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德育,让故事说话

2019-09-10侯凤莲

科教新报 2019年35期
关键词:故事美德主体

侯凤莲

摘要:品德教学应源于生活,生活其实就是一个个鲜活的故事。在课堂上通过多种形式,教师讲、学生讲、“专家”讲,分享亲身经历的故事、自己身边的故事、新近发生的故事,会激发孩子对故事的兴趣,从故事中得到情感的陶冶,从故事中得到思想的启迪,从故事中得到做人的智慧,孕育出做人的美德。

关键词:故事 美德 资源 主体 怎么讲

《全日制义务教育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讓教与学植根于儿童的生活。苏格拉底说:“教育不是灌输,而是点燃火焰。”用故事就能点燃智慧的火焰,能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故事对于学生的情操的陶冶,品德的形成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源起

笔者曾观摩过这样一堂课——故事课,故事妈妈黄欣雯给孩子们讲述了一个故事——《叔公的理发店》。随着教师声情并茂的讲解,孩子们进入了故事的情节之中。故事讲完后,师生交流:叔公可以成功的原因是什么、叔公人生的梦想是什么、孩子们自己有什么梦想?智慧的火花在交流中碰撞,孩子们的人生梦想被点燃,“让身边的人因为我的梦想而变得更幸福”的信念的种子已经在心里播下。

学校有不少孩子去某英语学校参加培训,并且都很喜欢那里的教学。笔者有些纳闷:我们学校的外语教学挺有特色的,课堂非常活跃,为什么他们还会爱上外面的培训学校呢?一次偶然的机会,跟一位在该学校上课的教师交流得知,他们采取的是故事教学法,一个个有趣的小故事,让孩子们学习、讲述、表演,极大地激发了他们学习的兴趣。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既然英语课可以采取故事教学法,那我们品德课应该也可以。于是,我在品德课堂上也开始使用故事教学法。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在采取故事教学法方面也积累了一些经验。

二、故事在哪里

品德教学要源于生活,走向生活。生活中充满了一个个鲜活的故事,作为教师,应该有随时随地留意故事资源的敏感,为故事育德不断寻找源头活水。我们可以从以下视角去挖掘故事资源:

1.自己的故事  自己的故事,因为有“我”的存在,讲者容易进入角色,亲身经历的事情细节之处都能娓娓道来。听者觉得真实可信,容易进入情境。因此这类故事往往最容易引起人的共鸣,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如教学《将心比心心更宽》一课时,我给孩子们讲述了发生在自己身上的故事:刚参加工作不久的一天,我下班发现自己的雨衣不见了,四处寻找没找到,顺手牵羊拿了旁边一件颜色非常相像的雨衣。在一番激烈的思想斗争后,我换位思考,将心比心,最终把雨衣还了回去。当我把其中的一些细节缓缓讲来,时而自私时而坦荡的内心在学生面前尽显无遗,同学们看到了老师的真诚,也体悟到了将心比心对于做人的重要性。所以,接下来他们也讲起了自己一些没能将心比心的懊悔,或者已经将心比心的故事。教师通过故事对自己的灵魂进行解剖,并带动学生拷问自己的心灵,孩子们真正感受到了“将心比心心更宽”。

2.身边的故事 每个人亲身经历的事情毕竟是有限的,所以很多时候我们需要讲述自己身边的故事。这些故事因为就在自己身边,所以也有很强的说服力。我们都会有这样的感觉,如果这件事发生在大洋彼岸,哪怕它惊天动地,催人泪下,我们听到之后也可能只是微微一震,因为那是遥远的事情,似乎与自己不相干。但如果是就发生在本地区、你家旁边、你的身边,你的感触会深很多。

打个比方说,如果说美国某个城市的十字路口一个人闯红灯被大货车当场撞亡,我们可能无动于衷,甚至觉得讲这个故事的人有点莫名其妙,这种事值得大惊小怪吗?但如果有人说今天早上学校门口发生了这样一件事,你一定会竖起耳朵,想弄清事情的真相,并且你会为逝去的生命深深叹息,甚至会迫不及待想把这个故事告诉你身边的人,提醒他们一定要遵守交通规则。

在教学《珍爱生命,拒绝毒品》一课时,很少学生身边有吸毒的情况,但如果能够有一两个学生讲述他曾经看到过别人吸食毒品的情景,或者他的亲戚因为吸毒而散尽家财走上不归路的例子,会给班上的同学以心灵的震撼。因为这些事情就发生在我们的身边。

3.最近发生或正在发生的故事 小学生对于时事、政治、新闻关注得不够,很多学生尤其是寄宿生对于当前国家发生的大事知之甚少。而这些故事其实是进行品德教育的最佳的素材,品德教育应该是与时俱进的。

如果我们在教学《多彩的民族风情》时,联系当时的上海世博会、广州亚运会上,各国各族人民文化与思想交融时发生的一个个洋溢着民族风情的小故事,会令我们的教学更吸引孩子。在讲《灾难无情人有情》时,结合当时发生的“玉树大地震”与“舟曲泥石流”,那要比教材上的“九八洪水”更能引起学生的共鸣,激起学生的同情心,感受全国人民与灾区人民心连心,教学目标的达成也会更有效。

三、故事由谁讲

1.教师自己讲  教师的知识面广,人生阅历丰富,对当前的时政要闻关注得也比较多。因此很多时候,可以由老师自己先讲,让学生在听的过程中受到智慧的启迪,情感的熏陶,这种方式主要用在学生对这一类故事知之甚少的情况下。如教学《家乡的变化》时,要让学生感受改革开放三十年取得的伟大成就,就必须采取对比的方式进行教学。但是三十年前的家乡发生过的能够反映当时社会发展水平的故事学生知之甚少,可能听到爷爷奶奶或爸爸妈妈讲过一些但印象不会很深刻。这时教师就可以讲述小时候家里请了木匠师傅吃饭时自己在旁边流口水的故事、奶奶八十大寿孙子们围抢薯片的故事等等,能让孩子们真切感受到三十年前经济多么落后,三十年的改革开放的变化真是天翻地覆。

2.学生代表讲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课堂上更多的机会应当留给学生。在学生小组交流的基础上再推选代表在全班来讲,这应当是最常用的方式。当学生有了话语权时,他们在课前就会积极准备:采访老红军、询问爸爸妈妈、上网查找、努力回忆……充分地准备,投入地讲述,喜怒哀乐,尽显于色,讲着讲着自己有时被深深感动,有时深深自责,有时义愤填膺,讲的过程中就是一种很好的自我教育。而来自同班同学的讲述,孩子们更易接受,情感随着讲述者起伏,在认真聆听、用心思辨中品德得到了熏陶。

3.请特殊人物来讲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有些故事,请专门从事这一行的工作人员来讲效果会更佳。如请交警叔叔讲违反交通规则而酿成大祸的故事,给学生警醒。因为交警亲眼目睹了大量这方面的故事,他们讲起来如数家珍,情节生动,所以最容易打动听众。请消防官兵来讲一讲火灾给人民财产带来的巨大损失,等。在教学《同在蓝天下》时,请自强不息的残疾人到课堂上来讲一讲他的奋斗史,活生生的榜样带给孩子们无穷的力量。由于这些“特殊人物”讲述的是他们亲身经历、亲眼目睹的故事,会令孩子们觉得真实可信,乐于接受。

四、故事怎么讲

利用故事进行品德教学,我们选择了最具教育力的材料,采取各种有效的方式,达到了预期的目的。为了让教学更具实效,我们还得注意以下几点:

1.思想品德课上,如果一味地去讲故事,学生只要竖着两只耳朵去听,这就是穿新鞋走老路,仍然是灌输教育。我们既要会讲故事,更要会演故事,甚至是让学生去猜故事。我们要创新讲故事的形式,充分发挥故事的作用。

2.故事教学一定是源于教材、超越教材、回归教材,故事教学万不可甩开教材。教材上有的重难点,故事中要以丰富的情节予以展现出来,要注意内容和形式的完美结合,“空有形式,没有内容”的教学是虚缈的。

3.故事教学要求教师丰富自身的知识,扩充知识储备量。只有知识储备量丰富了,故事的选材就越灵活。

只要我们用贴近孩子生活的故事,激发孩子对故事的兴趣,从故事中得到情感的陶冶,从故事中得到思想的启迪,从故事中得到做人的智慧,就一定会孕育更多的美德。

参考文献:

[1]《全日制义务教育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

[2]俞世燕.小学品德课堂运用故事进行教学的实践探索[J].教育实践与研究(A),2010,(3)。

猜你喜欢

故事美德主体
论碳审计主体
磨课活动中多元主体需求的深度挖掘
小学生拾金不昧 传承美德树榜样
何谓“主体间性”
租赁房地产的多主体贝叶斯博弈研究
租赁房地产的多主体贝叶斯博弈研究
道人善即是善
“故事”是中国动漫的短板
节约用水是美德
助人为乐是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