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绘本教学在大班幼儿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2019-09-10钟建凤

教育周报·教育论坛 2019年38期
关键词:大班绘本心理健康

钟建凤

当前,绘本教学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新模式,风靡各个学前教育平台,本文是探讨绘本教学对大班幼儿的教育价值,以及对幼儿心理发育的辅助问题。

绘本教学;幼儿大班;心理健康;幼儿教育

绘本是以图画为主、文字为辅的图画故事型书籍,利用教师朗读的声音、图画的色彩、创作型绘画等多种方式,引发幼儿对阅读、书写和创造的兴趣,为幼儿一生的发展、未来的成才打好心理基础和人格基础,还能對幼儿的各种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进行有方向的培养。

一、

倾听是幼儿发展自身各种能力的基础,我们将幼儿的心理、成人的思想相结合,通过优秀的文学绘本,激发幼儿倾听的兴趣,而通过帮助孩子读懂故事的脉络,理解图画提供的知识,和老师有意识的传达信息,对于孩子的心理健康培养,是有着极大的好处的。

学前儿童3-6岁时期,正处在心理发展的关键时期,这个时期的幼儿心理都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和发展可塑性。但是这个时候的幼儿在心理上并不成熟,尤其是自我控制能力、自我调节水平低,极其容易因为外界不良因素的影响。例如在刚进幼儿园的时候,很多孩子都控制不住自己的好奇心,被外物吸引从而打乱老师授课的行为;遇到挫折,就会突然的哭泣或一直闷积沉默,这些情况都是缺乏自我控制能力和调节能力的表现。

通过观察,大班的孩子自我意识有所提高,而自尊心、荣誉感开始形成。从大班开始,孩子的游戏也从竞争小的平行游戏转为竞争性的规则游戏、角色游戏等等。而游戏的激烈性、对抗性也开始逐步提高,所以,大班幼儿对于失败和挫折会更加敏感,因此引发的心理问题也相对较多,严重的话就容易引发不良的心理疾病。例如一个孩子因为某些事和其他孩子发生矛盾,成年人会因此改变自己,适应群体,但是大多数孩子却不知道怎么去改变,如果性格怯弱,不能及时和老师说,做不到及时的心理疏导,孩子就极易患上抑郁等心理疾病。

绘本活动的主体是幼儿,而在绘本教习的过程中,教师应通过引导、鼓励孩子结合自己的生活自主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不但能充分发挥他们的主动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还能培养其的逻辑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不过此方式比较适合大班的孩童,因为他们已经有能力对故事情节进行比较合理的推理。

孩子在阅读绘本的时候,理解故事脉络同时,也是在建构属于自己的精神世界。因此,在绘本教育中教师不仅要帮助幼儿获取绘本所传达核心思想,也要鼓励幼儿在绘本内容核心的基础上自行创造,相同“输入”,不同“输出”。另外,儿童绘本的人物都拥有夸张的造型、鲜明的特点,这会让他们对绘本人物的表情、动作格外关注。从而激发孩子们的表演欲望。因此,当有幼儿在课堂上表现这种表演欲望的时候,教师不妨鼓励幼儿根据绘本情节进行大胆地表演,甚至可以自主创造进行表演。通过这种“演员式”的读图方式,不仅有利于帮助孩子理解绘本表达的思想,也更容易发掘他们内心的各类表演冲动,也为孩子们提供一个展示想象力、创造力的优质平台。

“编剧式”的自主创造,是在孩子经过“演员式”阅读绘本,并理解故事大致中心脉络后进行的想象力再发掘。这种时候,教师可以布置一些小任务,例如幼儿绘本《好饿的毛毛虫》毛毛虫变成蝴蝶之后发生的故事,由此发挥他们的自主想象力、自主创造力。同时,教师应找到绘本中有价值的切入点,给予孩子创作的合理评价,通过这种方式告诉他们,什么是对,什么是错,由此确立幼儿的心理成长的基石。

“法官式”回顾故事,适用于在情感、行为等方面出现明显转变的绘本,在阅读这些前后形成强烈对比的绘本后,教师可以引导孩童像法官一样,发现转变、体会转变、思考转变所传达的背后意义。同样的,教师这种时候要鼓励、引导其自己去发现转变,然后通过自己的语言讲述自己的感悟, 加深孩子们对绘本思想的理解, 提升生活感悟。

首先,我们要选择适合大班幼儿阅读的绘本,这些绘本必须要清晰的故事情节、突出的人物思想,同时又要饱含着善意的情感意义。这样,孩子们才容易把握到故事的脉络,感受到故事中蕴含的情感,帮助我们利用绘本对孩子进行健康、向上的心理教育。其次,我们要收集一些画面优美、情节生动易懂的优秀绘本,放到教室的一角,让他们自己对绘本产生浓烈的兴趣,从而引导其自主进行绘本学习。

幼儿的天性就是好奇,这就导致他们性格上的活泼好动,也容易受到其它事物的影响。例如,在倾听的过程中孩子受外界因素的影响突然转移注意力,或者为了发表个人的观点而打断教师的阅读,或打断其它孩子的演讲等等,针对这一些现象,教师应当采取及时的表扬和鼓励模式,对于认真倾听的小朋友给予肯定的表扬,对于其它小朋友给予勉励。通过这种方式,给幼儿树立正确的言论行为观,而通过这种榜样的树立,会有越来越多的小朋友改正自己的坏习惯,从而得到教师的认可和表扬。

[1]顾卫峰. 大班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研究[J]. 读与写(教育教学刊), 2016(8).

[2]高芹.建构主义理论对幼儿园绘本教学的启示[J].教育探索, 2015 (6) .

猜你喜欢

大班绘本心理健康
认知风格与大班幼儿阅读理解能力的关系研究
绘本
绘本
绘本
大班幼儿阅读兴趣调查与培养——以福建幼高专附属第二幼儿园大班年段为例
融入式心理健康教育的路径探索
区域与集体教学融合视域下的数学活动——以大班数学活动《他是谁》为例
幼儿园本土民间艺术教育实践探究——以大班艺术活动《家乡的糖塔》为例
微课在心理健康团训师培养中的应用探讨
基于人际交往的心理健康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