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思考

2019-09-10邓振荣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19年39期
关键词:创新能力数学教学初中

邓振荣

【摘要】初中阶段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关键时期。一直以来,素质教育的重点核心都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使学生具备创新意识。数学教师应注重对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结合教材上的知识,不断开创创新能力培养的教学新方法。本文重点论述了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路径。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创新能力

我国自古以来对于学生的创新能力就非常重视,创新能力体现的是一个人的思维转换能力,良好的创新意识,对于学生自身的发展极为有利。传统的数学教学模式很难满足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数学教师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努力提高自己的创新教学意识,结合数学教材,因材施教,为学生打造一个良好的创新环境,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创新意识培养,使自己成为一个综合型人才。

一、打造和谐的教学氛围,鼓励学生进行创新意识培养

学生以学习为天职,良好的教学氛围将有助于学生进行学习。对于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是一样的,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使得学生敢于思考,更能有效培养创新意识。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数学老师要注意教学的方式,对于所提出的数学问题,应该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而不是一开始就给出解决的方案。学生在独立思考的过程中,将会深入思考问题的本身,并且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虽然有的学生的解决思路与教材上的是一样的,但有些学生能另辟新径更具有创新思维,这样间接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有时发现问题比解决问题更加有用。只有和谐的教学氛围,学生才敢于提出问题。比如,教师在进行人教版初中数学九年级第二十三章《旋转》中的《中心对称图形》教学时,首先,教师可用利用ppt向学生展示多种类型的图形,包括有中心对称和不具备中心对称的图形,提出如何给他们分类的问题。例如:下列图形中,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

学生在进行思考如何分类时,就会寻找他们的相似之处,从而对于中心对称产生自己的见解。这种教学方法,不仅使学生产生了探索的欲望,还培养了学生自主思考问题的意识,提出不同解决方案的过程,创新思维培养的过程,必须建立在一个良好的教学氛围下,学生要敢于提出问题,才能进一步思考问题,此后,学生就会对于中心对称的知识点有着自己不同的见解,进而培养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将会得到提高。

二、体现学生的主体性,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

教学课堂上的主体主要是学生和老师,但是在传统的数学教学模式中,却常常忽略了学生的主体性,老师在传授知识时,采用的是直接向学生灌输教学方法。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时,常常是被动地接受知识,对于老师所提出的问题也没有深入思考,对于老师的解答也没有质疑,完全丧失了自主独立思考的能力,更别谈创新能力的培养。所以,初中数学教师首先要改变自己的教学观念,要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让学生感受到自己是课堂上的主人,才会主动进行学习的探索。因此,教师在教学课堂上要处理好自己与学生的关系,善于发挥教师的作用,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发挥其主体性,使学生敢于质疑老师的解题方法,或者提出自己的见解,不断培养学生本身的创新思维,从而提高创新能力。

例如:如图,若AB//DE,则∠B、∠E、∠BCE有怎样的数量关系。

分析:过C作CF//AB,则∠1=∠B,因为AB//DE,所以CF//DE,所以∠2=∠E.故∠BCE=∠B+∠E.

此题有多种不同解法,教师为了体现出学生的主体性,可鼓励学生主动上讲台去提出自己的想法和解法,使得学生融入整个课堂之中,体现出他们的主人公的地位。学生在上讲台讲解的过程中,会对作辅助线有自己新的认识,从而不断培养自己的创新思维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最后,由数学教师对学生所提出的难点和疑点进行解答,与学生进行讨论。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肯定学生所做的努力,鼓励他们敢于提出问题,从不同角度去思考问题,促使他们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培养创新的精神,以便应用于以后的学习以及生活之中。

三、提高教师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教学模式

在初中阶段,教师在课堂上发挥着重要作用,所以数学教师本身必须要拥有良好的创新意识,在备课的过程中,才会主动去改變传统的教学模式,实行创新教学方法。教师的创新意识提高以后,将会把创新意识与数学教材相结合,设计出更符合学生的教学活动。教师的创新意识首先体现于对学生的情感尊重,创新意识的培养不仅与个人的智力有关,同样与个人的情感密不可分,初中的学生情感十分丰富,正是因为学生有热爱、追求以及探索的精神,才使得自身更具有创新的潜力。其次,教师的创新意识要以提高学生的创新兴趣为目的,数学知识大多是繁琐的公式以及难懂的理论,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很容易感觉到无聊,对于难点会屡屡感到失败,逐渐就会失去学习的信心。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就要创新教学模式,把教材中难懂的知识点以有趣的方式呈现,先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再去培养他们创新的能力。通常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结合教材内容进行课堂教学的设计,把数学知识内容的各类历史人物或典故等播放给学生们观看,讲述公式的由来以及背后的故事,会更加吸引学生们的兴趣。比如,教师在讲解到七年级第八章《二元一次方程组》时,可以告诉学生方程的概念最先是出自我国古代数学专著《九章算术》里的,这是我国古代数学中的伟大成就,是世界上宝贵的文化遗产。同时,也证明了中华民族是一个充满智慧的民族,我们就更应该学好二元一次方程组。如此以来,学生就会为自己感到骄傲,满怀信心地去学习,更努力地去思考其中的数学奥秘,不断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

总之,我国目前主要实行的是素质教育,而创新精神是素质教育中的重点内容,无论学校或是教师,都应该注重对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在实际的数学教学课堂,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是多方位的。既要数学老师具备创新的意识,不断创新教学模式,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激起学生的创新兴趣,也要注重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融入数学课堂,鼓励学生敢质疑、敢设疑、善于思考,从而培养学生创新的意识。

参考文献:

[1]王宁.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8(24):19.

[2]公海燕.对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思考[J].中国校外教育,2018(33):71.

猜你喜欢

创新能力数学教学初中
拓展探究实验 培养创新能力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对数学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认识
基于学生主动学习意识培养的数学教学方法研究
注重交流提升数学学习广度和深度探讨
数学教学中“量感”的教学探究
初中物理“问题—发现”式课堂的实践与思考
共情教学模式在科学课堂的构建与实施研究
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素质教育背景下初中教学管理目标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