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实施人文教育

2019-09-10尚军

高考·上 2019年3期
关键词:人文高中语文素养

尚军

摘 要:随着我国素质教育改革不断深化,高中语文人文教育重要性也日益凸显。高中语文人文教育的重要任务在于夯实学生的文化基础,即增强学生文化积淀、培养学生人文情怀、提高学生审美情趣。本文即主要通过分析高中语文教学中人文教育的现状,进而对相关改革途径做了简要论述。

关键字:高中;语文;人文教育

一、高中语文人文教育现状分析

1、过度重视基础能力教学

阅读理解、诗词背诵、字词教学等是高中语文的基础教学,也是帮助学生夯实文化根基的有效措施。现目前,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诸多教师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其往往都十分重视基础性教学,但对思想性、艺术性、情感性等人文教育却不甚关心,这就导致很多学生虽然考试成绩相对出众,但自身的文化底蕴却略显不足。

2、人文教育与现实脱节

人文教育作为促进个体人性境界提升、理想人格塑造以及个人与社会价值实现的教育。在人文教育过程中,我们既然大力学习弘扬传统优秀文化遗产,同时也应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立足现实实际培养与现代文明相契合的人文素养。然而在高中语文教学中,部分教师却没有认识到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之间的内在联系,也未能将二者进行有效的融合,这就导致了人文教育与实际脱节。

3、审美教育缺位

审美教育是运用自然界、社会生活、物质产品与精神产品中一切美的形式给人们以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教育,以达到美化人们心灵、行为、语言、体态,提高人们道德与智慧的教育,同时审美教育也是人文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实施人文教育,自然也不能忽视审美教育的有效渗透。然而据实际而言,我国高中语文教学课堂的审美教育大多都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例如很多高中语文课堂都存在的审美教育程式化的问题,即教师总是按部就班、照本宣科的进行审美教育,仅仅让学生知道了“美”,但却不明白“什么是美”。总而言之,高中语文审美教育的缺位正严重影响着人文教育的实施效果。

二、高中语文人文教育实施策略分析

1、充分挖掘教材中的人文精神

高中语文教材作文教学活动的第一手资料,充分运用教材、深入挖掘教材中的深刻内涵是新时期高中语文教学重要任务。自然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实施人文教育,也应该立足教材、活用教材,并在挖掘教材中的人文素材上狠下工作,努力将人文教育与基础教学融会贯通,从而全面提升教学质量。

2、巧用留白教学,培养学生批判精神

文学批判精神是学生人文素养最基本的表现,也是学生核心素养的外显形式。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实施人文教育,教师就应该让学生养成独立思考、辩证分析、勇于批判等科学精神。为了在语文教学活动中有效引导学生进行辩证分析,教师就应该采用留白教学方法,为学生留下充足的思考空间,并切实以问题为导向,促使学生沿着问题线索独立探究思考、辩证分析、大胆批判。譬如在教学《雨巷》时,问了让学生进行深入阅读并深刻剖析的内涵。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先进行自由阅读,并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如教师可以向学生提问:仔细阅读诗的开头一节“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我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地,结着愁怨的姑娘”,作者“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的姑娘”,这是否意味着作者充满希冀呢?在上述问题的引导下,学生就能够进行深入的思考探究,同时也能够更加深刻的理解,作者心中所怀的落寞、惆怅情绪和一丝微茫的希望。通过此教学方法,就能够有效培养学生良好的文学批判精神,从而增强其文化素养。

3、开展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

正所谓,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诚然,实践活动不仅对于学生理解学习知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时也对学生文学素养提升具有积极作用。在高中语文人文教育过程中,如果仅仅依靠理论教学,那么就会使人文教育显得单薄无力。在教学实际中,为了夯实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学生良好文化能力,教师就应该积极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探究活动,引导学生通过动手、动脑、动口进行实践活动,以此人文教育效率。在高中语文教学实际中,教师可以组织开展生活化教学,让学生将文章的中的情境类化为生活中熟悉的情境,并进行实践操作,如此不仅能够有效提升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同时也能够促使学生将传统文化与现实联系起来。

4、开展文化活动,增强学生的文化内涵

厚植文化根基是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是实施人文教育主要目标。在新时期的高中语文人文教育中,教师就应该切实开展文化活动,以此增强学生的文化内涵。例如在教学《荷塘月色》一文时,教师首先可以组织学生认真阅读课文,让学生深刻领略文章所描述的美景。在此基础上,教师还可以组织开展朗诵活动,让学生选取文章中优美的段落进行朗读比赛,从而有效增强学生的文化素养。除此之外,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作文写作比赛,即要求学生结合生活实际写一写“生活中的美”。这样就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人文素质。

5、实施情感教育,增强审美体验

切实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是人文教育的主要内容。审美体验是我们面对美好事物的精神享受,这是一种透过心理反馈机制所获得的情感体验。在高中语文人文教育中,为了有效增强学生的审美能力,教师就应该采取情感教育措施,使学生获得更佳的情感体验。例如在教学《故都的秋》时,为了真正让学生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教师大可先将繁琐的文章分析置于一边,而让学生充分结合自身的生活经验,深刻体会作者的思乡之情。

结束语:综上所述,随着我国素质教育改革不断深化,高中语文人文教育重要性也日益凸显。為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切实融入人文教育,在教学实际中教师就应该摆脱应试教育标准教学的束缚,营造开放包容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彼此交流自己独有的文化感受,从而增强学生的文化素质。上文我们就主要通过分析高中语文人文教育的现状分析,进而从挖掘教材内涵、实施情感教学、开展文化活动等方面做了教习措施实施策略做了相关论述。

参考文献

[1]林萍.发掘教材人文内涵,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实施人文教育[J].阅读与鉴赏(下旬),2011(5):37-38.

[2]张方慧.如何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融入人文魅力教育[J].学周刊,2015(29):83-83.

[3]张宝玉.浅析如何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人文教育[J].文理导航,2015(4):29-29.

猜你喜欢

人文高中语文素养
美在山水,魂在人文
最朴素的人文
抓住本质重理解基于素养活应用
多思少箅彰显素养
使命与担当:福建省高中语文名师“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专题研讨
使命与担当:福建省高中语文名师“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专题研讨
高中语文跨媒介阅读内容的确定
一节践行核心素养的数学拓展课
浅析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的实用性和创新性
追本溯源提升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