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图书资产申报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2019-09-10何雪梅唐乐

兰台内外 2019年31期

何雪梅 唐乐

摘 要:为了满足教育部和高校對图书资产管理与监控的要求,推进高校图书资产的标准化、信息化管理。以我校图书馆为例,根据图书资产数据标准及申报流程的要求,完成与资产管理系统对接,采用按批次申报、数据自动同步的方法,设计开发了基于Web的图书资产申报系统,完成图书资产的在线化、一站式申报,提高了图书资产管理效率与信息化程度,丰富了图书馆自动化系统的功能,促进了高校图书资产的标准化、信息化管理。

关键词:图书资产;系统对接;在线申报

高校图书资产是图书馆的重要资源,是图书馆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但传统上对图书资产的管理比较粗略,缺乏资产账目。随着教育部及高校对图书资产管理的要求日益严格,图书馆需要改进目前图书馆自动化系统偏重于业务管理的弊端,加强图书资产管理功能的建设。

目前对于图书资产管理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图书资产的清查上,这也是大多数图书馆图书资产管理的主要工作,但清查只能反映图书资产某一时刻的情况,无法准确反映实时情况,并且图书馆环境开放、图书流通量大的特点也不适合开展经常性的清查工作。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本文以普通图书资产的申报工作为切入点,在分析了高校图书资产申报工作特点的基础上,设计实现了高校图书资产申报系统,借助信息化手段完成图书资产的日常管理,并验证了系统的应用效果。

一、需求分析

1. 图书资产数据标准

图书资产的数据标准是申报图书资产时必须遵守的关于数据内容、格式的规定,是进行资产申报时必须遵守的基本规范,也是分析和解决图书资产申报问题的根本出发点。根据教育部关于图书资产数据规范的要求,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最终确定了27个必填的字段作为每册图书资产的数据,分为批次数据和图书数据两个部分:

(1)批次数据包括18个字段,其中资产批次号为每批次图书资产的唯一编号。每批次图书的批次数据只需要人工填写一次,然后批量添加到该批次中每册图书资产数据中,这样可减少重复操作。以我馆为例,按照这种填写方法,2018年采购的7万多册图书只需填写22个批次的数据,申报效率有了很大的提高。

(2)图书数据包括9个字段,可以从图书馆自动化系统中提取并经过转换后使用,不需要人工填写。图书编号为每册图书的唯一编号,也是资产的编号,等同于图书条码号。

2.图书资产申报流程

图书在经过典藏验收之后,进入资产的申报。图书资产的申报流程主要由资产信息填写、资产审核、财务报账三个步骤组成,下面分别描述图书馆和院系资料室的流程:

(1)图书馆申报流程。首先由典藏人员填写图书信息,然后采访人员核对后填写采购信息,接着图书馆的财务人员核对,并填写经费信息,完成后将申报信息提交资产处审核,如果审核通过,就进入财务报账,如被驳回,就退回至典藏人员处修改后重新提交。

(2)院系资料室申报流程。首先由资料室人员一次填完所有的图书资产信息,然后先提交图书馆审核后,再提交资产处审核,如果审核都通过,就进行财务报账,如果被驳回,就由院系资料室修改后重新提交。

二、系统设计

1.系统对接设计

图书资产申报系统首先要解决与资产管理系统的对接问题,否则无法完成资产申报,系统对接要保证数据传输的稳定性、安全性和速度,尽量降低系统对接的复杂性,降低实施和维护的成本。下面对对接方法的优缺点进行对比分析,选择最合适的方法,然后规划系统对接的具体流程。

(1)系统对接方法。系统对接主要有数据同步和调用接口两种方法,从技术方法、访问速度、资源消耗、实时性和安全性方面对比后,选择数据同步的方法,有以下2个原因:第一,系统间通过中间库进行数据同步的中转,系统之间只允许通过中间库相互访问,而无法直接访问对方的系统数据库,提高了系统对接的安全性;第二,系统间采用双向数据同步,保证了系统数据的完整性和一致性,并对更新频繁的数据提高同步的频率,尽量降低数据更新的延迟,弥补数据同步在实时性上的不足。

(2)系统对接流程。系统对接流程如图1所示,左边是图书馆系统结构,右边是资产处的系统结构。两个系统只负责操作自己的数据库,系统对接通过中间库完成,具体流程是各自的系统数据库先向自己的中间库同步数据,再通过自己的中间库向对方系统的中间库同步数据,最后将中间库数据同步至自己的系统数据库中,数据经过2次中转后到达对方的系统数据库。这样的对接过程只存在于数据层,与应用程序无关,提高了数据交换的速度。并且,由于上层的应用程序独立运行,图书馆和资产处只要遵守统一的数据标准,就可以各自进行独立的系统开发,而不影响对方的开发进度,提高了系统开发的灵活性,有利于进行团队协作。

2.系统架构设计

系统架构分为四层(如图2所示),采用了工作流的设计模式,用户可自行配置流程的各个环节,快速响应业务需求的变化。系统采用了模块化的设计思想,将一些通用的功能封装为独立的模块,在不同的功能中进行共享,提高了系统稳定性和开发效率,也方便了以后的维护与升级。

系统架构最下方是数据层。公共组件层提供了一些系统中共用的功能,其中数据访问组件负责与数据库的操作,经费卡接口获取财务系统中经费卡信息,系统日志组件记录用户的操作日志,批次信息组件提供资产批次信息的相关操作,图书信息组件提供图书资产信息的相关操作;业务模块层包括图书资产的申报、审批、查询、统计等业务,工作流框架主要对图书资产的申报和审批流程进行整合管理;用户界面中的WEB界面是用户申报图书资产主要的操作界面,移动端界面可以查询图书资产信息。

3.系统功能

(1)图书资产申报。负责图书资产信息的填写、修改、审核等工作。该功能可按图书编号检索图书数据,经过转换后导入到资产数据中,自动计算图书的实洋,验证数据格式和内容,用户审核后可填写审核意见反馈给申报部门。

(2)图书资产查询。通过资产批次号、图书编号、书名、部门或时间等条件查询,结果按批次显示简要的信息,用户可进一步查看每批次资产的详细信息,每册图书的资产信息也附加在图书馆的书目查询结果中。

(3)数据同步管理。负责监控数据同步任务的实时状态和查询历史记录,用户可及时发现故障,自行设置数据同步计划。

三、系统实现

1.系统实现关键技术

系统基于B/S模式,采用Linux系统中和Java技术开发应用程序,采用具有分布式事务处理功能的Oracle数据库作为中间库。在Web前端的开发上,采用了Jquery等框架保证浏览器的兼容性;针对系统数据量大的特点,采用了Ajax等异步加载技术,防止网络环境下系统对大量数据进行访问时,出现界面锁死或长时间无响应等问题,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用户体验。

2.应用效果

图书资产申报系统自2017年6月上线一年以来,图书馆共申报了69批次、15万册图书,除了图书馆以外,共有18个院系资料室也使用该系统申报了12批次、1486册图书,系统运行稳定,高效地完成了新购图书的资产申报工作。

四、总结与展望

本文首先分析了高校图书资产管理中面临的各种问题,提出了通过信息化手段解决图书资产管理的基本设想,通过详细的需求分析,确定了系统技术方案,论述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过程,最后验证了应用效果。本文所阐述的系统分析与设计方法不仅适用于本馆,对其它高校图书资产的申报工作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下一步将在此基础上,完善图书资产管理的其它功能,为图书资产的管理提供更多的支持。

参考文献:

[1]刘宏.专业图书馆图书资产的日常管理——以中国地质图书馆管理办法为例[J].图书情报工作,2012,56(S1):183-185+199.

[2]陳国刚.图书资产的清查与管理[J].图书馆界,2010(04):63-65.

[3]黄晓静.高校图书资料固定资产管理的突出问题与解决方案[J].图书馆建设,2009(10):56-59.

[4]吉翔,丁青.高校图书馆图书资产管理工作中难点问题研究[J].大学图书情报学刊,2008(02):19-21.

[5]杨莉萍.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的图书资产管理[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7(07):5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