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教学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2019-09-10党小健
党小健
本文就当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行一些初步的分析和研究,并归结出几点成功的做法。即首先激发阅读兴趣、其次做好读书方法指导、最后培养默读能力,借此来强化学生阅读能力,全面提升语文素养。
阅读兴趣 读书指导 默读能力 阅读习惯
一位笔者谈到在美国上初三的女儿时,颇为得意,他说:女儿的语文课没有教科书,一学期读4本世界名著,一直读到高中毕业,少算下来4年也能读三十几本,每本名著都是老师引导学习。相比而言,我们中国初中语文教学缺少完整的阅读教学体系,好多书籍尤其是课外读物都被束之高阁,作为语文教育工作者而言,如何结合我们的国情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已经成为肩上一份沉甸甸的责任。担负着这份责任,我们学校的语文老师就此问题进行了一些探讨,总结出了自己一点具体做法和成功经验。
一、激发阅读兴趣,创设书香氛围。
兴趣是人特有的心理倾向,是一种内在的力量,所以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必先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
培养孩子阅读兴趣的方式很多,首先,可以以课堂作为抓手,补充与课堂内容相关的知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从而主动阅读。比如,在教学咏雪时,为了让学生了解谢安的气质从而准确把握朗读语言,就给学生补充谢安“风流爱美”和以“游戏法”教育谢玄焚烧香囊树立志向的故事,孩子们很感兴趣。趁势给他们推荐《世说新语》,让他们在兴趣盎然时更多了解东汉后期到晋宋年间一些名人轶事。其次,开展多种多样的读书活动,在活动中点燃孩子阅读的火种。如组织美文经典朗读比赛,让学生贴近名篇佳作,继承和弘扬优秀的名族文化遗产;办“书香润泽校园,阅读启迪智慧”的手抄报,悦享阅读,点亮青春;开展读书交流会,借此向学生推荐健康书籍,让学生与书为友,畅游书海,汲取知识,快乐成长。当然家长可以做孩子读书的表率,并为他们创造一个良好的、浓郁的书香氛围。
孩子长期生活在一个充满书香的环境中,耳濡目染,潜移默化,自然就会感知到读书的乐趣,认识到读书的价值意义,从而喜好读书。
二、做好读书指导,丰富阅读体验。
常言道:不成规矩难成方圆。我们经常要求學生好读书、多读书,但很少予以指导,学生读书处于盲从,难以成“型”。所以我们要向学生做好读书指导。
首先,指导学生制定读书计划。中学生学习任务繁重,时间比较紧张,但是每天可以挤出至少半个小时来阅读。不同时间和阶段应该安排相应的读书内容,如时间长些的假期可以阅读名著,课间、午休这样的零散时间读报纸、杂志等小文章。其次,引导学生运用圈点勾画批注法阅读。徐特立说过:“不动笔墨不看书。”强调阅读时动笔批注的重要性。然而现实并不尽人意,学生课内外阅读能在文中批注的只占少数,至多划上几条横线、划上几个圈。所以,读了以后,文本印象并不深,谈感悟更是无从下手。究其原因除了阅读材料本身及学生认知水平,也不乏学生的阅读习惯不好。走马观花,只阅其表,不思其里,“走过场”式的阅读习惯不在少数。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强调运用勾画批注法阅读,不同的文本要求有所差异:课内预习阅读《植树的牧羊人》时,让批注生字难词,勾画不同时间段牧羊人和高原的情况,思考变与不变的背后说明了什么,找出美词佳句进行赏析。课外阅读《世说新语》时,只要求同学批注一些重点实词虚词的意思,在此基础上初步理解文本内容就行。这样的阅读方法,看似形式,其实它体现了读者阅读作品过程中,心思的深入程度,不走入作品,不联系读者自身或社会现实,不会激起读者的心灵感悟,自然也不会留下具有读者个性色彩的“批注”。
请相信圈点勾画批注读书法,会让学生的思维更灵动,阅读体验更丰富。
三、培养默读能力,提高阅读效率。
《新课标》对学生阅读的广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适应这样的阅读教学,不得不提升学生的阅读速度,而阅读速度的提升主要依赖于默读能力的培养。
如何培养默读能力,首先,养成默读的习惯。在阅读时不出声,不默念,不用手或者笔指读,要把注意力集中在文字符号上。其次,扩大视幅,减少回视。有些学生习惯于来回往返阅读,或是一眼看一个字词,这样阅读不但速度极慢,而且很难一下子抓住全句的意思,影响阅读速度。我们要求学生要以句子句群为单位阅读,不但速度快,且能很快抓住全句意思。再次,限定阅读时间。为了提高阅读速度,在规定的时间内要求学生有效的获取信息,加快阅读节奏,从而为各种形式的考试奠定良好的基础。
良好的阅读习惯形式多样,因人而异。上述提到有计划的阅读,运用圈点批注法阅读,强化默读这三点是基本的习惯。相信同学们手握阅读习惯的钥匙,一定会收获不一样的精彩人生……
参考文献:
丁永军. 良好的阅读习惯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J]. 教育教学论坛, 2011(4):201-201.
赵利. 浅谈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习惯[J]. 新课程(中学), 2014(4):2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