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中高年级数学自主探究学习的实施
2019-09-10陈芳莲
陈芳莲
摘 要:自主探究学习是新课标所倡导的重要学习方式之一,其所彰显的即为新课改基本教学理念“学生为主体,教师为指导”。本文以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长方体的表面积》一节为例,较为系统地探讨了小学中高年级数学自主探究学习的实施。
关键词:小学数学;中高年级;自主探究;教学心得
自主探究学习是新课标所倡导的重要学习方式之一,其所彰显的即为新课改基本教学理念“学生为主体,教师为指导”。以下拟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及体会,对小学中高年级数学自主探究学习的实施作一简要探讨,冀对一线教师有所助益。
一、小学数学自主探究的落实策略
首先要指出的是,中高年级的学生经过过去的学习,已具备一定的数学基础和自学能力,而且这个阶段的学生普遍有着较强的好奇心和探索欲,自主探究的学习是符合其思维发展和认知规律的,因此,对于一些知识内容较为简单的章节,采用自主探究是合适的。当然,关键还是在于教师的引导是否得当而有效。事实上,课改后的各版本教材都更注重知识的生成思路,主要目的就在于便利于学生的探索性学习,或者说便利于教师改变传统的单纯讲授模式。以笔者所使用的北师大版来说,课改后的教材往往以问题的方式来呈现知识,无论是知识的呈现和解释,还是例题以及练一练,都很明白地体现了这一特征。教师应充分利用这样的特征,依循于教材上的知识呈现思路,为学生设计合理的学习任务,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去完成,在此过程中,教师则要和学生积极互动,做好引导和點拨,使教学活动成为新课标所倡导的“学生学与教师教”的统一。下面我们结合课例来探讨自主探究学习的具体实施过程。
二、例谈自主探究在小学高年级数学课中的具体落实
这里我们以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长方体的表面积》一节为例,该节之前刚学了长方体的认识,探索性较强又相对简单,而且包含较多的动手实践环节,因而更适合于采取新型的学习方式,大体来说属于较为典型的课例。为能清晰而简明地呈现具体的教学过程,我们在以下采取夹叙夹议的方式,导入课堂后并将学生分组就可进入课堂的主体环节,即逐一呈现任务,师生积极互动,引导学生完成任务,具体过程如下。
第一,通过多媒体呈现任务一:利用老师下发到组内的纸板、剪刀、胶带等物,大家合作,以最快的速度制作一个长、宽、高分别为7cm、5cm、3cm的长方体。教师根据各组进展适时宣布该阶段学习结束,而后结合学生的任务完成情况进行针对性教学。教学的重点是看哪个小组完成的速度最快且制作的长方体最规范,并让表现优异的小组说说本小组的方法和经验。此外,教师还可通过多媒体动态地展示用硬纸板制作长方体的方法和过程,使学生熟练掌握。
第二,出示任务二:大家一起思考并讨论,制作这样一个长方体需要用多少纸板?同任务阶段一样,教师根据各组进展适时宣布该阶段学习结束。关于这个任务,多数学生都可想到“把纸盒展开,先分别求出每个面的面积”,该任务虽然简单,但这是引出表面积概念和学生理解该概念的基础。在这一阶段的教学中,要重点强调“长方体6个面的面积之和是它的表面积”。
第三,出示任务三:在任务二的基础上思考并讨论,怎样计算这个长方体包装盒的表面积?该任务中包涵的知识点是本节的重点,但难度并不大,因为有任务二做铺垫,多数学生都能想到最简单的思路就是将分别求出六个面的面积求出,然后相加即可得到长方体的表面积,也又不少学生会很快发现,由于长方体相对的两个面相等,所以可以根据“前后两面的面积和+左右两面的面积和+上下两面的面积和=长方体表面积”。该在阶段的教学中,教师在强调这一相对简单的算法的基础上,还用结合启发模型和示意图启发学生思考其他的计算方法,比如,长方体展开平铺后的形状是两个长方形呈十字交叠在一起,那么就可先计算这两个长方形面积之和,然后减去重叠部分(也是一个长方形)的面积。这个方法一般学生是不易想到的,教师应适当提升以锻炼学生的思维灵活性,同时也加深学生对长方体特征的理解。
第四,出示任务四:思考并讨论,怎样计算一个正方体的表面积?在任务三的基础上思考这一问题就很简单了,学生会立刻想到正方体每个面相等,因此只要先算出一个面的面积再乘以6即可。
第五,出示任务五:先独立思考课后练一练中的第1、2、3题,然后组内讨论,形成一份统一的答案,看哪个小组完成得又快又好。这一任务“取材于”课后练一练,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及时巩固。教师的教学重点是习题讲评,使学生完全掌握。视具体情况还可将练一练中其他题目编入该任务,若课时较紧张或觉得任务量太大,可以留作课后作业。
综上所述,本文以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长方体的表面积》一节为例,较为系统地探讨了小学中高年级数学自主探究学习的实施。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要重视自主探究学习方式,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更好地落实新课标理念。本文一己之见,尚望同仁指教。
参考文献:
[1]薛正斌. 小学数学“自主探究、小组合作”教学模式的探索[J]. 教育实践与研究,2014(2):57-58.
[2]马延青. 关于小学数学自主探究学习模式的几点思考[J]. 学周刊,2014(2):10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