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心“预设”让阅读教学“生成”实效
2019-09-10赵红敏
赵红敏
摘 要:《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往往是多元的。因此,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性。”因此,教师的课前预设的充分、合理显得尤为重要。如何在个性张扬、异彩纷呈的生成性阅读教学中引领学生学习语文呢?笔者以为课前精心预设,注重文本生长点的挖掘,就能实效性地引发生成,预约精彩,从而构建魅力四射的实效性课堂。
关键词:阅读教学;实效性;生成;预设
《语文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要求:“教师应转变观念,更新知识,认真钻研教材,精心设计教学方案,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精心设计教学方案”其实就是要求教师在课前进行更加充分的课前预设。其实我们预设的对象一个是文本,另一个则是学生。在阅读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抓住文本关键处、点题处、矛盾处、悬念处等细细体味探究,实现深度思考,在比较、联系中感受语言文字背后深刻的思想内涵、丰富的情感因素、细致的心理活动、生动的语言特点。
一、互动对话
《语文课程标准》引人注目地提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关于文本的平等对话互动的过程,是一种彼此解读的过程,也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阅读教学中对话是多向性的,“对话不仅是师生之间的一种交往方式,更是弥漫、充盈于师生之间的一种教育情境和精神氛围”。对话的氛围是阅读教学充满活力的基础。只有对话,才有学生的自由的思想和大胆的表达以及灵感的闪现,才有认知、情意方面的动态生成。因此,在关注生成的阅读教学中,我们始终要以对话者的身份和学生同读共享。
《凡卡》教学片段:
师:爷爷能收到这封信吗?为什么?
生:不能,凡卡没有把地址写清楚。
生:凡卡没有贴上邮票,信是寄不出去的。
生:凡卡没有写清楚地址,也没有写上邮编,所以爷爷是不可能收到这信。
(师正欲小结,一学生突然站起来。)
生:能。
师(突如其来的回答令之一愣,接着鼓励他):说说你的想法。
生:如果邮递员认识凡卡的爷爷,爷爷就能收到这封信。
生:不可能。哪有这么巧的事?
生:这也太离奇了吧。书上不是说“邮递员喝得醉熏熏的吗” ?
生(反驳):老师说过,文学作品是可以虚构的,不是还有句话叫“无巧不成书”吗?即使爷爷收到信,凡卡回到乡下,也未必能过上好日子。(其他学生信服地点了点头。)
师:如果爷爷收到这封信,凡卡的处境会怎样呢?
(生略一沉思,又纷纷举手发言。)
生:如果凡卡回到乡下,生活虽然苦了点,但不挨打挨冻,总会快乐些。
生:我想,凡卡回到了乡下,爷爷养不起他。善良的马车夫收留了可怜的他,凡卡成了一名小车夫,在冰天雪地里日夜不停地为日发略维夫老爷拉运货物。
生:我不同意。凡卡回到乡下也许会挨饿,因为爷爷是个守夜人,生活很穷困。如果不是穷得活不下去,爷爷也不会把凡卡送到莫斯科去当学徒。
在对话中,教师作为平等对话中的“首席”,引领学生走入文本,在民主的氛围中主动地质疑,自由地争论,自主地交流,在互动中相互启发,开阔思路,气氛活跃,轻松愉快。在对话中,学生不仅受到了语言文字的训练,想象能力和挑战精神也得到了培养。
二、解读留白
文本中有很多“留白”,留白能使作品充满想象的空间,充满着蕴藉之美。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挖掘,充分预设,相机引导学生去解读留白。此举往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三、适度延伸
在文本的阅读过程中,教师要充分把握教材特点。可以由文本的某个点加以生发,适当勾连拓展,给学生提供机会,很易激起学生的思维波澜,促使新知的生成。
四、抓住契机
课堂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有很大的不确定性。我们如果善于抓住偶然性的情境,因势利导,必将生成那“无法预约的美丽”。
五、在矛盾处
文本中有许多看似矛盾的地方,在教学中要抓住这些矛盾点实施点拨,让课堂迸发出智慧的火花。青岛的曹君老师在教学《大自然的秘密》一课时,就有了下面的教学设计。向导对小幼龟的漠不关心与后来的“我们的向导赶紧脱下头上的棒球帽,迅速抓起十数只幼龟,放进帽中,向海边奔去”,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教师引导大家体会向导的话语:“叼就叼去吧,自然之道,就是这样的。”从而让学生弄明白了蕴含在文章里的大自然的秘密——弱肉强食。文本的矛盾是作者巧妙构思的外显,及时准确地抓住这些矛盾点,就能牵一发而动全身,让课堂精彩起来。
笔者在教学中,也经常留心课文中看似矛盾的地方。如《松鼠和松果》中小松鼠不舍得把自己喜歡吃的松果全吃掉;《月亮的心愿》中月亮前后矛盾的愿望;《小壁虎借尾巴》中小壁虎的尾巴失而复得等。在指导理解和朗读这些课文时,只要一个设问,就能产生“一石击破水中天”的效果。
总之,预设是前提,生成是关键,实效是核心。精心预设,预约精彩,不仅是一种教育的科学,更是一种教育的艺术。课堂上,只要教师能善于营造和谐、愉悦的氛围,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有问题随时提出,有感受随时发表,教师因势利导,抓住疑点、重点、闪光点,通过师与生、生与生的交流互动,碰撞出思维、情感、认识的火花,从学生的质疑问难和独特体验中发现学生在知识、情感和心理上不断生成的需要,并对自己预设的教学作出富有创意的调整,那么,我们阅读教学一定能收获无法预约的“生成”精彩。
参考文献:
[1]姜瑞芬.生成:预约的精彩——《火烧圆明园》课堂教学艺术赏析[J];新课程学习(社会综合);2009年07期.
[2]刘桂香.让预设与生成美丽邂逅[J];中学教学参考;2010年2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