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游泳,应该成为学生的必修课

2019-09-10李付春

教育家 2019年33期
关键词:游泳圈水源游泳

李付春

为防止孩子溺水,每到暑假,家长和学校都把水源当成孩子们的活动禁区。有关部门和学校三令五申让孩子远离水源,甚至立下责令状,但为何每年仍有中小学生溺水事件接连发生?这说明许多孩子是喜欢下水的,但因缺乏游泳技能、或对游泳的环境不熟悉,在出现意外时无法及时自救,导致悲剧发生。一旦孩子溺水身亡,会让家庭支离破碎,伤痛和阴霾将持续几十年挥之不去。

事实上,游泳是一项非常适合中小学生的体育活动。游泳能有效促进孩子大脑和神经系统的发育,激发潜能;有效刺激孩子们骨骼、关节、韧带、肌肉的发育,促进身高增长,使体格更健壮;可增加孩子的肺活量,利于孩子胸廓的发育;还可促进血液循环,增加孩子全身肌肉的耗氧量,健全心脏功能。

游泳不仅是孩子们良好的休闲、健身运动方式,更是一项必备的生存技能。孩子总要长大、走向社会,在他将来的人生道路上会出现各种情况。若孩子长大后进入军营,接到抗洪抢险的命令,难道能因为他是个“旱鸭子”就不执行任务吗?或是在家乡遭遇水灾时,他本身都不能自保,还能担负起照顾老幼和乡亲们的责任吗?

因安全隐患禁止孩子下水属于“因噎废食”的举措。大禹治水的理念告诉我们,一味地去“堵”绝对不是好办法,而应去“疏通”。既然让孩子们远离水源的禁令起不到良好效果,不如采用“疏通”的方法,顺着孩子们的意愿,让他们学会游泳。作为一名教师,我强烈呼吁将游泳课纳入学校教学、监督和评估机制。

在英国,游泳是被教育大纲指定的小学生必修课程,政府每年提供1.5亿英镑改善学校的体育设施。在我国,山东省近日也由财政拨付400万资金,用于推行游泳夏令营。

温室里永远长不出参天大树。既然许多学校都斥巨资修建了高标准的操场、篮球场、羽毛球馆等场所,也可拿出一部分资金修建游泳场地,在学校课程中,固定增加每周一节的游泳课。学校应让专业的游泳教师负责教学。若某学校没有专业的游泳教师,可以向外聘请专业教练来校指导教学,或者邀请志愿者加入。

學校还可以利用每年放暑假的前一周,在小河或大海边统一上游泳实践课,要求家长陪同、协助。在此过程中,老师向学生强调安全注意事项:第一,在下水前选好安全、便于上岸的位置。游泳很耗费体力,如果上岸地点选在陡坡或者水流湍急之处很危险。第二,要选择没有水草的地方作为游泳区域。若孩子游泳时被水草缠绕住手脚,后果不堪设想。第三,孩子下水要带好游泳圈,在水中出现抽筋、耗尽体力等任何意外,游泳圈能在救援者来到前为孩子赢得宝贵的时间。

俗话讲“淹死的往往都是会游泳的”。会游泳的孩子容易大意,加上他们不熟悉水下环境,导致出现意外时无法及时自救。这要求老师不仅要在课堂上讲理论知识,而且要在水源边讲实践经验。由于季节、天气、城乡间存在差异,我建议游泳实践课都选在夏季,南方地区可把时间段延长一些,并在暑假里集训一周到十天。游泳实践课应像军训一样要求严格,避免将来付出生命代价。

(作者系山东省禹城市伦镇堂子街学校高级教师)

责任编辑:王悦

猜你喜欢

游泳圈水源游泳
游泳圈大涂鸦
保护水源
南水源头清如许
“长”大的游泳圈
听说你要去游泳 “妆”一下吧!
胖胖一家和瘦瘦一家
松紧游泳圈
寻找水源
游泳时小腿抽筋了
游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