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良好财务监管制度对PPP项目的影响分析

2019-09-10管春林

商讯·公司金融 2019年31期
关键词:财务监管问题与策略PPP模式

摘要:在社会不断发展与进步中,政府为了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所投入资金较大,这也导致地方政府财政负担压力较大,所以,为了更好地推动社会发展,不断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地方政府不断与企业结合,构建PPP项目模式。PPP项目模式,主要以政府为牵头,是一种全新合作模式,对社会发展极为重要。所以,要做好PPP模式下的财务监管工作,提升财务管理能力,做好基础建设工作,降低政府部門财政压力。

关键词:PPP模式;财务监管;问题与策略

现代社会在不断地发展与进步,经济形势亦在不断变化。在新中国成立70年间,民间资本迅速发展,并对社会进步作出重大贡献。为更好地引导民间资本发展,降低地方政府基础建设经济投人压力,PPP项目应运而生。所谓的PPP模式,就是指地方政府与私人企业或是组织之间,为了提供更好地为公共物品以及服务,以特许权为协议的基础,达到建设城市目的,而企业能够从中获益,对社会发展极为有益。

一、不同PPP项目形式

对不同PPP项目进行划分,PPP项目可以分为外包类特许经营类私有化模式。其中,外包类主要指有政府进行投资,民间组织或是私人资本,承包项目中的一项或几项工作,进而为维护项目建设,提供相关服务,在这一项目中,民间组织或是私人资本,其风险程度相对较低;而特许经营类,民间组织或是私人资本,则需要参与到项目的部分或是全部的投资工作中,并通过一定的合作关系,共同与政府承担项目风险。地方政府,在特许经营类的PPP项目中,通常要基于项目特点,收取相关费用,或是给予一定补偿,在这一模式应用中,要协调好双方关系,确保各自职能能够充分发挥;而私有化PPP项目模式,则是民间组织或是私人资本,需要承担项目全部费用,并在项目工作中,接受地方政府的监督,通过向项目使用者收费,实现利润回归。私有化PPP项目模式,个人以及组织,在所有PPP模式中,所承担的风险最大。所以,要在PPP模式管理工作中,做好财务监管工作,确保PPP模式项目能够顺利开展,在推动社会发展的同时,确保企业以及个人的经济效益。

二、PPP项目运行中财务监管工作存在的不完善之处

(一)PPP财务监管体系存在不完善之处

要想使PPP模式下的项目,能够获得持续稳定运行,就需要政府与项目合作人或是机构,能够在稳定的合作关系中,共同应对项目开展过程中所存风险,进而实现效益共享双赢局面。所以,合作的双方,要具备基本的信任关.系。信任关系,并不是嘴上说说,而是要落实到实际工作中,只有在有效的监督管理制度下,才能确保整个项目获得全面监控。但是,在实际的PPP模式项目管理工作中,由于PPP模式在近些年才出现以及发展,而企业的管理模式中,并不具备项目管理能力,监管制度也不完善,导致财务监管工作问题凸显,不利于项目开展。

(二)PPP项目实际获利难以达到企业预期目标

在PPP模式下,PPP项目不仅有政府资金投入,更有个人以及民间组织资金投入,这些资金注入,能够有效降低当地政府在基础建设中的资金投人,缓解政府城市建设资金投人带来的压力。但不同民间资本注人、不同企业以及运作方式的不同,也导致诸多问题出现。如何进行财务监管工作,对不同资金进行全面管控,使其得到合理应用,是当前财务监管工作重难点问题。

(三)PPP项目资金应用与管理存在不完善之处

 企业在开展相关项目以及运营活动中,都离不开资金的支持,只有在项目全过程,对资金的实际应用加以管理,才能合理管控企业资金的支付与具体运用。对影响企业项目进展财务监管工作加以分析,企业项目运行中,拖欠项目款项资金问题时有发生,不仅对项目稳定运行造成严重阻碍,更影响整个PPP模式项目存在信用问题。很多企业,所接触的PPP项目工作,并不同于企业常见项目类型,这也导致企业在实际工作中,没有接触过这些关于城市建设项目。由于缺乏相关管理经验,没有足够的经验应对PPP模式下项目管理存在的财务监管问题,导致违规操作可能性增大。企业要想获得持续发展之力,不仅要借助财务监管工作,对存在的问题进行监管以及处理,更要合理应用不同资金,对资金进行规范应用,只有PPP模式下的项目,能够得到规范管理,才能在保障社会发展同时,使企业获得更高利润空间。多数PPP项目,在实际建设工作中会涉及大额资金流动,而传统企业财务监管工作,对资金流动计算,只能借助简单计算机技术,很容易出现监管不到位,或是计算不准确、不全面问题。传统财务计算与监管工作,很难满足PPP项目资金监管工作,难以充分发挥财务监管作用,势必会导致PPP项目开展受阻,造成企业、政府以及民间组织资金受损,对社会发展造成不利影响。

三、PPP模式下财务监管应对策略

(一)合理分配PPP项目资金应用

对于企业来说,对PPP模式下的项目进行建设,在一定程度上来讲,是发挥了政府职能,履行政府相关责任。这些全新的角色,企业并没有接触过,这也对企业的发展造成极大挑战。企业没有经验直接承担政府职能,势必会导致项目建设中,遇到多种问题。所以,在PPP模式下,企业在项目建设工作中,要不断探索进行实践工作,并深人研究中,提升企业PPP模式下项目管理能力,进而确保项目顺利开展。只有这样,企业才能在PPP模式项目下,获得更为长久地发展能力。同时,企业要关注PPP模式项目资金合理使用。企业虽然在项目中,担任着政府角色,但是,其项目运营主要目的,还是为了获得更高经济效益以及社会效益。所以,在具体工作中,企业要不断强化项目资金管理能力,并对企业项目的资金状况进行全面了解,才能制定明确的项目投资方式,只有保证企业资金链完整,才能完成项目。在保障资金处于安全环境下,强化财务管理能力,提升企业内部工作能力,使企业能够更好地应对PPP模式项目开展,确保项目资金得到有序应用。

(二)提升企业PPP项目利润空间

企业在PPP模式下开展相关项目,所追求的实际目标,依旧是经济效益,只有企业经济效益得到提升,企业才能在当今复杂发展环境下,获得持续发展之机,这也是企业一切项目活动最终目标。在PPP项目中,不仅政府资金压力降低,企业所获得融资渠道,亦在不断拓展。但是,由于项目资金渠道不断拓展,对资金管理造成不小难题。复杂的资金关系,要想得到良好处理,在发挥社会效益同时,进一步提升企业利润空间,就要在实际的工作中,明确自身所肩负责任。并在PPP模式下,对即将要投资的项目前期进行全面调查、论证,并在项目开展过程中,对项目进行全面监管。只有在项目投资前,做好基础调查工作,才能确保项目投入资金得到合理管控,进而降低资金投入,提高企业PPP模式下项目资金实际使用效率,进而成为PPP模式项目开展基石。企业只有对资金进行合理且全面管控,才能最大限度管控资金浪费现象出现,进而在PPP模式下,最大限度提升企业利润空间。

(三)借助新技术提升财务监管能力

要想从根源处解决财务监管工作存在的不足之处,就要借助以往项目工作,对当前财务监管制度加以分析。只有找到财务监管工作存在的弊病,才能从源头解决财务监管所存在的问题。所以,在实际的工作中,要对PPP项目进行全面的分析,并在此基础之上,构建完善财务监督管理制度。对企业的资产与价值变化现象进行分析,企业的资产,随着项目的开展以及创收,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所以,财务监督管理制度建立,亦要在此基础上,对具有流动性资金,进行动态监管。在具体工作中,财务监管部门,应当定期进行财务管理工作,并应用动态管理模式,对PPP模式项目进行定期检查,这些检查,应该包括项目预算资金、财务支出以及收入,只有对这些财务数据进行动态监管,才能确保企业的财务实际情况与项目实际情况一致运转,进而避免监管不当,造成资金浪费。云计算是分布式计算的一种,指的是通过网络“云”将巨大的数据计算处理程序分解成无数个小程序,然后,通过多部服务器组成的系统进行处理和分析这些小程序得到结果并返回给用户。云计算结合PPP项目财务管理工作,可以对项目资金流动进行全面监管,并在最短时间内,对项目资金以及趋向加以分析与收集。简单的分布与计算方式,可以在几秒钟完成数以万计财务数据处理,借助强大网络服务功能,可以更好地对PPP项目资金应用进行管理,并对资金去向跟踪管理,提升资金应用透明度,更好地促进PPP项目开展。四、结束语

尽管PPP模式项目,在社会中具有极大作用,但是,在实际应用中,PPP模式项目发展所取得效果并不显著,究其原因,还是企业相关经验缺乏,导致财务监管工作问题日渐突出。所以,只有对PPP模式项目进行全面分析,构建良好财务监管制度,不断完善企业财务监管工作,才能为PPP模式项目顺利开展,构建良好氛围,实现企业与地方政府共赢局面,进一步推动社会发展与进步。

参考文献:

[1]庄凯云.PPP模式下的财务监管问题分析与研究[J].财会学习,2019(19):34-35.

[2]林绿透.PPP投资模式下财务监管重要性、现状与对策探析[J].中国集体经济,2018(18):43-44.

[3]程贤划.论PPP投资模式下财務监管的加强[J].中国总会计师,2017(9):64-65.

[4]许鸿昌.财务监管在PPP模式下的作用[J].财会学习,2017(16):41-42.

作者简介:

管春林,南通市苏东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江苏南通。

猜你喜欢

财务监管问题与策略PPP模式
浅谈民营参股的国有控股企业的财务监管
信息网络条件下党员教育工作问题与策略研究
加强和改进事业单位绩效考核管理工作的思路和对策
浅谈兰州市基础设施建设引入PPP模式的紧迫性和可行性
PPP模式在我国基础设施建设中的应用研究
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