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2019-09-10裴英霞

学习周报·教与学 2019年36期
关键词:思维能力数学教学培养

裴英霞

摘  要:随着教育现代化发展进程不断加速,让更多教师关注如何提升教学的有效性问题,以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全面发展。数学作为小学重点学科,对提高学生认知意识、促进其思维能力发展来说具有重要影响。为此教师应不断优化教学理念,以多元化方法丰富学生的数学学习体验,培养其良好的数学素养,使其逻辑思维、类比思维、直观想象及合情推理能力等得到更好发展。基于此,本文展开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对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的有效策略探析。

关键词:小学数学;数学教学;思维能力;培养

引言:

数学新课标中指出,“应以教学创新,促使学生能够初步学会运用数学思维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进而解决生活中及其他学科学习时所遇到的问题。”为此,数学教学应注重凸出学科的应用价值,使学生对数学形成正确的认识,体现数学对学生思维能力发展的促进作用。让学生通过课堂学习,了解数学的内涵,认识到数学与生活间存在的关系,加强对数学的理解与认识,进而具有学好数学的自觉性与自信心。

一、简析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的几点问题

(一)教学模式单一

新课改理念的核心是一切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小学阶段的数学学习具有基础性与应用性,教师应以生动施教,吸引学生关注,促进其思维能力的发展。但很多教师还是习惯定式讲授,以知识传递作为主要的教学模式。

(二)教学理念陈旧

新课改理念强调学生是学习与发展的主体。在数学教学中,教师不仅应关注学生的显性能力的发展问题,还应关注其思维能力、学习习惯的养成。有的教师受限于教学理念更新不及时,侧重对学生应试能力的培养,以期通过大量的习题练习,使学生具有获取高分的能力。

(三)忽视教学延伸

7-12岁是儿童思维能力、学习能力的快速发展期。该阶段的数学教学,对促进学生逻辑思维的发展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作用。但很多教师都忽视了数学教学的灵活性、拓展性,且缺乏对学生的探究能力的正确认识,给予学生实践的机会较少。

二、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作用

新课标更关注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全面培养。教师应依据不同的教学内容、知识特点设计教学环节,立足于促进学生未来更好发展的角度授课,帮助学生构建自身的数学知识体系,使其不仅思维更活跃,更具有理性分析、分步运算、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通过提升教学效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在学习中深入探究,在生活中观察、分析、汇总数学问题,在合作中共同成长。以更加多样、全面的施教方式,促进学生形成数学思维,在促进其多动脑、勤动手中开发其思维潜力。

三、数学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的策略

(一)培养学生数学学习兴趣

为发挥数学教学对学生思维能力发展的促进作用,教师应加强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可以为学生营造轻松、愉快教学氛围的方式,吸引学生的课堂注意力,使其积极参与教学。例如:在《因数和倍数》的教学中,引入游戏教学,让学生通过游戏规则找朋友,实现寓教于乐,促进学生理解概念,学会判断数量关系。这样一来,不仅课堂教学氛围更热烈,学生积极思考,也将使其与所学过的乘法知识相联系,使学生认识数学知识间的联系,提高其概括、总结的能力,促进其思维发展。

(二)注重对课堂教學的创新

为促进教学提质增效,教师应注重分析知识特点,并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以新的教学理念、授课方式,给学生别样的学习体验。例如:在《简易方程》的学习中,展开情境教学,让学生联系实际购物问题进行体验、思考;在低年级《克和千克》的学习中,分发给学生实物,使其在测量、感受中认识到2×500g=1000g=1kg,使学生在直观经历中形成抽象认识;在《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学习中,引入“翻转课堂”,让学生具有自主预习的能力等。以提升教学水平与质量为出发点,重视教学创新,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三)引导学生进行合作学习

小学生有的外向开朗,有的内向腼腆,其性格不同在遇到教学问题时也会具有不同的表现:有的学生遇到问题便能积极踊跃地质疑,有的学生则只有当老师提到才会提出。为了培养学生“求甚解”精神,提高其思维能力,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例如:在《比例》教学中,教师帮助学生进行分组,注重学习能力、性格互补,并引导其合理分工、一同学习。让学生联系百分数学习,在温故知新中合作、探讨,进而使思维在碰撞中擦出创新火花。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正比例与反比例知识,能够运用所学解决现实问题。使学生在取长补短中,思维能力得到进一步发展。

(四)重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在发挥数学教育有效性,促进学生思维能力发展的过程中,教师应注重避免一概而论式教育。为此,可以分层教学法,促进不同学习能力、思维方式的学生均能够不断向着自己的“最近发展区”迈进。例如:在《扇形统计图》的教学中,教师可将班级学生依照综合能力进行分层,设置多层实践性任务,提高教学的针对性、适宜性。进而促进材施教的落实,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能力。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能力,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绝非一朝一夕之力。作为小学数学教师,在实际教学中,一方面应具有与时俱进的创新意识,将数学教学与学生的兴趣爱好、思维发展、学习特点相结合,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另一方面应体现出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使其通过数学学习具有自主思考、协作互助、深入探究的能力,使其思维在数学学习中得到不断提高,体现出数学学科的育人价值。

参考文献:

[1]高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的策略分析[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9(1):15.

[2]孙芳.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9(6):15.

[3]马生彦.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J]. 课程教育研究,2019(5):3.

猜你喜欢

思维能力数学教学培养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对数学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认识
基于学生主动学习意识培养的数学教学方法研究
注重交流提升数学学习广度和深度探讨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
数学教学中“量感”的教学探究
创新人才培养理论研究现状及未来研究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