越高;高等教育学校数量与招生人数稳定增长,资金风险依然较大;学前教育需求巨大,遏制过度逐利行为;教育科技迅速发展,有待完善行业应用;新兴技术不断渗透,高效赋能不可忽视。

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中国民办教育协会会长王佐书在报告中说,民办教育与公办教育本质是一样的,都是为教育的本质服务、为教育的规律服务、为贯彻教育方针服务、为教育的初心与使命服务、为培养人才的目标服务、为学校的功能服务,都是在中國共产党的领导下办学。民办学校与公办学校的不同点在于人、钱、物、活(工作)、权。现在的民办教育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规模,做出了一些成绩,一些学校已经脱颖而出,但同时也存在一些困难。王佐书谈到,对于不同学校采取不同的办学形式和管理形式,办学形式的复杂会带来解决问题的复杂性。以《民办教育促进法》贯彻落实为信号,民办教育已经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将进一步走向规范化,重在提高教育质量。学校工作的着力点,已从硬件逐渐往软件转移,而且不同程度地取得了很好的成绩。对于教育培训机构,王佐书认为需要服务教育的本质、服务学校的功能、服务教育的规律、服务学生的个性发展与要求,通过推动学生“爱学、会学、会想”来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

中国教育学会会长、北京师范大学原校长钟秉林阐述了民办高等教育的改革发展。他指出,中国高等教育从“大众化”阶段迈入“普及化”阶段,将对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产生一系列重大影响。面对教育改革发展的新挑战,要引导高校将发展方式从外延式发展转变为以提高质量、优化结构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通过调整人才培养规格、专业结构和课程体系,提高培养效果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契合度,应对社会职业、人力资源需求的变化。钟秉林认为,先进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及与教育的融合,必然会对传统的学校教育带来冲击,但我们要保持理性的态度,不能够片面夸大技术的作用,要把重点放在教育本身,通过提高线上课程质量以及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的相互融合提高课程教学效率,改进传统教学模式,让学生直接从中受益。教育产业要研究教育发展的新趋势和国家政策的变化趋势,通过提供良好的客户体验,开发符合客户要求、具有品牌的教育产品和服务,形成良好的社会声誉和市场信誉,在此基础上形成用户黏性,从而促进教育产业的发展。

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秘书长,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原主任张力基于党和国家大政方针的演变,面向教育服务业态的创新,分析了未来民办教育的发展空间与方向。他谈到,要创新公众服务的提供方式,区分公共服务的不同属性,将非公共服务让步给市场。在基本公共服务方面要推进“均衡化”“普惠化”“便捷化”,在非基本的公共服务方面,推进市场化改革,加强民办教育在非基本的公共服务方面的作用。“互联网+学习”已经让中国开始进入教育与学习资源的市场,能者为生、愿者为生的特征已经越来越明显。社会的需求需要民办教育在非公共服务领域中有所作为,我们不光需要在公办学校、学历学位教育当中投入,更要瞄准全民终身学习的蓝海,不仅要锁定、适应、引导用户需求,更要创新教育服务业态,推进教育治理方式现代化,激发、制造用户的潜在需求。

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教育经济学会名誉会长王善迈针对民办教育的分类管理,对政府出台文件的背景及核心观点进行介绍。他指出,从政府角度来讲是鼓励捐资与投资办学的。区分投资、捐资政策的分类管理,保证教育质量,对民营的投资办学提供了很好的政策与制度的保障,能够有效地保障投资办学的盈利空间。

此外,蓝皮书显示:2018年,我国出国留学人数和国际学校的招生人数迎来历史新高。出国留学人员开始呈现低龄化的特征,但出国接受高等教育仍然是主流。国别方面虽然英美加等英语国家仍然是主流,但亚欧的留学人数开始增加。一线城市国际学校的增长速度放缓,三、四线城市的国际学校开始发展。

猜你喜欢

蓝皮书公共服务办学
小区级公共服务设施更新研究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16城市公共服务满意度排行
2021年度《甘肃蓝皮书》发布
中外合作办学在晋招生录取情况一览表
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
2018年“宁夏系列蓝皮书”正式发布
城市更新之完善公共服务设施与生态更新
“互联网+”公共服务供给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