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治理民办学校“掐尖”要处理好三大关系

2019-09-10蒋理

科教新报 2019年35期
关键词:民办学校升学公办

蒋理

教育部三令五申要求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然而一些地方小升初依然通过校外培训机构违规招考。近日, 《人民日报》接到一些地方的中小学生家长反映,有的中学在小学升初中过程中,通过校外培训机构组织考试选拔。学校的“掐尖”式招生,迫使小学生在四五年级就参加各种课外班,校外补课之风盛行。(8月21日 《北京青年报》)

  前不久发布的《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明确,要实行公民同招、电脑摇号入学。治理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的“掐尖”招生,有現实必要性,但是,要让治理起到真正减轻学生负担、缓解家长焦虑的作用,必须处理好三大关系。

  一是治理“掐尖”和推进义务教育均衡的关系。在治理“掐尖”时,需要分析民办学校为何“掐尖”?这有两方面原因:其一,义务教育不均衡,包括公办学校之间的不均衡,以及公办与民办学校之间的不均衡。其二,单一的分数评价体系,让基础教育“竞技化”。“掐尖”生源质量高,教师待遇高,吸引更优质的师资和生源,升学成绩超过所有公办校,这就成就了民办学校的“掐尖”。

  因此,在治理“掐尖”时,需要切实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否则,遏制了民办招生时的“掐尖”,会导致学区房热、学位房热,以及培训热升温。

二是治理“掐尖”与满足受教育者差异化选择权的关系。在发达国家,发展义务教育的战略是公立(学校)不择校,择校到私立(学校)。我国发展义务教育,也是采取这一战略,但与发达国家不同,我国的民办学校招生带动了更激烈的升学竞争。这看似是民办学校的问题,但却是教育生态的问题。

治理基础教育生态,关键在于依法治教和改革教育评价体系。

  三是治理“掐尖”与公办民办学校协调发展的关系。我国只是实现了教育的基本普及,而远没实现高水平高质量的普及,发展我国教育、实现我国教育现代化,必须长期坚持公办民办并举。

  治理民办学校“掐尖”,绝对不能变为“打压”民办学校。必须尊重民办学校的办学自主权,维护民办学校举办者的合法权利,这也是构建良好教育生态的重要部分。

猜你喜欢

民办学校升学公办
2021年山西省对口升学招生考试工作日程
2021年山西省对口升学考生体格检查表
2020年山西省对口升学招生计划
益阳:推进公办幼儿园建设
公办学校不插手民校,避免“民贵公轻”
全国近两成学生在民办学校就读
广西:民办校可由营利性转非营利性
神数据
贵港市在全区率先成立民办学校党委
升学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