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互联网大数据背景下思政课教育模式

2019-09-10曹珊珊

青年生活 2019年34期
关键词:思政课程机遇与挑战

曹珊珊

摘要:高校是思想政教育工作的主阵地,承担着培养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重任,随着互联网大数据的发展,给高校思政课带来很大的发展机遇,同时也面临着些许挑战,如何正确应对发展机遇,正面挑战,是当下高校思政课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本文从互联网大数据背景下高校思政课的变化、面临的挑战及革新措施几个方面进行思考,浅谈高校思政课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互联网大数据时代,思政课程,机遇与挑战。

据《中国互联网发展报告2019》显示,全国91%的互联网宽带用户使用光纤接入,居全球首位。互联网的发展为高校的思政教育带来新的变化,同时也给高校思政教育提出新的挑战,如何正确利用大数据分析学生特点,针对学生特点提出即时有效的教学内容,切实让思政课变得鲜活起来,成为众多高校思政課程面临的重点难点工作。

一、互联网大数据背景下高校思政课的变化

1、教学资源内容更加丰富。传统高校思政课理论教育内容仅限于课本,表现抽象性、理论性、枯燥的文本知识,很难满足学生对多样化信息的强烈需求,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尤其是云空间、云存储的出现为思政课理论教学提供了广阔的平台,思政课理论内容变得丰富多样,不再仅仅局限于文字表述,也有了更为直观的可视化的教学资源:热点新闻、微视频、慕课,让课程内容变得丰富多彩,学生能更为直观感知教学内容,极大地提高了课堂的时效性。

2、学生的自学习能力得到提高。学生接受教育信息的方式不再局限于课堂教育,而可以通过各种网站与平台主动搜寻自己所想要的信息,对所搜寻到的信息加以整合,进一步加深课堂知识的理解。教师提前在教学平台上或网络上发布讨论主题,让每一位学生都参与讨论发表观点,教师在课堂上对网络或者平台上的信息进行点评总结,实现互动。通过网络或平台的讨论,加强了师生间的互动,也提高了学生自我学习能力。

教师的主导地位被削弱。高校思政课的教学目的不仅局限于课本知识内容传授,更重要的是要引导和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这就更多地需要教师能够在教学过程中随时与学生进行知识传递和情感交流,通过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与学生进行心灵的碰撞与对话”。互联网背景下的网络学习环境特点是开放、共享、平等。学生可以根据自我需要,自主选择学习资源;也可以自由发布信息、观点,具有平等的话语权;甚至可以自主决定参与学习时间的地点或者自由终止学习时间、与教师的互动。在这个背景下教师无论在教学内容、教学时空管理、教学途径方法不再具有掌控性,教师的权威性受到了挑战,主导地位被削弱。

二、高校思政课在互联网大数据背景下面临的挑战

互联网背景下的高校思政教育既充满了机遇,也面临严峻的挑战。首先,垃圾信息侵袭思政教育的受众群体—学生。互联网背景下各种信息良莠不齐,难以进行严格的筛选与有效监控,网络信息鱼龙混杂,稍有不慎便被各类垃圾信息及西方的西化分化中国的腐朽价值理念侵害,使得三观还不完全成熟的大学生群体受到侵蚀,使其行为失去约束力、社会责任感缺失、道德良知泯灭。其次,网络的互动,一方面让学生积极参与网络话题互动,提高发言积极性,但是同时也让部分学生隐藏了真实的自己,出现言行不一致的情况;而一部分学生在网络上频频发言,但现实生活中却不善言谈;网络可以为学生提供很多比较新颖的观点,但是这些观点不完全正确,学生不具备分辨真伪能力,全部据为己有。再次,互联网背景下学生掌握的有效信息有时候会多于教师,学生的学习时间地点教师掌控力度不大,其主导性逐渐被削弱。教师面对参差不齐的海量信息,需具备数据处理能力,才能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加强思政教育的针对性、即时性和有效性。因此教师需要做到与时俱进,提高数据处理能力,及时在纷纭复杂的数据里面发现问题、处理问题,这是互联网大数据时代高校思政教育的重点工作,也是难点工作。

三、互联网背景下高校思政教育工作革新措施

1、加强校园网络育人功能。高校要利用校园网建设实现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路径。首先建设具有生命活力的校园网站。让校园网站鲜活起来,才能吸引大学生群体的关注,才能达到教育的目的和良好的教育效果。高校各级思政教育工作者应当积极参与校园网站建设,主动从当代青年学生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设立专门版块,加强互动,通过即时互动可以反馈同学们的所思所想,可以更好地向大学生群体提供服务。其次,提供相关的信息辨别技术,帮助大学生群体去辨别纷杂的网络信息,提取真实信息,拒绝虚假信息。

2、建立专门的综合数据平台。高校应当与专业的数据研究机构进行合作,成立学校数据搜集研究中心,建立数据共享管理平台。数据搜集研究中心必须整合校园教务系统、图书借阅系统、学工管理系统、宿舍管理系统、校园一卡通平台、学校主页等校园生活、学习方面的分散数据信息;同时,还要对思政课的在线开放课程、精品资源共享课、微课、云课堂、APP、时事热点专栏、微信公众号等大学生在专门的思政课网络教学资源平台上的学习活动数据进行采集与统计。通过数据平台,思政课教师能够通过数据信息,及时了解学生群体的相关信息,可以对课堂教学内容进行调整,更有针对性的开展教学。

3、转变以往的教育模式。互联网时代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他们在教学资源中的地位都是平等的,各种互动、互相学习共同提高成为现实,共同在繁芜信息中寻找答案。而这恰对思政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工作要求,需要思政教育工作者放下架子,认真倾听学生心声,真诚沟通与交流,获得信任与信赖,获得最为真实的思想动态,真正的帮助学生获得思想境界和道德水平的提高。另外,思政教师需进一步提高自己的数据分析与处理能力,通过相关的网络技术、数据库、统计学等方面的培训,挖掘在互联网大数据背后的思政教育规律,对学生进行具有针对性、科学性、前置性的教育引导。

互联网大数据时代已经到来,为高校思政课教育提供了发展机遇。要树立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数据意识,善于掌握、科学分析利用大数据技术,让数据变成思政教育内容的主要背景,能够让学生在互联网大数据时代自觉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不断提升自身素质与能力,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

参考文献

赵丽华 《互联网+”背景下高校思政课教育教学改革探究》,《教育教学研究》,2019年8月

李鹏、王艳杰《互联网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探究》,《新媒体思政》,2015年6月

杨秋凤《大数据时代提升高校思政课实效性的路径探析》,《鄂州大学学报》,2017年11月

猜你喜欢

思政课程机遇与挑战
浅谈独立学院思政课程的实践教学改革
“互联网+”环境下高校思政课程教学的创新与思考
对高校思政课程创新的探索
传统节日德育资源在思想政治课程中的应用
我国绿色金融在发展中如何面对当前的机遇和挑战
互联网浪潮下保险市场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大数据给财会行业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文化差异对初入国际市场的法国中小企业影响分析
案例教学法在高职思政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MOOC环境下党校图书馆应对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