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探规则意识培育下如何指导家长开展家庭教育
2019-09-10丁雅
丁雅
摘 要:在社会之中,规则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它是大家需要遵守和履行的基本内容。从教育的角度看,规则意识涉及到两个方面,一个是学校,另一个是家庭,二者都承担着培养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学习”的规则意识。本文将从规则意识培育视域出发,在家校共育的视角下对于如何指导家长开展家庭教育提出相关的看法。
关键词:规则意识;家校共育;教育培养
【中图分类号】G7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19)32-0009-01
规则意识是促使学生健康成长必须要具备的一点,随着信息社会的迅速发展,学生已经可以从更多的渠道接受来自校园环境和家庭环境之外的信息,这使得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以使得他们在过滤和吸收众多的社会信息中保持健康的三观显得尤为重要。小学阶段是学生身心成长的重要阶段,我们在教育中应当立足小学生可塑性强的特点,联合学生家长加强对其良好习惯的培养,促进学生的全面成长。
1.规则意识的概念
规则意识是一种来自学生内心的,具有极强自主性的行为意识,它具有一定的约束性,可以矫正学生在日常中的错误行径。因为是一种潜意识行为,所以规则意识的约束作用是建立在学生自愿的基础上展开,它让步于学生的成长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发展,主要集中在学生观念及认知的校正上,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有十分出色的辅助作用。
2.指导家长培育学生规则意识的策略探讨
(1)基于規则意识指导家长展开教育行为
父母是孩子的监护人,也是孩子的引导者,他们在学生的人生中所扮演的教育角色甚至更甚于教师,如果说学校是学生的知识启蒙,家长就是学生的知识深化,两者均承担着共同的教育职责,都对孩子未来的成长道路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传统的教育观念中,学校常常被当做教育的主体,家庭教育则是被忽视的一方,这种观念显然影响到了学生的成长与发展间的协调性。
通常来说,孩子的品质与个性的塑造来自于家庭,认知与思想的传递来自于学校,如小黄在本班的日常表现良好,无论是学习还是纪律方面都是好学生的形象,但一次从家长的口中得知,该学生在家中个性张扬,家长由于长期在外,缺乏家庭规则意识的培养与行为的管理,导致其形成了学校与家庭间的“两面性”。班主任眼中的“好学生”缘何会成为家长眼中的“调皮鬼”,这就是传统教育观念在作祟,家长将教育责任归咎于学校,而自身却并不注重学生规则意识的培养,出现这样的情形实属必然。因此,教师要引导家长扮演起“教育者”的角色,引导家长摒弃传统的“以罚代教”的育儿理念,更加突出养成教育,要以身作则,培养学生正确的观念认知。
(2)与家长积极沟通,加强家长的教育水平
针对于小学生的规则意识培育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规则意识的培养本身具有生活性、融合性、细节性的特点,教师要帮助家长提升自身的教育素养,让家长谨记在日常的生活中时刻注重“言传身教”的教育宗旨,在处事态度、做事方法、思维方式等方面,都需要给自己的孩子带来积极的影响与引导,形成以父母为参照的潜意识。比如,学生小明在班上表现平平,性格也比较孤僻,无论是学习还是遵规守纪都仅能勉强达标。为更好的解决好小明的现状,采取了针对性的谈心、引导及鼓励,经过一段时间的磨合,其学习与规则意识有所提升,也逐步融入到集体生活中。在实施教育的同时也从侧面了解到,小明的家庭并不富裕,家长工厂上班,能够与小明交流的机会很少,因此在家庭教育中格外严格,稍有不慎便会面临“严厉”教育,严重影响了其心理成长。为此,班主任多次与家长建立沟通,引导家长实施科学的教育,在制定规则的同时也要言传身教,为学生树立榜样,构建和谐的家庭氛围。
(3)让家长积极参与学生的校园生活
在小学生规则意识的培养过程中,学校与家庭都是不可或缺的教育主体之一。学校可以利用校园规范中的优势,立足学校、班级等平台及载体,积极开展了“标兵评选”、“最美家庭”等活动,同时,本班也根据实际开展了“家校一日行实践体验活动”主题活动,让家长以视频录制的方式,将学生在家的行为表现制成小视频,并轮流在班级进行展播,同时班级还邀请学生家长通过视频参与及现场参与的方式,加入到学校的教育氛围之中,让学生不仅在学校中获得参与感,更在家庭活动中进行自我的约束,通过两种环境的协调配合,将学生的规则意识发展融合到一起,真正做到教育一致和学用一致,以此发挥家校共育的教育职能,实现学生规则意识的成型与家校双向的拓展。
3.结语
规则意识是提升人格素养的关键,对于其教育价值的发挥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尤其是当前社会文化多元背景下,良好的规则意识养成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促进和谐社会风气的形成,为小学生素质的健康发展奠定基础,教师在教学中应该积极引导家长,和家长互动,以此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从而获得全面的成长。
参考文献
[1]孙玉国.学生文明行为习惯的培养策略[J].甘肃教育,2019(07):39
[2]曾少环.德育教育从培养学生的行为习惯开始[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01):69
[3]桑朗泽里.家校合力培养学生规则意识[J].新课程.教师,2011(07):119-120
[4]赵晓.探究小学生规则意识的培养路径[J].成功:教育,2018(022):73-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