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形势背景下民营企业内部控制路径探索

2019-09-10于卫

商讯·公司金融 2019年33期
关键词:民营企业新形势内部控制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各行业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由此,企业的内部控制与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也日益凸显出来,这不仅对企业今后的发展产生了影响,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企业出现资产流失和财务数据失真的现象。因此,在当前新形势背景下加强企业的内部控制和管理是非常有必要的。基于此,本文首先对当前民营企业内部控制的现状进行了分析,然后研究探索了在新形势背景下民营企业的内部控制路径,以期有效提高企业的内控水平,从而为企业的全面发展提供保障。

关键词:新形势;民营企业;内部控制;路径

由于企业中各种因素的影响,现阶段的企业内部控制管理工作仍然存在着较多的问题。在此,要想充分发挥内部控制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企业首先要做的就是积极寻找当前内控工作的问题,并采取有效的方法予以解决。

一、民营企业内部控制现状分析

(一)管理者缺乏约束性

当前我国大多数的中小型民营企业都是家族式的企业,在这种情况下,企业不仅受家族文化的深远影响,企业领导者也是由思想道德、科学素质较低的人来担任,并且管理者在进行企业决策时也是仅凭自己的经验。这种情况就使企业的实际权力只是掌握在企业的创立者或者是家族德高望重的人手中,而没有专业的监督部门来对企业领导者的重大决定进行监督,所以就算企业进行改制组建,其根本上依然还是以行政领导为核心。虽然一些企业在改制后建立了董事会、监事会,并且实行总经理负责制,但是其在实际的工作中一直处于表面形式化,真正的法人治理和制衡机制依然没有建立,甚至还有的企业是董事长或总经理身兼多职,严重忽视了董事会和监事会的作用,这就使企业内部出现了管理层混乱、权力分配不平衡的显现,从而导致企业出现董事会审计委员会不能监督企业领导者、监事会不能发挥其监督职能的恶性循环。

(二)企业人员素质较低

首先,家族式的民营企业中一般都是让自己的亲属来担任财务人员的角色,这种情况就导致一些不具备专业工作能力的人员在财务部门进行工作,他们对财务部门的具体工作一无所知,就更不用谈企业内控制度的应用了。

其次,企业的财务人员不能紧跟社会的发展变化实时了解相关的财务政策,公司记账依旧采用传统的手工记账方法,这种情况就导致企业不能获取与其他竞争企业相等的企业内容,严重影响了企业管理者的决策准确性。一些企业管理者由于对企业内控制度以及新会计准则的了解不全面,在做决定时只是按照自己的管理经验进行,从而导致决策失误的现象频频发生。

(三)企业风险意识淡薄

有效地控制和防范风险是衡量一个企业能否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良好发展的重要条件。但是就当前我国民营企业的发展现状来说,企业并没有将风险意识提高到应有的高度。一旦面临风险,企业也没有相应的风险应对策略,只是由家族内部权力较大的人来决定,并且整个决策过程中只是单靠决策者自身的企业经验,而没有科学的理论依据和强有力的技术支撑,这样就会导致企业突遇风险时没有防备的能力,严重影响企业的发展。

(四)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

虽然内部控制在企业的发展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但是新形势下企业的内控管理工作仍然存在着诸多的问题。例如,企业的内控机制不够完善,大部分的企业管理者会单纯地认为内控管理工作只是检查企业主管部门的具体工作,一些企业都会在各个部门中建立内控监督机构,但是由于这些部门是企业的下属部门,所以其在开展内控管理工作时也只是考虑自身的工作需求,而忽视企业的实际需求。这种情况就会使企业内部的控制管理工作与企业预期的管理目标相偏离,从而导致企业工作效率不能得到有效地提高,内部控制也就不能达到促进企业长远发展的目的。

二、新形势背景下民营企业内部控制路径探索

(一)提高认识,加强执行力度

要想保证企业内部控制工作的顺利进行首先就要在企业内部建设合理的内部控制环境,在此,根据内部控制工作的相关原理,要想建设合理的企业内部环境,首先需要做的就是企业任何人员都必须在内部控制的活动范围内开展工作,企业内部相关制度也要严格按照内部控制工作来制定实施。然而,内部控制的制定和落实还是要依靠管理当局的态度和经营理念来进一步落实。

一个企业内部控制工作的成败主要是取决于企业员工的行为和意识,而单位负责人的意识和行为又是保证内控工作稳定进行的关键,所以,企业必须要加强单位负责人的内部控制宣传工作。由于企业内部控制工作中本身就存在着诸多的局限,所以,加强对相关单位负责人的内控宣传工作,并且提高其内控工作的自觉意识是当前较为重要的工作。对此,在今后制定内控制度时必须要明确各单位负责人的工作,只有这样才能将具体的责任落实到每个人身上,从而才能大大提高企业内控工作的效率,保证企业的全面发展。

(二)建立有效的信息系统和内部控制制度

首先从建立信息系统方面来说,企业在发展中为了保证信息数据的有效利用,企业就需要消除各部门各自为战、建立多个信息系统的现象。细致地说,企业要想提高现有资源的利用效率,就可以建立一个各部门间的中间连接系统,从而实现各部门间资源的有效共享。這样做不仅能尽量避免企业为了获取各个部门间不同的管理信息而建立系统的不便,还能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信息获取的效率和准确度。不仅如此,企业还需要充分考虑现阶段所涉及的经营活动,规范各部门的信息管理系统,以此来保证各部门间信息传输口径的统一,进一步确保各部门间信息数据的有效共享,真正实现企业提升数据信息利用率的目的。

从内部控制制度方面来说,企业在建立内控制度时一定要落实各个部门和工作人员的权力制衡的原则。在企业的横向关系上,权力制衡原则最少要有两个没有利益关系的部门或者是相关工作人员办理,以此来使这一部门或工作人员能够受到另一方的监督;在纵向关系上,至少要有两个没有上下级关系的部门或岗位来进行,以此来保证下级能够受到上级的监督,上级能够受到下级的制约。

(三)提高风险应对意识

要想推动企业的长远、稳定发展,不断加强企业的风险管理工作是必不可少的。根据国际相关的内部控制工作观点来看,企业的内部控制工作在保证企业稳定运行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也是有效降低企业风险的重要途径。从系统论方面来看,保证企业管理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将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结合起来,所以,民营企业在内部控制中加强风险管理是非常有必要的。在此,要想保证企业风险管理的顺利进行,首先需要做的就是设定科学的、具有针对性的企业发展战略,在设定发展战略后还要评估可能影响企业发展的所有风险;然后全面的分析识别出来的企业风险,最后再根据最终所得出的结果结合企业的风险承受能力制定有针对性的风险应对策略。

(四)增强内审工作的独立性

企业的内部审计工作对于保障其经济活动的规范开展以及经济效益的最大化方面都起着重要的作用。所以,为了保证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科学性,企业必须将内部审计人员从财务和会计工作中分离出来,并且还要让审计人员独立监督企业董事会的相关决策工作,只有保证了审计工作的独立性,才能有效提高监督的效率和质量。另外,当前大多数企业都是在决策后开展审计工作,这种情况对于企业的内部管理起不到明显的作用,所以,企业必须要将事后审计的模式逐渐转变为事中或事前审计,以此来保证企业内部控制工作的有效开展。

三、结束语

企业内部控制工作的完善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只有企业建立完善的内控制度,并且不断增强自身的内部控制意识,内部控制才能为企业的经济发展提供保证,从而才能改变当前企业内部控制工作中存在的信息失真、工作造假等问题,进一步促进企业的全面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邓显椿.新形势下企业加强内部控制管理的路径探索[J].中外企业家,2019(33):5-6.

[2]赵永江,新形势下企业加强内部控制管理的路径探索[J].财会学习,2019(28):246-247.

[3]雷孝妙.新形势下企业加强内部控制管理的路径探索[J].现代经济信息,2019(9):52,54.

作者简介:

于卫,四环生物产业集团有限公司,北京。

猜你喜欢

民营企业新形势内部控制
2018上海民营企业100强
2016上海民营企业100强排行榜
新形势下“管理心理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我国物流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问题及建议
房地产开发企业内部控制的认识
新形势下班集体建设创新的实践与思考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问题及对策
制造企业销售与收款业务的内部控制分析
关于我国民营企业人力资源开发现状与对策的思考
2014上海民营企业100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