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身高的秘密

2019-09-10成华

学习与科普 2019年32期
关键词:骨龄软骨遗传

成华

随着社会的进步,家长对孩子身高的关注越来越多,工作中会有很多家长来问我,我的孩子矮不矮?他/她能长多高?怎样才能长高?

今天带着这些问题,我来给家长朋友们讲一讲儿童身高的秘密。

儿童身高增长的规律

儿童的身高增长是一个连续过程,贯穿整个儿童期,但各个年龄阶段的身高增长速度不同。

生后第一年是第一个生长高峰,第二年以后身高的增长速度逐渐减慢,至青春期生长速度又出现加快,出现第二个生长高峰。

出生时身长平均为50cm,生后第一年身高增长最快,约为25cm;第二年身高增长速度减慢,约为10~12cm;2岁以后每年身高增长6~7cm。若2岁以后每年身高增长低于5cm,为生长速度下降。因此,家长朋友们在平时不仅要关注孩子的身高,还要关注每年身高增长的速度。

青春期是儿童身高增长的第二个高峰期(PHV,Peak Height Velocity),持续1.5至6年,平均4年。身高增长有明显的性别差异,男孩比女孩约晚两年。女孩的青春期从乳房发育开始(约9~11岁),身高增长速度加快,平均每年增加8~9cm,第一次月经来潮后生长速度下降,共增长约25cm。男孩的青春期从睾丸增大开始(约11~13岁),睾丸体积大于4ml时启动,体积大于10ml时进入快速生长期,平均每年增加9~10cm,共增长约25~30cm。一般女孩骨龄13岁,男孩骨龄15岁时,身高达到最终身高的95%。青春期生长速度小于6cm,为生长速度下降,需要门诊检查。PHV提前者身高增长停止也较早。

骨骼的生长

长骨长度的生长是整个身高增长的原始驱动。骨的发生有两种方式:软骨内成骨和膜内成骨。躯干、四肢骨都来源于软骨内成骨。

儿童发育期,骨的纵径生长是在骨骺和干骺端之间的骺板软骨中进行的,骺板软骨中的细胞都呈纵向排列,形成软骨细胞柱,很快变为肥大软骨细胞,随后软骨基质钙化,来自干骺端的毛细血管襻入侵,连续不断的在干骺端形成新骨,使骨增长,直至骨骺与干骺完全闭合才停止。

因此我们在临床中通过拍摄骨龄片,来监测儿童长骨的生长情况,以此来了解儿童的生长潜能。

父母双方的遗传因素是决定小儿身高的主要因素,遗传决定生长的水平和时间进程。

遗传身高的计算公式:

男孩身高=(父亲身高+母亲身高+13)÷2±8cm

女孩身高=(父亲身高+母亲身高-13)÷2±8cm

注意的是计算公式是经过统计学处理后得出,只有约95%的人正常人在此范围内,不一定人人能达到。遗传身高只是完全正常人应该达到的成年身高范围,不代表所有孩子都能达到。千万不要因为计算出的遗传身高尚可,而不重视孩子的生长发育状况。

矮小也是一种疾病,身材矮小是指身高低于同性别、同年龄平均身高的2个标准差或第3百分位一下。如母亲身高小于150cm,或父亲身高小于160cm,儿童可能为家族性矮身材。时常也会有父母身高都高者孩子矮小,因为父母身高高,并不代表孩子绝对不会有生长激素缺乏等疾病。

父母身高矮小者也不要過于悲观。由于父母过去都未进行过任何矮小方面的检查与治疗,不代表家族中肯定没有影响身高的疾病,有些疾病现在可以检查,并可得到有效治,如果孩子也有相同疾病,完全可能通过检查、治疗达到比较理想的终身高。

体质性青春期发育延迟

体质性青春发育延迟即俗话说的“晚长”,指女孩14岁以后,男孩15岁以后仍无第二性征出现,但最终都能自发进入青春期。但18岁还无第二性征,应考虑其他疾病,而不是体质性青春发育期延迟。

体质性青春发育期延迟与遗传因素密切相关,常有家族史,母亲月经初潮年龄延迟或父亲、同胞有青春发育延迟史;也与营养、环境因素等相关。早期很难与生长激素缺乏症相鉴别。因此,要定期监测身高、生长速度以及骨龄,避免错过长身高的最佳时期。因此,家长要做好儿童的身高管理,我将在下一讲中介绍如何做好身高管理。

猜你喜欢

骨龄软骨遗传
评估身高需要定期测骨龄吗
骨龄预测身高靠谱吗
长高如赛车 不但比速度还要测骨龄
还有什么会遗传?
还有什么会遗传
还有什么会遗传?
为什么他们这么会唱?别闹!音乐细胞需要遗传的!
保护关节软骨 多做中强度运动
养护好“软骨”老来健
有关骨龄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