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人文地理类课程体系构建研究

2019-09-10马鹏

炎黄地理 2019年4期
关键词:课程体系构建

摘 要: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逐渐加快,普通高等院校在设置课程时也开始着眼于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人文地理类课程安排与合理构建。对这一课程体系构建进行研究,主要针对于其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授课对象等内容进行探讨,目的是从当前我国基本通用的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人文地理类课程体系中获取基本资料,结合当前我国社会实际,更新研究方法,培养专业人才,进而为我国的地理与城乡规划提供专业性人文地理人才。

关键词: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人文地理类;课程体系;构建

1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的课程性质与专业构造

1.1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的课程性质

人文地理学是以人文现象为研究主体,侧重于揭示人类活动的空间结构及其地域分布规律性的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其学科特性主要包括社会性、区域性和综合性[1]。城市规划专业则主要含括城市规划、城市生态与环境保护、城市交通、城市市政工程规划、区域规划等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城市规划设计等基本训练,掌握城市规划、城市设计和城市规划管理的基本能力,并培养能参与城市社会与经济发展规划、区域规划、城市开发、房地产筹划以及相关政策法规研究等方面工作的城市规划学科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通过以上两种学科的互相结合,形成当前我国高校中通行的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两者存在差异,又互为表里。其专业设置目的无疑是为培养具有两者综合素养的全能性人才,为当前我国城乡社会经济发展、环境工程改善、地区合理规划等建设领域提供人才资源,借助改革开放和城镇化的东风,又快又好地提供经济与社会效益。

1.2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的专业构造

人文地理课程、城乡规划课程以及工具类课程,構成了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的课程内容。作为该专业的课程内容基础,人文地理课程主要是为了教授当前人文地理学、经济地理学、自然地理学等理论性内容;城乡规划学则包含城乡规划原理、区域规划、城市设计、居住区规划、小城镇规划、村庄规划等规划性原理知识,是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课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由地理信息系统、地图学、城乡规划管理与法规、建筑制图等内容组成的工具类课程,则将之前两者与实际操作相互统一,是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这一专业用之于民的实践手段与表现形式。结合当前我国面临的用地面积紧张、人地关系矛盾等社会问题,三者相辅相成。其中,人文地理类课程因其所处的关键位置受到了更多的关注,也暴露了更多的问题,如何使人文地理类课程更好地结合社会实际,从而契合专业发展目标已经成为当前该课程的主要开发任务[2]。

2 人文地理类课程建设存在的问题

2.1人文地理类课程与新型专业培养目标不相符合

作为理学学科的重要分类,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与工科中的城乡规划专业有着一定程度上的区别,主要是前者专业下的学生相较于后者应具备更多的人文性地理文化基础知识储备。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发展,国家在相应的城乡宏观规划与基础设施建设上提出了更广泛的发展目标,新型城市化、城乡统筹发展、数字信息城市化建设等为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提出了新的教学目标。作为传统学科,某些高校的人文地理类课程却往往不能跟上潮流,在课程设置上总是与现实中的城乡规划等领域相互脱离,只重视传统的书本知识,并没有当前新形势的变化而调整自身的专业培养目标、授课内容及授课形式。因此,如何实行人文地理类课程与城乡规划专业的相互融合,进而达成符合时代要求的专业培养目标是一个亟需解决的问题。

2.2人文地理类课程与其他专业课程设置不相符合

相比较实际应用中城乡规划与人口学、地方城市特色、城市社会化相交叉的特点,人文类地理学科设置往往只注重于科学理论探讨,较少与其他学科产生联系。实际上,新型人文地理学科本身具有一定的综合属性,要求在进行专业课程设置时必须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系统规划及全局考虑事物的专业能力。当前的高校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主要是面临一种问题,一是专业课必修学时不足,造成学生不能真正掌握理论知识基础;二是一部分人文地理类课程内容和城乡规划原理课程存在重复,造成资源和学生学习时间的浪费,这就需要相关高校在今后开展课程时进行科学的配置和课时分配,进而更好的为学生着想,为学生今后的工作实践构建更合理的课程专业设置。

3 人文地理类课程体系的构建思路与方法

首先,要根据资源与环境学院 2013 版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培养方案和参考已有的研究成果等,确定人文地理学课程群建设的目标与原则[3]。其次,要结合当前我国国情,对当前的课程及教材进行优化处理,对重要课程进行着重教学,对重复的课程进行凝练简化。最后,还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实践能力,鼓励学生从实例中发现不足,回归课堂,潜心研究,通过自主探讨提出解决问题,教师在这一过程中要发挥自己的引导作用,开展实践教学,为学生今后走向实践岗位铺平道路。总之,只有不断推动人文地理类课程群性质、内容与教学方法改革与完善,才能促使该专业发展,学生能力提高。

4 结束语

当前高校中,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人文地理类课程体系构建刚刚起步,水平较低,但其对学科发展和社会进步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需要对改革的内容进一步明晰,与国家城乡建设思路相统一,做到课程内容与专业培养目标及其他专业课程之间的相互促进,推动多样化教学和实践化教学,保障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赵静,朱红云.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人文地理类课程体系构建研究[J].高教学刊.2018(14):92-92.

[2]周晓艳,李秋丽,代侦勇,等.我国高校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定位与课程体系建设研究[J].高等理科教育,2017(1):82-87.

[3]那玉林.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人文地理学课程群建设研究构想[J].阴山学刊.2014(03):73-73.

作者简介:

马鹏(1995-),男,汉族,籍贯:云南昭通,单位:江苏师范大学科文学院,研究方向: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

猜你喜欢

课程体系构建
三维视角构建劳动教育课程体系
老年大学模块化课程体系建设的实践研究
“艺养教育”凝练与艺美课程体系建设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动车组检修基地与动车检修分析
环境生态类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构建游戏课堂加强体育快乐教学的探究
共情教学模式在科学课堂的构建与实施研究