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区域地理教学为例的区域认知素养的培养

2019-09-10岳红岩

学习周报·教与学 2019年36期
关键词:人教版课本区域

岳红岩

摘  要:学生的区域认知素养指代学生对不同区域的预判、分析和认知能力,能否通过地理环境的不同而分清不同区域与其对当地人文环境的影响,十分考验学生与教师的地理学习能力。教师如何在区域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区域认知能力成为现在地理教学的一大热点。对于地理教学来说,锻炼学生形成高效准确的区域分析思维有利于实现未来地理教学的新发展。

关键词:高中地理教学;区域认知;地理素养

引言:

区域认知素养是地理素养中的核心要素,具备良好的区域认知能力有利于在地理科学领域掌握地质区域性。教师在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方面,应不断总结经验,开拓创新,从而帮助学生更高效地学习领悟到地理区域认知的精髓。在提高区域认知水平的同时,优化自身的地理综合素养,打造良好的地理学习人才,在地理教学事业上开拓新智。

一、独立思考,知识输出化

地理学习要求学生能对地理地形特征有清晰的认识,区域认知能力强的学者能够轻而易举地获得对地质知识的感知。地理学科偏文但也需要学生的理性思维与动手能力,毕竟区域认知考验学生对实地的分析认识。只有在学习时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才能保证以后对所学知识的灵活运用。因此,教师需要在课上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确保课堂的高效率以及培养学生的区域认知素养。

例如在高中地理人教版课本必修一《内力作用与地貌》时,教师可以将学生3-4个人结为一组,在上地理课之前一周让学生自主预习这一章节的内容,课下广泛收集资料并且共同准备材料,制作一个地形地势的模型。比如利用橡皮泥捏造盆地、高原和海域等,同时用到不同颜色来表示绿地与河海;或通过画在纸上的形式把各地形的特点画出来,并加以文字解释;再或者是前面利用生活中常见的材料如矿泉水瓶盖、纸夹板和塑料吸管等物品,既能垃圾变废为宝,又能将对课本知识的理解转化到实际模型中,更加清晰明了地认识地理区域。教师要肯定学生的创意,让学生展示自己组的成果,并且其他同学可以互相补充说明。这样一来,学生的预习效果会更好还会对此章的知识点掌握牢固,为以后更加深入的学习奠定基础。地理素养的练就需要学生有独立思考自己转化吸收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在地理学习中习得区域认知素养而不能全靠教师的无限知识供给。

二、游戏进入课堂,提高记忆效率

高中学习是紧张又极其重要的,在此阶段教师偏向于多讲课而不注重课上的活动,认为课堂活动形式大于作用。而实际上,适当程度的课堂活动可以促使学生更加认真学习地理知识,希望在课上表现自己,同时又能将枯燥乏味的知识背诵转化为有乐趣的记忆考核,从而提高课堂效率。无论是游戏的形式还是简单的课堂提问,都能够起到激励学生主动去巩固所学知识的作用。

例如在人教版高中地理课本必修一学习国家概況时,课本上有介绍各个国家的基本情况,比如国家的地形地势、邻国、人口分布和气候等问题。学生在学过以后要形成一个知识框架,把每个国家和其特点一一对应起来。教师应该帮助学生形成一个更系统更完整的知识体系,帮助他们查漏补缺,掌握得更加牢固。比如老师可以另学生依次上台,在心里想一个国家,其他同学则通过不断问问题来猜出他想的是哪个国家,而那位同学不能透露过多信息,只能回答是与不是。采取答题计分的形式调动学生的热情,考验学生对课本上的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对地理区域的区分辨别能力。如在猜新西兰时,该同学告诉大家它是一个小国,人口很少,地形多山,然后同学们通过问他“是否在欧洲?是否气候很热?是否是个岛国?”等问题获得更多线索。简单的游戏要求学生对知识有系统的了解,还能够提高学习的兴趣,教师也可以认识到学生对于知识掌握的程度,所以是十分可行的方法。

三、实际调查,加深理解

传统的教学方式中,老师习惯将知识一股脑地塞进学生脑中,这样的教学方法枯燥乏味,且缺少实践性。要培养学生的区域认知素养就要引导学生发现区域的差异,知道区域是不断变化发展的,并且能够联系起区域变化的影响因素。教师应该利用身边的实例更具说服力地展示给学生区域变化分异的规律,方便学生更好地认知不同区域特点。

例如在学习人教版高中地理课本必修二中的第二章《城市与城市化》这一课时,老师应摒弃传统的给学生通过课件课本文字叙述给学生听的教学方法,而应该利用城市真实的发展情况展示区域变化。比如从这些高中生的出生到现在,生活逐渐富裕了,从人们使用的通讯设备、家用电器和人工智能进入生活可以看出来。这些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都有体现,容易引起共鸣。教师可以准备一些过去使用的物品展示给学生,比如过去的纸币,被轮换替代的大哥大、MP3等电子设备,可以通过情境式教学使学生体会过去的生活与城市化的差异。再者,可以布置作业让学生询问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听听他们对于城市变化的体会,这些发生在身边的真实的事情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区域变化的规律。

结束语:地理课本是高中生学习的基础依据,但不是唯一路径。学生的地理素养应该来自于教师的悉心培养,不同的教学方法,可以帮助学生更快更好地内化区域认知素养,从而使得地理学术有更好的发展。待到学生能够熟练地划分区域,认识区域的变化规律,这也是对教师的肯定。

参考文献:

[1] 钱燕红. 核心素养下初中生地理区域认知的培养探究 ——以《西北地区》的教学为例[J]. 学周刊,2017(29):57-58.

[2] 张春艳,许祥东. 区域认知与其他核心素养的联系 ——以高三区域地理为例[J]. 南北桥,2017(13):42-42.

[3] 佚名. 综合思维与区域认知素养培养的有效教学探究——以人教版必修1“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第1课时为例[J]. 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8,456(24):55-56.

猜你喜欢

人教版课本区域
分割区域
人教版11.1功-教学设计
擦桌子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
区域发展篇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
人教版必修四核心词汇闯关
人教版选修七核心词汇闯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