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议初中语文教学新型文学的应对措施

2019-09-10吴克云

学习周报·教与学 2019年38期
关键词:公众号网络文学语文教学

吴克云

摘  要:新媒体的兴起是必然的,这是时代所趋。语文教学面对着诸如网络文学、科普文学以及公众号文章的冲击。不能仅仅只是做出没收手机的鸵鸟行为,而是应当顺应着时代进行改变。面对着新型文学,堵塞是无用的,唯一的方法就是提高学生自身的判断和鉴别能力,让学生对于新型文学可以泰然处之,并且从中吸取有用之物。这是一项并不简单的任务,但同样也是我们的机会。

关键词:语文教学;新型文学;网络文学;公众号

伴随着网络的发展,文字和信息传播过程的简单快捷化,新兴文学的兴起是不可逆的趋势,因为其过低的门槛和暂不健全的检查机制,其内容呈现出碎片化、无序化的状况。良莠不齐已经无法形容新兴文学的混乱情况,一方面其中确实有文笔和思想俱佳的良作,另一方面其中的一部分完全就是毒人精神的毒草。因此,如何应对新型文学的兴起,成为了语文教学的新挑战。

一、短篇幅文字的阅读

(一)碎片化信息处理

在网络时代,发言的代价变得极低。在过去,想要让自己的文字被人看见,至少需要保证其是完整的作品,无论是诗作还是文章小说,至少需要时完整的。但是在网络日趋发达的今天,变得截然不同。

不需要是长篇文字,一段话、一句歌词、一个单词,都可以堂而皇之地展示出来。这些文字属于碎片化信息,其大部分都是毫无意义、毫无营养价值的。但是,即使是这样子的碎片化信息也未必是无用的。

同样的一些书摘类的文字,虽然完全无法体现原作者的思想内容,但是一句优美的句子,可以大大地吸引学生的兴趣,让其去阅读全文。网络的兴起让信息的交流变得简单而高效,这看起来算不上是一件值得弹冠相庆的事情,但是却并不一定是百害无益的。老师的阅读面也是有限的,对于很多经典的文学作品我们也仅仅只是略有所知。当学生需要开阔自己的阅读量的时候,我们固然可以为其提供一定的帮助,引起其兴趣之后,让他在具备自主意识、自我选择的情况下进行阅读。

作为教师,我们同样可以利用一些平台,放置一些经典的书摘名句,来激起学生对于阅读的兴趣。新媒介并不仅仅是挑战而已,其机遇永远和挑战共生。

(二)自媒体文学的甄别

如果说碎片化信息还仅仅只是大量的垃圾碎片,会消耗时间的话,自媒体文学就无异于是真正的群魔乱舞。

这些自媒体文字中,有极大的一部分都是有害的,虽然不乏笔力出众之人,但是大部分内核空空如也。以假新闻和毒鸡汤为甚,其真假交杂的叙述,极易取信学生。而这个时候,就需要我们培养起学生足够的甄别能力,还有确定文章有害无益的同时,一键举报的责任意识。网络新时代,新型文学借助于多种平台蓬勃发展。我们并不能够将学生和其隔离,因此我们要主动让学生积极参与进入新型文学的浪潮之中,锻炼出较强的甄别意识。

同样的,自媒体文学并不一定都是坏的,其中也有部分精神积极向上的内容。而这一内容需要学生自己甄别后进行吸收理解。需要学生有较好的甄别意识还有能力。而这个甄别意识是需要老师进行培养的,与传统的文学素养不同。在课堂上,对于一些有针对性的、有煽动意味的文字进行分析。告诉学生其中的思维漏洞,还有逻辑盲点,帮助学生看清楚那些文字之下的本质,便是我们的职责所在,这个过程实际上并不复杂。大部分的新型文学其取信于人的根本,便是人们对这些文字的了解不深。而且大部分人依旧是对于以阅读形式得来的信息,有着极强的偏信心理。这个心态也需要被及时转变,因为现在已经不是那个要千辛万苦才能立言的时代了。

自媒体文学和碎片化文学,是新型文学之中,接触最为容易,和学生的日常生活交互最多的部分。而这种文字内容的传播,并不一定都是有害的,重要的便是甄别意识还有淘金能力。语文是一个从千年传承而来,至今依旧有着不可思议的生机活力的学科,其核心便是与时俱进。

二、网络文学

(一)观其大略,去芜存菁

如果说自媒体以及碎片化文学,因为其载体有限无法承载和传统文学相当的信息量的话,网络文学,或者说是网文的兴起,无疑是当代文学界所面对的最有趣的挑战和机遇。对我们的语文教学来说,网文绝对是一个有趣的课题。

我们要明白一点,網络文学虽然同样有着编辑存在。但是其审批的质量堪忧,精神内核不论,仅仅只是文笔上便天差地别。其中的高明者,即使是放在传统文学里,也当得上是佳作。而其粗陋者,说实话,和我学生的作文比起来都不如。造成这个有趣现象的原因,便是网文写手的庞大数量,还有网文环境的混乱。

(二)幻想美丽,终回现实

和传统文学以丰富的剧情和优秀的人物塑造取胜不同,网络小说的杰出者虽然同样具备这两点,但是更多的是背景的设定。小说里通常会着墨描写出一个奇幻瑰丽的幻想世界,以奇特的想象和充沛的激情取胜。

这并没有什么不好,文学本身就是应该百花齐放才精彩。但是,那些奇幻的世界无论多么的美好,历史类小说中所描写的诙谐历史,都市小说中的城市多么风起云涌,终究都是虚构的,不真实的。

网络小说的主体理念是迎合读者,因此其具备着传统文学难以比拟的极高的吸引力。很多时候会让人沉浸其中,乃至于忘我,至少课堂上看小说的那些学生大概是沉浸其中的。

网络小说可以作为学生的拓展阅读的一部分,但是绝对不能够干扰学生良好阅读习惯养成。这一点上需要我们进行指引,向学生推荐更多、更好的经典文学,让学生自身的文学素养得到提高,从而减小网络文学对其的影响。

结束语:

新媒体时代带来的新型文学,其形式上和我们所习惯的传统文学有着极大的差别。而其内涵也显得良莠不齐。面对着新型文学带来的新挑战和新机遇,我们教学的核心依旧应该放在学生自身的文学素养,还有甄别能力的培养上。打铁还需自身硬,我们无法让学生脱离这个新型文学的狂潮,那么便需要为其准备好泛舟其中的舰船。这便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全新责任。

参考文献:

[1]赵毅衡.意不尽言——文学的形式一文化论.转引自李玉平《新世纪文学经典的生成与“文化熟知论”》,载《艺术评论》2010年第7期.

[2](英)霍尔布鲁克·杰克逊著,吴水贵译,《书,阅读》[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

[3]杨玲玲,王志奇.《“自媒体”时代主流媒体应对思索》[J].《声屏世界》,2012(1):24.

[4]方海涛.《论自媒体带来的信息传播价值嬗变》[J].《新闻界》,2013(5):54.

猜你喜欢

公众号网络文学语文教学
调查
我国网络文学研究的困境与突破
Southern_Weekly_1920_2020_12_10_p36
中国网络文学闯荡海外江湖
《济源晨报》微信公众号赢得近20万粉丝的“宝典”
社会化媒体的传播模式分析
微信平台促进旅顺口旅游发展的实践研究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
主问题设计需“对症下药”
让语文教学更接地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