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高中数学核心素养下直观想象能力的培养

2019-09-10詹春富

高考·上 2019年3期
关键词:培养对策高中数学核心素养

詹春富

摘 要:在课程改革不断深入发展的今天,核心素养的培养开始一线教学中落地。其中,直观想象素养作为数学的六大核心素养之一,其在学生终身素养养成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就现有的研究来看,其大都停留在理论层面上对学生直观想象素养的培养进行研究。而本文,则从实践入手,结合高中生的直观想象能力的发展情况,探究培养其此能力的策略。

关键词:高中数学;核心素养;直观想象能力;培养对策

在立德树人背景下,教师应当以核心素养的培养为指导组织教学活动,以此使学生在获得数学“四基”和“四能”的过程中,能形成多维度的数学素养。作为数学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直观想象,其应用实现了“几何直观”与“空间想象”的有效结合。对此,在高中数学教学活动开展中,教师要重视学生的直观想象能力培养,并围绕其培养要求,采取多样的策略实施教学。

1.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直观想象愿望

在数学教学活动开展中,情境教学实现了灵活运用,其不仅可以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还可以使学生在体验情境的过程中,发挥其自主性直观建立图形与数的联系。由此可以看出,情境教学是培养学生直观想象能力的有效策略。对此,我在数学教学活动开展中,结合教学所需,采取多样方式,对情境教学进行了灵活运用。

(1)结合生活实例情境激趣

就高中数学教学而言,立体几何教学是训练学生直观想象能力的开始。立体几何其本身是不难的,但是,从图形中想象出立体模型,并结合数据对其进行分析,则困难重重。因此,为了在立体几何教学之初,就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其直观想象欲望,我结合生活内容,为学生创设了教学情境,以此引导其在体验生活的过程中,感知到数与形的联系,进而建立对数学图形直观的认识。具体来说,我在立体几何教学之初,利用多媒体向学生直观地展现了布达拉宫、泰姬陵等图片,以此引出立体几何,使学生在生活建筑物的引导下,对立体几何建立一个感性的认知。接着,我以修建房屋为例,向学生讲述立体几何的应用,以此使其在“听故事”的过程中明确立体几何的学习价值。然后,我从图形的形状、大小、位置等方面入手,引导学生观察其位置,并进行简单的立体图形计算等。在这样由浅入深的情境体验过程中,学生不仅可以对立体几何有一个新的认知,还可以在大脑中积累一些直观实物想象的类似图形信息,为其在今后进行直观想象积累经验。

(2)应用问题情境引导探究

在生活情境体验的过程中,大部分学生会在兴趣的驱使下,产生发展直观想象能力的愿望。在教学活动开展中,培养学生的直观想象能力,单靠教师的语言讲述是不可行的。既然学生是数学教学活动的参与主体,那么,我们需要给予学生自主探究的机会,使其在情境体验的过程中,自主地大脑中建立几何图形,并对其进行分析,以此获得直观想象能力的发展。为了实现这一点,我在组织数学教学活动的时候,一般会结合立体几何内容,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以问题点燃其思维,以问题引导其想象。以正方体截面为例,在教学活动开展中,我结合研究内容,以问题串的方式为学生创设情境,如:截取正方体,如果所获得的截面是一个三角形,那么,你有多少种截法呢?除了可以获得三角形之外,你还可以得到哪些多边形呢?我们是否可以截出一个正五边形呢?如何截取呢?是否可以截取出一个超出6条边的多边形呢?要如何截取呢?能否截取一个面积最大的三角形呢?……在这样一个个问题的引导下,学生会对该正方体进行猜测、作图、分析等,从而在思维不断深入发展的过程中,自主地在大脑中建立画面,获得直观想象能力的发展。

2.变革教学方式,提供直观想象的机会

在现代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各种数据与图形的处理该方式早已实现信息化。新课改要求教师在教学活动开展中,把握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优势,实现其与学科教学的深度融合。尤其在高中数学教学活动开展中,应用现代信息技术,不仅可以将抽象晦涩的数学知识直观简单地展现在学生面前,还可以使学生在复杂问题简单化、静止问题动态化的过程中,实现直观想象能力的发展。因此,我在组织数学教学活动的时候,就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作用,转变传统的教学方式。一般情况下,我会灵活运用超级画板、交互式电子白板、ppt等,以相关的软件将静止的图形动态地展示给学生,将复杂的数据清晰地呈现出来,以此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直观想象。以频率分布直方图为例,我在教学活动开展中,对所给出100户用水量数据,利用Excel表格功能进行整理,并制作出图表。在图表展示的过程中,学生通过图表与数据的对比分析,很容易获得直观的冲击,同时快速地从图表中搜集有价值的数据,如此有利于其掌握数形结合思想。再以对数函数的图形为例,对于抽象思维不发达的高中生来说,掌握a>1和0<a<1这两种情况下的函数图形是较为困难的,分析其特征更是困难重重。面对这种情况,我在组织教学活动时候,利用几何画板,动态地演示随着a的变化,对数函数图像的变化情况,以此使学生在动态的观察过程中,自主发现规律,进而扎实理解基础知识,同时在大脑中建立图形的动态变化画面,实现直观想象能力的发展。

3.拓展教学内容,掌握直观想象方法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数学教学活动开展中,要想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直观想象能力,需要教师打破知识的限制,教给学生直观想象的方法,以此使其在方法的掌握和运用下,潜移默化地获得直观想象能力的发展。

(1)内容自身的拓展

众所周知,教学内容是教师组织数学教学活动的参考,其一般需要以教学内容中的数学概念为基础,引导学生在理解的过程中,对其建立深刻的认知。但是,受个性差异的影响,学生在理解概念的过程中,往往会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面对其有不同的理解,同时生成诸多的问题。我在面对这种情况的时候,则在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指导下,先尊重学生的个性理解,接着根据学生所生成的问题进行拓展延伸,以此帮助学生实现思维的拓展。以代数类问题为例,我在组织教学活动的时候,一般在数形结合思想的指导下,将数与形结合起来,引导学生经历猜想、分析等过程,自主想象建立数学模型,从而建构图像特征,解决问题。而且,在此过程中,学生的直观想象能力也会在一定程度上获得发展。

(2)内容理解的拓展

初中阶段的数学知识是高中阶段的基础,在初中数学教学活动参与过程中,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有所理解,但是,其理解尚停留在表面,此时需要教师引导其拓展理解。以高中数学中较为典型的影子问题为例,其涉及到了三角函数、数量关系等知识,这是学生在初中阶段就理解的。但是,在高中阶段,教师需要透过问题引导学生发现其本质,如此才能深刻地理解问题。在拓展理解的过程中,我一般以问题为切入点,引导学生在对比分析中建立数学模型,以此建立运动轨迹,从而形成空间几何图形。在如此教学中,学生不仅可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还可以在思维深入发展的过程中,获得直观想象力的发展。

总之,在核心素养培养要求的指导下,教师在高中数学教学活动开展中,要立足直观想象能力的培养要求,结合教学所需,运用多种手段创设情境,以此点燃学生的直观想象兴趣,接着把握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相融合的时机,直观动态展现知识,引发学生的探究,同时还要拓展教学内容,引导学生的思维深入发展,借此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获得直观想象能力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罗建雄.新课改下高中数学直观想象教学[J].华夏教师,2018(08):57.

[2]张濡川.高中数学教学中直观想象素养培养策略研究[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8(04):61.

[3]郭立祥.基于高中數学核心素养下直观想象能力的培养[J].中学数学研究(华南师范大学版),2017(20):2+1+7.

猜你喜欢

培养对策高中数学核心素养
信息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浅议
公安专业学生计算思维能力培养对策初探
创新发展背景下的高职本科人才培养对策
对我国文化经纪人的素质培养探讨
高中数学数列教学中的策略选取研究
调查分析高中数学课程算法教学现状及策略
基于新课程改革的高中数学课程有效提问研究
数学归纳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