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问题式教学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2019-09-10陈薪宇

高考·上 2019年3期
关键词:问题式教学高中地理

陈薪宇

摘 要:高中地理教育定位突出,意义重大,其实践对于学生成长有突出帮助。地理本身和人生活息息相关,但其本身的特点也决定了常规教学方式带来的效果比较枯燥。为了缓解这一问题,提高课堂教学气氛,就需要用问题教学法,营造活跃的课堂,使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当中,提高对地理知识的理解能力、使用能力。

關键词:问题式教学;高中地理;教学办法

前言:高考制度的改革使得地理学科成为了广受关注的话题。地理是文综学科当中理性思维、逻辑性思维最为严谨的科目。为突出学科价值,就需要在满足现阶段教育要求的基础上创新与优化教学思路,提高教学成效。本文将以此为背景,提出问题教学法的应用思路。希望能够在发挥积极作用的同时,合理使用问题教学办法,基于客观性角度出发,提升高中地理教育有效性与效率。

一、问题教学法使用意义

(一)培养学生思考探究能力

问题教学法中,教师提出问题,学生自行找出答案。学生将问题作为参照点,主动探究、主动摸索,自主学习知识。这种做法无异于很好的加强了学生的独立思考与自主学习能力,其在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当中作用十分突出。学生在解答实际问题的过程中,问题解决、处理能力得到了全面强化[1]。

(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传统地理教学中,课堂教学是教师的独角戏,学生缺少渠道参与其中。学生机械式的记忆知识无法保障学生的学习有效性。压抑的课堂氛围无法保障学生性格与思维的锻炼和拓展[2]。问题教学将课堂还给了学生,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确立。这种教学方法不论是活跃课堂还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都有很好的效果。

(三)增强师生互动

问题教学法实际上强调的就是师生之间的密切互动。教师需要为学生创造能够拉动学生兴趣点,使学生产生向往之情的地理课堂。当然在教学中,教师也要配合幽默风趣的语言,与学生建立密切的沟通和互动。以此为基础,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合作、解决问题便会非常顺利,很好的保障了地理课堂质量、地理课堂气氛。学生的交流能力、沟通能力得到了充分加强[3]。有助于使教师更好的了解学生当前的学习能力,为后续教学活动提供经验与部署思路。

二、高中地理对问题教学法的应用

(一)创造生活情境

问题教学法的应用需要先行为学生创造合适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参与到问题讨论当中。当然问题的提出难度不大,如何让学生产生兴趣,主动思考问题才是最为困难的问题。只有在学生的关注点放在了问题当中,并且能够主动探究、主动思考才能够保障教学效率、教学有效性。教师需要注重对课堂教学的考虑,把握与平衡实际,关注学生感兴趣项目和问题,结合学生平时的关注点,找出契合学生兴趣的问题,这样才能够创造更富有吸引力的课堂。如学习《山地的形成》一课的时候,教师可以先行使用多媒体播放山地形成动画,使学生明白山地形成原理,随后提问学生:在看完视频以后,同学们有没有理解山地是怎样形成的。此时学生回到:地壳板块运动。教师此时继续追问:那么大家请分析一下,地震和山地形成有何关系。学生在这种与生活密切相关问题的引导下,纷纷陷入思考,进行了讨论。活跃的课堂气氛很好的保障了学生的学习水平、学习质量。

(二)课堂自主探究

提出问题以后,教师不能直接给出答案,教师所要做的第一件事情是调动学生学习热情、学习积极性,使学生能够主动残月合作研讨和探究当中,确保学生之间能够充分合作、充分沟通。当然教师在这一过程中也要充分考虑每一名学生的不同和特性,重视学生问题解决能力与思考能力的锻炼。如学习《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的时候,教师在讲解这部分知识点的时候,很多学生实际上并不感兴趣,并不能想到荒漠化的后果以及对人类的负面影响。对此教师可以在课堂中先播放一段荒漠风沙的场景,学生在观看视频的过程中感受到了大自然的残酷。随后教师可以提问:大家是否知道我国沙漠地区、荒漠问题的每年扩大面积。学生在面对这个问题的时候纷纷摇头表示不知道。随后教师继续跟进问题提出:事实上每年我国都有很多地区陷入荒漠化,近些年频频出现的沙尘暴就是证据。学生此时内心受到了震撼。教师继续说道:如果我们不采取任何行动,那么很有可能在未来的某一天我们就只能生活在沙漠当中。随后教师提出问题:同学们请思考如何才能够减少荒漠化推进,完成荒漠化问题的治理。学生从刚才的震撼中走出,纷纷开始构思,有的学生说可以种树,不断扩大绿化面积,有的学生说可以开挖河道将河道引入到荒漠化地区,改善当地生态环境,打造绿洲生态效果。该过程不仅有助于锻炼学生的思考能力,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环保意识。

(三)增加师生互动活跃课堂气氛

使用问题教学法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围绕学生的实际情况,调动学生气氛,使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到与其他学生的互动,和教师的互动当中。在实践中探索,在探索中自主完成地理知识的吸收。教师可以用游戏、抢答等方式提高互动频率、互动效果,保障学生对学习产生足够的向往与兴致,最大化问题教学法的作用。如学习《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学习这一课的时候,教师就可以提出这样几个问题:为什么我国东北地区农业发展良好;我国东北地区的土质、水文条件对于当地农业的影响意义;现阶段我国东北地区在农业发展中遇到的困境和问题。这些问题都能很好的调动学生的套路热情。此时教师可以安排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参与到课堂讨论当中,每一名学生都在抒发自己的见解与理解,在互动的过程中,吸收与借鉴他人的理解与看法。学生在讨论中加深了知识点印象,明白了东北地区农业发展的优势与弊端。

结语:问题教学法的应用能够顺利的完成学生素质培养,教学体系完善。教师在实践中需要围绕学生实际情况、实际条件,以遵循客观规律为主导,以完备化、科学化的方法推进问题教学方式,保障地理教育质量。这么做的意义不仅在于能够提升高中地理教学质量,同时也能够使学生对学习产生新的向往。

参考文献

[1]邓承美.高中地理高效课堂的构建[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07):93.

[2]种桂芝.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的导课艺术[J].学周刊,2019(22):116.

[3]王瑞峰.高中地理课堂提问设计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9(17):132-133.

猜你喜欢

问题式教学高中地理
问题式教学:我的一方“实验田”
试论语文课堂上的问题教学法
浅谈初中科学问题化教育模式的开展
新课改理念下高中地理课堂语言策略的研究
理论结合实际,创新高中地理教学
回归生活实际的高中地理教学研究
关于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效果提升的具体分析
问题式教学, 串起化学课堂的精彩
实例研究高中地理微课制作的相关策略
探讨如何构建高中地理双动两岸的教学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