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素质教育背景下小学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路径

2019-09-10张凌花

学习周报·教与学 2019年38期
关键词:培养路径核心素养小学语文

张凌花

摘  要:素养教育已经成为了教育教学的目标,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是时代发展的需要,是提高学生综合能力,顺利成长为社会需要的适用型人才的基础工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素质教育是挖掘学生各方面潜力的基础。因而教师要以语文教材为载体,积极拓展语文活动,有效提高学生的语言理解能力、语言运用能力和初步审美能力,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提高。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核心素养;培养路径

新课程标准指出“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素质教育背景下语文知识与能力的不断互动,使得小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也在碰撞中不断成长。因而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结合学科特点,创新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途径,使得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得以提升,最终有效提高学生的语言理解能力、语言运用能力和初步审美能力等语文核心素养。

一、解读汉字的特点,提高学生文字理解能力

小学阶段的语文学习,基础知识占有的比例较大,文字的认读和理解能力,决定了 利用语言文字工具学习其它科目解决问题的效果。教学中要把语言文字的特点与学生学段的特点有效结合,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热情。小学高段的识字量较大,许多形近字、同音字、多音字加大了学生的阅读理解的障碍。在识字教学中,老师可以结合中华文化的汉字造字特点,给学生一些解读汉字的方法来引导学生学习。如,跟人体器官有关的汉字:肝、胆、肺、脑、腿、臂等汉字都有“月”字,这种汉字的特点总结,有利于学生对汉字的理解和记忆。再如“礻”旁的汉字与“衤”旁的汉字学生在书写时总是容易混淆,老師可以从汉字的含义中进行归类指导:“礻”旁跟祭祀祖先进行祈福有关,如:礼、社、祈、祷、祠、祥;“衤”旁的字大多与衣服有关,如:补、衫、衬、衩、袂、裙。在小学高段常用汉字达到一定数量时,归类记忆既熟悉了汉字,又在归纳特点中加强了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能力,提高了学生学会学习的核心素养。

二、加强阅读教学,培养语言输出的能力

学生的阅读水平最终要体现在语言的输出上,阅读教学是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一个有效途径。只有在阅读教学上抓住篇章的词语描写进行规范教学,为学生的语言表达树立一定的标准,才能促进学生语言输出的水平。例如在教学《桥》一课时,由于本课的体裁是小说,在扣人心弦的环境描写中,作者运用了:咆哮、狂奔、狞笑、放肆、没腿深,表现了洪水的迅猛;用拥戴、清瘦、沙哑写出了本文主人公老党支部书记的形象。让读者在读文的同时,仿佛看到群众在灾难威胁生命时的慌乱和过桥的危急,以及老党支部书记的沉稳和果敢。教学中抓住词语对场面人物的描写作用,梳理文章脉络,为深入感悟本文和感情朗读作出了铺垫。在深刻理解了词语对情境描写的作用感情朗读课文之后,训练学生把关键词语运用关联词语进行连接,启发学生的语言思维。这样在结合生动感人的篇章中提炼主题思想的基础上能反复训练学生结合重点词语进行内容表达,由此提高学生语言输出能力的有效措施。

三、拓展写字和阅读,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是增强学生人文底蕴,提高核心素养的一个关键环节。审美能力的培养体现在多个方面,比如写字教学。写字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通常被理解成是为了熟记汉字的音、形、意,而“汉字美”的陶冶往往被忽略。老师在学生写小楷的时候单纯强调“写工整”是远远不够的。中国的汉字之美是无与伦比的最美文字,在汉字的书写过程中,要引导学生意识到每一个汉字都是一幅画卷,老师在教学中要做好书写示范,让学生对汉字的书写“心怀敬意”,在书写中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再如小学阶段的篇章大多反映的是自然美和人性美。在讲读教学中一定要分析到位,引导学生懂得这些美,明白这些“美”是如何通过语言文字表达出来的。如教学《清平乐·村居》这首词时,其中描写的是农村的非劳动场面、非劳动成员的生活剪影,字里行间反映出农村春天有生机、有情趣的一面。从茅屋、翁媪、吴音以及大儿锄豆、中儿织鸡笼、小儿卧剥莲蓬来看有着整体的意境美字、自然美、人物美。那么美的意境读者又是怎样感受到的呢?在小学高段的审美培养中,老师要加强对经典作品的赏析,引导学生如何去读,如何读懂。在作品的意境中品味作者对美的的描写和追求。提高学生的文化底蕴和鉴赏能力。

四、依托写作的文字输出,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小学生的写作是语文综合水平的体现,教学中的字词积累和阅读分析的能力培养最终可以通过学生作文来实现对学习程度的考查。文字输出能力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可以在日常教学中开展广泛的课外阅读活动。把课外阅读的内容、感想和对身边自然景观的观察所见,以及体现社会人民的心灵之美、家乡民风淳朴之美等多种内容随时随地的记录下来。作为作文时的应用材料。对于这一项语言文字输出的能力培养,老师要有“跟踪”教学的策略。如每节课设计一个三至五分钟的“口头作文”或在检查学生课外练笔任务时,发现精彩片段的描写,利用信息技术的展台投放给学生共同欣赏,让同学对文章进行点评,谈出文中的哪一个字词用得好,哪一句话表达得巧妙。培养学生的积累观察能力,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以致用的科学态度,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促进学生的社会参与意识。

综上,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是提高学生核心素养的基础环节,在加强文化基础教学的同时,结合教学工作的开展,培养学生对语文语言文字的自主探究能力。因而在老师的环环相扣的教学过程中,要将语文教学的侧重点从知识转化为核心素养,从而真正实现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

参考文献:

[1]陈霞. 小学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及其实现路径[J]. 科技风,382(14):22.

[2]颜瑞治. 情景教学模式对小学语文核心素养的培育作用及实现途径[J]. 当代教研论丛,2019(6):36-36.

猜你喜欢

培养路径核心素养小学语文
高中生物理学习兴趣的培养路径探究
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下保定市高校培养服务外包人才的路径研究
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方式如何与时俱进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